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李雪

本文由|李雪愛與自由(ID:lixuexinlixue)


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

當父母焦慮想要控制孩子的時候,就會壓制孩子的能量,孩子處在低能量水平,就只能看電視刷手機;當孩子感受到被父母無條件的愛和信任,能量就會高漲起來,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發展自己。

如果孩子長期處在精神孤島中,從低能量水平恢復到正常,就要更長的時間,幾周甚至幾個月。時間長短,取決於父母是否真的無條件接納孩子的全部,父母接納度越高,面對孩子越放鬆,孩子恢復得就越快。

沒有孩子在能量高的時候,會長時間沉溺在電子屏幕中。人都渴望豐富有趣的精神世界。

「問題行為」是孩子自救的活路

英國報道,一個四歲女孩玩 iPad 成癮,戒斷後出現失眠、流淚,甚至嘔吐、虛脫等癥狀。為什麼呢,因為這時的 iPad 就是這個女孩心理上的媽媽。戒斷 iPad 就等於要把這個孩子唯一的心理依戀給抽掉,這是對孩子巨大的打擊。

嬰兒最喜歡的「玩具」就是媽媽的臉,媽媽的臉像鏡子一樣映照出嬰兒,從而讓嬰兒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如果沒有這個「鏡映」,沒有這個好的母嬰互動,那麼 iPad 就會代替媽媽去彌補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好像一個極度貧困飢餓的人去啃樹皮,導致全身浮腫,那錯不在樹皮呀。

孩子的每個問題行為的背後,都是匱乏愛的痛苦吶喊。孩子的問題行為其實是他在努力地彌補內心的黑洞,他在努力的尋找自救的活路。

小時候我有一段時間,正餐不怎麼吃,每天隨身裝著各種零食水果吃。很幸運的是,父母都當時並沒有制止我。我要多少零食就給我多少零食。後來自然地,我不怎麼再依賴零食了,我也沒有營養不良或者發胖。現在我可以明白,那個時候我是在自發地彌補嬰兒期未能夠滿足的吃到母乳的這種內心的匱乏感。

一個16歲農村的退學女孩,整天在家裡看電視,基本是韓劇與宮廷片。我去感受她,感受到如果不是電視劇中的「王子公主」那些全能自戀的幻覺,拼湊她破碎的自我,她可能早就自殺了。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幸虧媽媽沒有禁止她看電視,並且在我的鼓勵下,真誠地為孩子在過去所受的創傷而道歉。後來這個孩子去工作了,並且告訴我,她已經從自殺的衝動中走了出來。

每個孩子的「問題行為」都是在彌合自己心靈的創傷,而「限制行為」會讓孩子的創傷壓住,並且出現更可怕的後果。

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和彌補愛,當然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去打擾孩子。不要去自以為是地去控制,否則會掐斷孩子自救的活路。

只要有自由,多慘的童年都可以自救

我自己和一些來訪者,在童年時期與父母的關係凄慘,以那樣的凄慘程度,如果按照心理學理論,現在應該住進精神病院或者自殺了。但是我們都有一股內在的精神力量,只要在不被父母干涉的空間,就能發展自救。

我畢業後,遠離父母,躲在一個小出租屋裡什麼也不做,連人都不見。就在這徹底「墮落」的一年裡,我破碎的人格得以喘息,我活了下來。

我知道的一些精神分裂和自殺的青少年,他們的悲劇就在於沒能有一個自救空間。「問題行為」父母不斷的糾正,一路糾正進了精神病院或者火葬場。

如果自己童年太痛苦,愛孩子確實不容易。給愛很難,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管住嘴巴,給孩子一個自由喘氣的空間。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分享一個我寫的寓言:

乾旱時節,小樹為了自保就把葉子蜷縮起來,減少水分的喪失。

園丁A就會看到表象從而理解本質,及時地給小樹補水,然後小樹的葉子就慢慢伸展開了。

園丁B就比較懶,他不管。小樹蜷縮的葉子等熬到下雨的時候,也活過來了。

而這個園丁C很愛控制,他說「葉片伸展是有助於吸收陽光,才是健康的樣子。」所以,不辭辛勞地去把葉子一片片掰開。可想而知,這個小樹失水過多,就死掉了。

父母如果不懂得怎麼愛孩子,至少不要自作聰明地去改變孩子——不要去掐斷孩子最後的自救活路。

收回精力愛自己,不必折磨孩子

嬰幼兒時期沒有得到充分回應互動滿足的孩子,自我是散亂的,沒有能力把自己構架起來、長時間規劃和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內心的黑洞必然趨勢他只能向外抓取刺激 kill time 消磨時間。

孩子的狀態反應的是父母的人格水平,所以把盯著孩子的眼睛收回到自己身上,讓你自己活在當下,凝神聚氣,專註去做能夠豐盈身心的事情,比如瑜伽舞蹈、繪畫書法、讀書寫作、設計創作。

並且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和遊戲互動。你的身心狀態越來越飽滿,孩子自然被你潛移默化。

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問題並且產生煩惱,都不去控制或改造對方,而是反躬自省,修繕自己。這是你能夠給孩子的最偉大的教導。

另外,如果孩子在遊戲中得到快樂和成就感,並沒有因此眼神渙散神情落寞,那就不是 kill time 消磨時間,而是在 enjoy time 享受他、她的人生。

記住,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無論孩子是在消磨時間還是在享用時光,你過好自己的人生,就是孩子最大的福分。

遊戲不是洪水猛獸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打遊戲,那是在荒廢人生。而事實上,孩子在遊戲中可以體驗到成長。而體驗,才是真正的學習。孩子的心智發育,很多都是在遊戲中去完成的,比如成就感、滿足感。

不要去打擾那個「玩遊戲」的孩子!

而成年人則需要在現實中去自我實現。如果我們在童年中可以沒有被干預地盡情地體驗遊戲,那麼,長大之後我們就會對打遊戲沒有興趣,因為我們覺得那個虛擬的成功是浪費時間。但是小時候被嚴格限制打遊戲的,他就會在成年以後依然沉浸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去尋求虛擬世界的成就感,這才是真正的荒廢人生。

最後,再說說成年人的「癮」

① 「宅」是迴避關係帶來的損耗

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宅」,人際交往特別少,寧願只和物件或虛擬打交道。因為,當宅男宅女和別人交往時,關注力都放在對方身上,不停地猜測對方喜歡什麼,對方希望我是怎樣,我有沒有讓對方滿意,我有沒有讓對方煩我…

在這樣的焦慮、猜測中,人就會覺得很累,甚至嚴重的會頭昏腦脹。其中最嚴重的,如果經常感覺到「無論我怎麼做,對方都不會喜歡我」這會引起脆弱的自我感崩塌,形同死亡。

當靈魂無法安駐在自己的身體里,關係就是損耗。如果在關係中我們擁有「關係有也好,沒有也好;對方喜歡我也好,不喜歡我也好;一切都是可以的。」關係才是滋養。

② 失眠,背後可能是孤獨

長期嚴重的失眠,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致命的孤獨感。好像一閉上眼,一切都結束了,只有自己,而是自己的內在卻是空洞而可怕的。所以不肯閉眼,腦子裡總是要去想些事情,哪怕抓住一個很無聊的事情,也比碰觸自己內在的空洞要強。

這就跟嬰兒期的睡眠經歷有很大關係。如果嬰兒時期,你經常是在冷漠無助黑暗中入睡,而沒有父母太甜美的呼吸聲和奶香味兒,沒有父母的擁抱環繞,那這最初的,冰冷孤寂和孤獨就會寫到生命的潛意識本色。

所以說,能否安心入睡,就是嬰兒對「媽媽是否一直存在、媽媽是否會回應」的信心。

③ 購物成癮,別急

我有很長時間淘寶成癮,當我的心「關閉」著的時候,成癮最嚴重。當我被關注時,當我和別人有真實的鏈接時,我對購物的興趣就會大減。因為,在購物的時候,我們的頭腦是在想像:我在滿足自己「我穿著漂亮的衣服,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注。」

成癮的時候確實好像沒法自主自律,僅僅觀察到這些就好,不要去苛求自己成為一個自律的人。覺察到的自己的成癮,並且深深地允許自己,一切都會無常地過去。成長,並不是我們努力改變自己而實現的,而是當我們允許自己,它自然而然地發生。

學心理學,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很多心理問題。通常第一反應就是——那怎麼辦——這樣問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防禦——我們從當下的有問題的感覺中逃跑了。

那就是和這種有問題的感覺待在一起,去覺察它去經驗它,覺察是我們的起點也是我們的終點。全然的覺察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問題需要被解決,你所謂的心理問題,當你得到足夠的允許、足夠的體驗之後,它也會無常地過去。然後我們不再想要改變自己,帶著覺知去做各種的選擇,都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請給他一些儀式感
我為什麼不禁止孩子看電視?這位媽媽說出的答案讓無數人沉默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