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喬治亞前總統、原蘇聯外交部部長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於2014年7月7日去世,享年86歲。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向謝瓦爾德納澤的親屬以及喬治亞國民「致以沉痛哀悼」。蘇聯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接受莫斯科回聲電台採訪時說,謝瓦爾德納澤生前「有能力,有才幹,傾向於與社會各階層民眾合作」。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歲加入共產黨

謝瓦爾德納澤1928年1月25日生於喬治亞西部黑海沿岸一個農民家庭。他20歲加入共產黨,不久在黨內嶄露頭角,一路高升,1972年出任喬治亞共產黨第一書記。他擔任喬治亞內務部長和安全機構負責人期間,以重拳打擊貪腐著稱。

推動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1985年,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任命謝瓦爾德納澤為外交部部長。在他的推動下,蘇聯1989年從阿富汗撤軍,1991年與美國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軍控協議。他參與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即西德與東德的統一談判,見證1989年柏林牆倒塌以及1990年兩德統一。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他與戈爾巴喬夫一起辭職。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當選喬治亞元首

1992年,謝瓦爾德納澤返回新獲獨立的喬治亞共和國,同年,當選國家元首。謝瓦爾德納澤執政期間奉行親西方外交政策,主張喬治亞參與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不過,謝瓦爾德納澤未能有效解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區武裝衝突,為2008年喬治亞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埋下隱患。

「玫瑰革命」中下台

2003年11月,第比利斯發動大規模反政府示威,號稱「玫瑰革命」。同月23日,反對派領導人、後來成為總統的薩卡什維利手持一朵玫瑰,帶領大批支持者闖入議會,要求謝瓦爾德納澤辭職。與薩卡什維利會晤後,謝瓦爾德納澤在電視轉播中宣布辭職。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四次訪華 推動中蘇關係正常化

小花招被鄧小平識破

擔任外長期間,謝瓦爾德納澤4次訪問中國,尤其是1989年2月訪華為同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做準備,為中蘇關係正常化做出了貢獻。

1989年2月2日至4日,謝瓦爾德納澤對中國進行回訪,為戈爾巴喬夫訪華打前站。謝瓦爾德納澤同錢其琛舉行兩次會談,中心議題仍舊是柬埔寨問題,經過艱苦談判,終於取得一致意見。

然而,雙方商定戈爾巴喬夫訪華日期後,蘇方突然耍起手腕,出爾反爾,表示不願意發表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而只宣布戈爾巴喬夫訪華日期。2月3日,謝瓦爾德納澤抵達上海,次日將與鄧小平同志會見。據錢其琛回憶,當天深夜,蘇方態度變得強硬起來,不同意發表關於柬埔寨問題的共同聲明。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面對蘇方要挾,中方立即反擊。4日清晨,中方通知蘇方,鑒於雙方分歧較大,同意暫不發表關於柬埔寨問題的共同聲明,但同時也先不公布雙方商定的5月中旬舉行高級會晤的日期。錢其琛就此向鄧小平作了彙報。

蘇聯「末代外長」謝瓦爾德納澤

與鄧小平會見時,謝瓦爾德納澤一上來就表示,「戈爾巴喬夫建議5月15日至18日訪華,昨天我同錢其琛外長談了這個問題」。錢其琛認為,謝瓦爾德納澤的用意顯然是先請小平同志確認高級會晤的日期,使之成為既定事實,從而繞開柬埔寨問題,再壓中方讓步。

參與中蘇談判的時任外交部高級官員李景賢回憶說,小平同志當即識破這個小計謀,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你們兩位外長的談話還未結束,希望你們繼續工作。」老人家還幽默了一句:「訪問日期由你們商定,我聽你們指揮。」會見後,應謝瓦爾德納澤請求,鄧小平為他簽名留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四參郭嵩燾時,左宗棠料到後人褒貶嗎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