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作家二月河被這種病帶走!一場小感冒也會誘發,預防有三條路可走……

作家二月河被這種病帶走!一場小感冒也會誘發,預防有三條路可走……

作家二月河被這種病帶走!一場小感冒也會誘發,預防有三條路可走……

有約君說

2018年12月15日凌晨,73歲的著名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原名凌解放)因突發心衰,不幸逝世。在他身後,留下了12卷500萬字的「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作家二月河被這種病帶走!一場小感冒也會誘發,預防有三條路可走……

他的去世,讓不少書迷扼腕嘆息。即使沒有讀過二月河的書,許多「歷史劇迷」也對他的名字不陌生:近年來火爆一時的「清宮正劇」甚至是「清宮穿越劇」,其主人公人設大多受到二月河小說的影響。

在嘆息的同時,

有約君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講講「心衰」:

心力衰竭,是誘發心源性猝死的罪魁禍首,也是各類心臟病的歸宿。毫不誇張地說,每一個心臟病患者最終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心衰。

根據往年經驗,冬天氣溫驟降,往往是心衰患者備受煎熬的難關。如何渡過難關?有約君請教了心血管內科和心臟外科的名醫。他們這樣說——

心臟病、「三高」、酗酒

都會讓心臟不堪重負

簡單地說,心力衰竭是心臟的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出現了問題,最終導致心臟循環障礙。

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劉品明教授介紹,絕大多數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開始的,即首先表現為肺循環淤血。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表示,擴張性心肌病、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進入終末期階段時,患者出現嚴重心衰。全國九省市心血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心衰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小於50%。「這是一個冷冰冰的結果:心臟病人的最終歸宿是心衰,而心衰病人的最終結局是死亡。」

「心衰的成因大多與心肌受損和心臟負荷過重有關,往往又有某些誘因促使心衰加重。」 劉品明說,導致心臟不堪重負的因素有很多。

絕大部分心衰病人都有基礎心臟病,也有一些患者患有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此外,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慢性動脈疾病、體內酒精含量超標、藥物濫用等也可導致心衰。

年紀越大,患心衰的風險越高,尤其是在65歲以上的老人中。男性患病的風險比女性更高。

專家提醒,若不想患上心衰,就一定要防範和積極治療高血壓、瓣膜病、心肌病等基礎疾病。

「小感冒」也會誘發心衰

儘管心衰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冬天的危險因素更多,因而被醫生稱為「最容易發生急性心衰」的季節。

劉品明表示,寒冷容易刺激血壓波動,導致心肌缺血,心衰病人還容易因著涼引發肺部感染或急性心肌炎,進而加重病情,甚至有人得了一次感冒,一到醫院就已出現心衰。因此,往往每一次降溫,都可能成為有心衰危險因素的人難以邁過去的一道「坎」。

劉品明提醒,很多心衰病人有高血壓病史,高血壓可引發心肌肥厚,腎功能損害和腦卒中。有高血壓病史的人在冬季要嚴格遵照醫囑控制血壓,不要因為覺得「近期血壓平穩」就自動停葯。王景峰強調,高血壓一定要從一開始控制,「不要覺得其他病變還沒發生,我就可以不吃藥。」

氣促胸痛難平卧

應立即就醫

急性心衰發作時最佳的救治時間是病發後的60-120分鐘。」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CCU主任鄭東誕指出,如果錯過「黃金時間」,心衰會迅速惡化,出現嚴重呼吸衰竭,全身嚴重缺氧,乳酸堆積,繼而演變成休克,奪走病人生命。

作家二月河被這種病帶走!一場小感冒也會誘發,預防有三條路可走……

專家強調,有心臟病的患者要定期複查,一旦出現以下癥狀,要警惕可能出現了心衰,或者心衰加重,請儘快就醫:

嚴重頭暈;

呼吸困難;

劇烈咳嗽;

噁心,食欲不振;

疲乏無力,不想走動;

體重迅速增加,3天超過2公斤;

腹部腫脹或疼痛持續加重;

腿部或腳踝明顯腫脹。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意味著患者的生命可能受到嚴重威脅,則務必「迅速、立即、馬上」就診:

呼吸急促加劇,動彈幾下都覺得累,且情況越來越嚴重;

因呼吸困難驚醒;

平卧困難,需要墊高更多枕頭,才能舒適入睡;

心率加快或心悸(心慌)惡化。

你和心衰的距離

有時可能「只有幾天」

人們常常覺得,心衰距離自己還很遙遠。實際上,從具有心臟病危險因素到發展為心衰,每個病人的進程都不相同。這主要和病種、個體易感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

有約君得知,有些高血壓病人控制十多年,心臟功能依舊穩健,沒有進展到心衰。但是,也有年輕女大學生被診斷為急性心肌炎還沒幾天,就因心衰而不幸喪生。

特別是對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慢性動脈疾病、經常酗酒、藥物濫用、高齡等危險因素的人來說,防範心衰,切切不可麻痹大意。

得了心衰 可走這三條路

當心衰發生後,病人依舊有三條「生路」可走。

第一條是規範的藥物。王景峰強調,一定要積極治療心臟的原發病,控制好血壓。

天氣降溫時,

尤其要控制好血壓!

控制好血壓!

控制好血壓!

(重要的事務必講三遍!)

在規範的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第二條路是器械治療。包括起搏器心肌同步化治療、體內除顫器等。

對於終末期病人來說,心臟移植是最後一條路,也是最後的生存希望。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鄭俊猛教授指出,由於心臟來源太稀缺,有些心衰病人選擇了植入「人工心臟」。人工心類似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接受的血液透析。

目前,我國尚未引進「人工心臟」。「國際上有病人利用『人工心』維持數年的報道,最終,病人仍需接受『心臟移植』。」鄭俊猛認為,人工心的技術還有待繼續完善。

整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原文刊於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編輯:李津

圖:視覺中國、網路資料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報道

作家二月河被這種病帶走!一場小感冒也會誘發,預防有三條路可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眼屎」多甚至帶膿帶血?可能是這些病的癥狀
有約甄選|Ta是「長壽果」又是「益智果」,一起來了解一下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