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OG冰刃3評測:外觀打破纖薄記錄,性能比肩台式機,價格也不貴了!

ROG冰刃3評測:外觀打破纖薄記錄,性能比肩台式機,價格也不貴了!

2017年,ROG玩家國度推出了一款名為ROG Zephyrus GX501的超薄遊戲本,這款遊戲本一經面世便驚艷眾人,只因為它是首款17.9mm厚度卻搭載NVIDIA GTX 1080 Max-Q的遊戲本。「輕薄、性能、安靜」是行業內外專業人士以及玩家對它的評價。僅僅一年多的時間,ROG便對這個系列的產品進行了兩次更新並為該系列產品帶來全新中文名——「冰刃」。今年9月,ROG正式發布冰刃系列的旗艦之作——ROG冰刃3,儘管顯卡方面由第一代冰刃的GTX 1080 Max-Q換成了GTX 1070 Max-Q,但ROG冰刃3在遊戲本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卻遠勝前輩。

ROG冰刃3產品資料

操作系統:Windows 10 Home(64位)

顯示屏:15.6英寸IPS顯示屏(1920×1080、144Hz)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7-8750H 六核十二線程(2.2GHz~4.1GHz)

內存:三星16GB DDR4 2666(8GB×2)

硬碟:金士頓512GB NVMe SSD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GTX 1070 Max-Q(8GB GDDR5)

電池:53.1Wh

尺寸:360mm(寬)×268mm(深)×14.95~15.75mm(厚)

重量:2.1kg(不含電源)

參考價格:18499元

外觀再次打破纖薄記錄


ROG冰刃系列主要針對超薄遊戲本市場,前兩代產品均採用NVIDIA Max-Q技術,將機身最薄處做到17.9mm超薄的同時還讓其保持了強勁的性能。對於第三代全新版本,ROG更是進一步壓縮機身厚度,將ROG冰刃3機身最薄處做到了史無前例的14.95mm,機身最厚的地方也才15.7mm,不含電源的重量僅僅2.1kg,輕量化程度大大提升。

要做到如此輕量化的設計並不容易,ROG其實在冰刃3的產品厚度把控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首先ROG對冰刃3的機身結構進行了全新設計,在保證機身結構強度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了內部空間布局,比如在D面的下蓋以及門板位置選用了鋁鎂合金以加強整體結構。

而冰刃3的A面還採用了CNC(數控銑床)一體成型工藝,整個頂蓋由一整塊鋁金屬通過CNC(數控銑床)衝壓而來,與其他衝壓技術相比,CNC(數控銑床)不會對整體結構進行破壞,也不會降低金屬的強韌度,還可以做得更薄,不過CNC(數控銑床)的不足在於非常耗時間。根據ROG的透露,從開始到完工,每一片冰刃3的頂蓋都要花71分鐘來完成。此外,在外觀上,冰刃3的頂蓋還採用了拼接設計的金屬拉絲處理,斜切為不同紋理的兩個部分,搭配可以發光的ROG「敗家之眼」Logo,看上去既低調又酷炫。

只是將機身做薄還不夠,要知道在冰刃3的內部還有一塊NVIDIA GeForce GTX 1070 Max-Q顯卡,制約這塊顯卡性能發揮的最大因素便是散熱。其實在冰刃3的底部出風口設計上,我們還能看到ROG的小心思。

冰刃3的底部採用了「張開式的散熱出風口」設計,當我們掀開上蓋時,冰刃3的底部會自動撐開一個大約5mm空隙的出風口,並將機身底部撐起來。而當我們關上頂蓋時,它又會自動合攏。這也就是ROG標誌性的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AAS),和傳統的筆記本電腦設計相比,ROG的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可增加大約22%的進風空間,配合內部風扇可帶來更好的散熱能力。貼心的是,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還支持防塵,可防止灰塵積聚在散熱片及風扇上,從而提升系統穩定性與使用壽命。

屏幕升級窄邊框設計

屏幕方面,ROG冰刃3配備了一塊15.6英寸的IPS屏幕,不過和前代產品不同的是,冰刃3採用了時下流行的窄邊框設計,屏幕左右邊框寬度只有6.5mm。更大的屏幕視野和更窄的邊框讓這個15.6英寸的機器看上去只有14.2英寸的外形大小,再加上2.1kg的重量,出門攜帶起來更加方便。

99% sRGB色域覆蓋面積

70% NTSC色域覆蓋面積

屏幕素質方面,冰刃3的屏幕解析度為1920×1080,擁有3ms灰階響應時間並支持144Hz高刷新率,我們通過Spyder Spyder5 Elite實測其NTSC色域覆蓋面積為70%,sRGB色域覆蓋面積99%,意味著這塊屏幕有著優秀的色彩表現能力,可以精準還原遊戲畫面。此外,這塊屏幕還支持「seconded EDID」技術,當玩家沒有在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自動將刷新率調整至60Hz,這樣電腦會更加省電,而在玩遊戲的時候則會自動切換到144Hz高刷新率(不支持144Hz的遊戲除外),讓遊戲畫面更順暢。

創新式鍵盤設計和豐富的擴展能力


來到C面可以看到,鍵盤和觸控板整體下移,C面上半部分則被設計成為風扇進風口,為了保證機器的散熱性能,建議大家在玩遊戲時別往C面上方放東西以免擋住進風口。鍵盤方面,冰刃3的鍵盤支持全鍵無沖,空格鍵稍微加寬,實際體驗鍵程明顯,回彈力度較輕。

觸控板和數字鍵盤合二為一

此外,這塊鍵盤還擁有4個RGB燈區,可通過Aura Sync神燈同步功能與其他配件打造個性化燈效。當然,儘管冰刃3沒有採用全尺寸鍵盤,但鍵盤右邊創新性的觸控板和前代產品一樣,可以一鍵切換為虛擬觸控的數字小鍵盤,使用起來依然比較方便。

介面方面,ROG冰刃3的介面主要分布於機身左右兩側以及背部。整體上看,ROG冰刃3的介面設計可滿足玩家日常所需,其左側分別是一個電源插孔、一個USB Type-C介面(USB 3.1 Gen2)、兩個USB 2.0介面以及一個音頻插孔;而在機身右側則分布著一個USB Type-C介面(USB 3.1 Gen2)、一個USB3.1介面;機身背部則是一個HDMI 2.0介面以及一個安全鎖孔。

體驗及性能實測

核心硬體層面,ROG冰刃3在處理器層面搭載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8750H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採用六核心十二線程設計,TDP為45W,基礎頻率2.2GHz,最高睿頻可達4.1GHz。我們通過CINEBENCH R15測試(Turbo風扇模式)得出其單線程得分168cb,多線程得分1111cb。這樣的成績相當亮眼,其單線程能力與其他同配置的遊戲本不相上下,多線程能力超越i7-7700HQ處理器大約52%,要知道冰刃3隻是一台纖薄遊戲本。

內存與緩存測試

AS SSD測試成績一覽

其他核心硬體層面,我們評測的這台機器採用了兩根三星8GB DDR4 2666內存條(板載8GB+插槽8GB)組成16GB雙通道內存,通過AIDA64測出其讀取速度為37194MB/s、寫入速度為36766MB/s,總體帶寬和延遲表現都不錯。存儲方面,這台機器採用一塊金士頓512GB NVMe SSD,我們通過AS SSD軟體測試得出這塊SSD的連續讀取速度為1164.84MB/s,連續寫入速度為959.79MB/s,表現穩定。

顯卡方面,ROG冰刃3搭配的是NVIDIA GeForce GTX 1070 Max-Q獨立顯卡,該顯卡繼承了Pascal架構的全部技術特性,採用GP104核心,擁有256bit顯存位寬、8GB GDDR5顯存,Memory頻率為2002MHz,加速頻率1266MHz,可為玩家提供順暢的遊戲體驗。

為了驗證這台機器的實際性能,我們首先通過3DMark軟體考察這塊顯卡的理論性能。測試結果令人滿意,在3DMark Fire Strike場景中,這台機器取得14521的總分,其中顯卡分數16564分,物理分數16111分,這樣的成績比我們之前同配置下測試過的GTX 1070(3DMark Fire Strike總分13521)還稍高一些。在基於DirectX 12的3DMark Time Spy測試場景中,ROG冰刃3得到5404的總分(稍稍低於GTX 1070的5428分)。顯然,這台纖薄本有著遠超一般遊戲本的性能表現。

「吃雞」1080p、超高畫質平均幀速率97fps。

《孤島驚魂5》1080p、極高畫質平均幀速率77fps。

實際遊戲測試中,在《絕地求生:大逃殺》的1920×1080解析度、超高畫質下,這台機器取得平均97fps的幀速率,同解析度的高畫質下則取得平均121fps的幀速率,整體遊戲畫面非常流暢。而對於FPS遊戲《守望先鋒》,在1920×1080解析度(144Hz)、超高畫質下,我們也同樣能在平均94fps的幀速率下暢玩。在基於DirectX 12的《古墓麗影:崛起》中,我們將遊戲畫質設置為1920×1080解析度、超高畫質,這台機器的平均幀速率為92.57fps,基本遠超其他遊戲本中常見的GTX 1060 6GB顯卡,表現非常出色。

另外,在針對筆記本電腦整機性能測試的PCMark10中,我們選取測試項目更全面、時間更久的PCMark10 Extended項目進行測試,最終冰刃3取得6347的總分,其中常「常用基本功能」得到8341分,「生產力」得到7219分,「數位內容創作」得到6262分,「遊戲」得到11637分。綜合而言,ROG冰刃3的整機綜合性能非常優秀,甚至比一般的台式整機還略勝一籌,在纖薄的機身下還能發揮如此性能,不得不令人讚歎。

性能測試成績(遊戲取平均幀速率、關閉垂直同步)

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多線程/單線程)1111cb/168cb

PCMark10 Extended6347

3DMark Fire Strike(1080p)總分/顯卡分數14521/16564

3DMark Time Spy(DirectX 12)總分5404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總分3857

3DMark物理性能測試16111

PCMark8 Home accelerated 4370

《絕地求生:大逃殺》1920×1080超高畫質97fps

《絕地求生:大逃殺》1920×1080高畫質121fps

《孤島驚魂5》1920×1080極高畫質77fps

《孤島驚魂5》1920×1080高畫質84fps

《守望先鋒》1920×1080極高畫質(144Hz)94fps

《守望先鋒》1920×1080超高畫質(144Hz)128fps

《古墓麗影:崛起》1920×1080高畫質(DirectX 12)105.64fps

《古墓麗影:崛起》1920×1080超高畫質(DirectX 12)92.57fps

穩定性及散熱測試


毋庸置疑,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8750H處理器以及GTX 1070 Max-Q的性能確實強勁,但在輕薄本上,特別是冰刃3這種更加纖薄的機身上,以上實測成績是否只是一時爆發而來呢?在長時間遊戲環境下,這台機器的穩定性如何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ROG冰刃3開始了穩定性以及散熱測試。

雙拷1小時表現穩定

首先,在進行以上一系列理論和遊戲測試之後,我們在21.5℃環境,外接電源、開啟Turbo風扇模式,通過AIDA64軟體和FurMark軟體對FPU和GPU進行雙拷一小時。拷機5分鐘,CPU六核心全開,主頻維持在3.0GHz左右,CPU功耗44.91W,處理器溫度82℃;拷機一小時後CPU依然保持六核心全開,主頻穩定在2.6GHz~2.7GHz之間,處理器溫度84℃,處理器功耗44.95W。可以看到,儘管拷機5分鐘後處理器主頻降了一些,但考慮到冰刃3的機身厚度,這其實可以理解,而之後的一小時CPU主頻一直穩定在2.6GHz~2.7GHz,這樣的表現是十分穩定的,要知道拷機期間處理器功耗一直維持在44W左右,並沒有降低功耗影響處理器性能。

散熱層面,雙拷一小時後整機外表最高溫為45.9℃,主要位於C面轉軸位置,由於鍵盤處於C面下方位置,所以溫度不高,主要維持在30℃左右,不會對玩遊戲的手感上帶來影響。可以說冰刃3在散熱層面的表現也是非常出色的,雙拷一小時後外表溫度才45.9℃,甚至比我們的預測溫度還低。而在實際使用環境下,玩家可能很少達到雙拷這種極限情景,因此實際使用的外表溫度還會更低一些。

小結


在ROG冰刃3上,我們看到了不可能變成可能。經過三代產品的更迭,ROG對於Max-Q方案的把控變得更有經驗,不斷挑戰輕薄與性能之間的平衡點,所以在ROG冰刃3上我們看到了處於遊戲本行業頂尖的14.95mm厚度。而在實際性能層面,ROG冰刃3的表現也十分亮眼,英特爾八代酷睿標準電壓處理器和GTX 1070 Max-Q顯卡的組合足以匹敵大多數台式整機。更重要的是,和初代產品高昂的售價不同,如今ROG冰刃3的價格已經下探到一萬八左右,不再像初代Max-Q產品那樣讓人望而止步,如果你追求遊戲性能與便攜性,那麼ROG冰刃3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用了ROG槍神Plus才明白,GTX1070+17.3寸大屏,吃雞好選擇來了!
vivo NEX雙屏版即將發布;三星成功研發出4K OLED面板…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