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八卷 第六講

楞嚴經 第八卷 第六講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要把戒禁成就了,佛制的戒你不違犯,你在世間上永不受生死輪轉了。持戒清凈的,比丘二百五十戒不犯,證阿羅漢果;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不犯,證女阿羅漢。也有頓悟的,像咱們此經摩登伽女,佛一說法他就頓悟,頓證得阿羅漢女。若能把戒禁成就了,世間上永不輪迴了,永無相生,沒有殺害,沒有偷盜,你不欠人家的,人家也不欠你的,你還來世間做什麼!因為這樣的關係,你才能夠想了生死真正能了生死。

【是清凈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凈,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是清凈人,修三摩地,父母的肉身,就是你現在這個肉身,父母所生的肉身,還沒有修到天眼,天眼沒開,用肉眼就能觀見十方世界,也能見佛、睹佛、聞法,親奉佛的教慈,這叫聖旨。這聖旨不是國王的聖旨,佛(大聖)教示我們的,你能得大神通,游十方世界。就是肉體。宿命清凈,什麼艱險都沒有了,這也就是成道了。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凈,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

云何現業,就是現在的報,現前的六根所受的業,能得到清凈?這是問號。阿難,如是清凈的持戒人,因為他心沒有貪淫,外六塵他不去隨它流轉。就是現前的六根對於外頭的六塵境界,他不起惑了、不造業了。業停,凈業就現了。惑業停了,凈業現了。現生的業報都脫了,現業就是現生的業報都脫了。什麼道理,應當現生受?如是清凈持戒人,因為他持戒了、清凈了,心無貪淫了,對於「色、聲、香、味、觸」的六塵境界斷了,他不放逸了,六塵境界迷惑不了他了,不能做障礙了。

【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因為它不能做障礙了、不流逸了,旋元自歸,歸它自性。旋元自歸,就是開悟的意思。塵緣斷了,凈緣就增長了。那些個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無所偶,就不對外邊這些六塵境界了;反流,回歸自性,那六種的作用不行了、沒有了。這沒什麼甚深道理,這都很現實的。不像講性體,一講到性的上頭那就深了。這都是現實境界。

【十方國土,皎然清凈,譬如琉璃,內懸明月。】

十方國土,皎然清凈。這個持戒清凈的人,他看十方國土清凈的、皎然的,像看琉璃一樣的,看玻璃一樣的。因為他心裡頭像月亮一樣,內懸明月,內裡頭開悟了,知覺凈了,染沒有了,純凈了。十方國土,皎然清凈。因為有清凈心,六根也隨著清凈心清凈了。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

身心快然,到這個時候六根清凈境界,那身心非常的快然。快然就因為他空,空而寂然。心無掛礙,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我們大家念心經都知道。他現在這種境界一切法都平等,他的心、他的身能夠遍於法界,這個時候有情無情同為一體。這就見到法性的意思,眾生跟佛平等平等,同一佛性故,也同一法性。

【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其中。】

這個時候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其中,大寂滅現前。他明了自心了,把這個心跟成佛一樣的看待。看來是秘密的,很是深遠的,要達到這種境界就稱為秘密。圓是圓融的意思,這個秘密證到這種境界已經不秘密了,密圓。圓是圓融,一切世界事物全是圓融的,那種重重無盡的圓融境界,就叫密圓。因為沒有染故,純一清凈,明相精純,就叫凈。妙就神了,咱們經常講:唉呀,神了!神了就是妙,妙形容神的。一切境界變換的周轉,就像看眼前一個花一樣,看得清清楚楚,就是障礙銷除。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這個人獲得無生法忍。咱們將常講證得無生法忍,一切神通都有了。證法,就叫無生法忍。悟得之後,明心之後,從這個來修行,隨他所發的行門,他念一聲佛跟我們念一輩子佛都不一樣的,一聲佛能遍滿極樂世界,也能見佛。安立聖位,漸修成就就叫聖位,從凡入聖。咱們經常有兩句話,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他是立證了。

【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這是第三個增進,他進入了第三個了,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這種的情況就說這個行人已經得到神通了,但是這是頓入的,漸修而頓入,能夠觀諸法皆空,由空才一切無障礙。這個只證得人空性,法是解脫,人空,法解脫,所以才能沒有障礙。他要再進修,就得到所謂的無生法忍。修行的漸次,人我空,法空,無生法忍,人法俱空。

相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中華武士道的精神與處世哲學
敦煌最古老的佛教藝術——北涼時期壁畫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