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外國人慾自學中餐,買了本菜譜,看完「大罵」中國廚師「不老實」

外國人慾自學中餐,買了本菜譜,看完「大罵」中國廚師「不老實」

中國作為世界三大烹飪王國,飲食文化的底蘊是其他國家不能與之相比的。中國菜如今廣受世界各國的好評,但是很多「自己人」卻不認同自己的中國菜,貶低自己的中國菜。一有人講中國菜有多好,這些「自己人」就會出來與其爭論,認為都是在「王婆賣瓜」。其實對於從小吃到大的中國菜,我原本也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還認為很一般。但自從我去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後,我才發中國菜的美味是無法代替的。

吃慣了中國菜的人,大多不覺得中國菜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是你若嘗試下國外的料理,你肯定立馬就會發現中國菜的好了。國外的料理不僅味道單一,而且製作方式也很單一。國外的食材烹飪方式一般都是水煮、用烤箱烤、油炸、煎制這些非常簡單的方式。而國內的燜、燉、蒸、燒、燴、炒、拌等等,我數都數不過來。對於調味呢,中國的傳統調味料可以說數不勝數,醬油、生抽、醋、魚露等等,增香的還有花椒、八角、桂皮、生薑、大蒜等等。但反觀國外的料理,傳統調味料就寥寥無幾了,海鹽、黑胡椒、檸檬汁、洋蔥大抵就是這些了。

因此很多外國人對中國菜都有著深深的嚮往,如果你去問外國人,為什麼選擇來中國旅遊。我相信有大多數外國人會回答:「來體驗中國的美食」,中國的美食深深的吸引著全球各地的人們。

中國菜雖好,但是外國人想吃中國菜可不簡單!在國外,中餐館雖然不少,但是這些中餐館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價格非常高,想天天吃幾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外國人都因此非常苦惱,所以如果想經常吃到中國菜,要麼去中國,要麼就自學中國菜吧。顯然,去中國有點不現實,所以不少外國人就打算自學中國菜。

要自學中國菜,那當然離不開菜譜了,很多外國人就買了一些中餐菜譜,打算自己學習中國菜。但有個外國人買來中餐菜譜看完後,卻「大罵」中國廚師「不老實」。還把自己的經歷發到了美食論壇上,大多數外國人都紛紛贊同這個外國人的看法。

為什麼這麼多外國人對中餐菜譜有這種看法呢?這位外國人做出了解釋,這位外國人的原話翻譯是「中餐菜譜太不實用了,幾乎沒人能看懂,我實在忍不住要罵編寫菜譜的中國廚師,就是不想讓我們學會中國菜,太不老實了!我就拿一道荔枝肉來說吧,菜譜中說油溫8成熱時把肉下鍋,大火炸定型後轉中火,這裡的8成熱、中火、大火我根本不懂是什麼。還有就是調料了,菜譜中說加適量的白醋、適量的番茄醬、適量的鹽,為什麼就不能直接說加多少克的調料呢?這樣的菜譜完全不實用啊」

對於外國人的這些抱怨我其實很理解,一般國外菜譜和我們的中餐菜譜完全不一樣。國外的菜譜一道菜會講解的非常精細,比如加多少克的水、多少克的食材和調料,都是嚴格規定的,對於鍋的溫度也是直接標註好的。所以製作外國的美食只需按步驟一步一步來就是了,是非常容易學的。

中餐的菜譜對於外國人來說,確實很難懂。外國人根本沒有幾成熱、火候這些概念,自然就看不懂了。至於中餐里為什麼不直接說加多少克食材、多少克調料呢?其實這也有其中的道理的。同樣的一道中國菜,不同的人做的,味道一定各有千秋的,因為大家的口味喜好都有不同。如果中國菜也按外國的標準來,一道菜規定多少克食材、多少克調料,那就不是一菜百味的中國料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蝦扯廚房 的精彩文章:

蒸饅頭時,只放酵母是不行的,加一點「它」,暄軟香甜營養好吃!
烙餅和面別用開水和涼水了,用這個,烙餅香軟可口,放三天都不硬

TAG:蝦扯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