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鼓起勇氣交到第一個英國朋友,才發現之前的留學生活等於沒過

鼓起勇氣交到第一個英國朋友,才發現之前的留學生活等於沒過

剛剛加入英國這個新群聊的你,是被動的融入新環境,還是主動擠進了當地人的圈子?今天圈哥分別採訪了在倫敦讀書的親朋好友們,聊一聊他們和外國人交流的那點事。

南瓜

採訪南瓜當天,倫敦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的採訪時間定在了她兩堂課間隙的半小時。南瓜進門脫下被濺上雨漬的駝色大衣,頂著來不及整理,被風打亂的劉海立即開口道:「我們開始吧」。

很多人來到倫敦結識的第一批朋友是在語言班,南瓜也不例外。由於英國語言班的特殊性,班上幾乎沒有外國同學。對於南瓜來說,在學校能夠接觸到的外國人只有老師和學校的工作人員。感覺那個時候在這邊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還沒有和國內口語外教交流的時間長」南瓜笑著說。

南瓜的社交圈基本都是中國人,但對於和外國人交朋友這件事南瓜似乎也沒有那麼上心,聊得來的人就多聊幾句,聊不來也不勉強。她的身邊有兩種人,一種是特別不想和外國人交流,另一種是只想和外國人交流。南瓜自己是一個「中立派」,不排斥和外國人聊天,也沒覺得和外國人做朋友的人有多厲害。這樣中立的態度看起來很「佛系」,但在背後流露出的卻是一種消極的交流態度。

圖:GQ

來英國之前,南瓜還是很想結交知己一樣的外國朋友,可是到了班上發現,全班80個學生,有68個都是中國人,結交一個外國朋友的成本要比中國朋友高太多,至少你要厚著臉皮的不斷地去嘗試,被拒絕,再次鼓起勇氣去嘗試...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和在國內讀本科的時候沒有多大的區別,每天上課三點一線,宿舍,學校,圖書館」,南瓜計劃練就一口英音的願望沒有實現,反倒是全國各地的方言學了不少。

圖:騰訊視頻

如果不是每天專業課上教授一口濃烈的印度口音,南瓜都快要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了。有些時候,南瓜甚至開始懷疑,花了這麼多的錢出國讀書,自己的決定,對嗎?

圖:Pexels

南瓜覺得是口語水平限制了她和外國同學的交流,日常的聊天南瓜還可以hold住,可是一旦和外國同學探討更深層次的話題,卻怎麼都張不開口,久而久之這種挫敗感也讓南瓜逐漸失去了主動和外國同學交流的動力。

圖:Google Plus

總結起來南瓜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姑娘,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更需要相同文化,相同語言的夥伴可以給予她日常所需的安全感。對於南瓜來說「中國朋友」就是她在倫敦的舒適圈,固定了她生活的邊界,她也就不會主動的去和「外界」交流,「圈」也就成為了她留學生活中圍困她的孤島。

網路圖

樹皮

樹皮在國外已經生活了兩年多,加入了各種學生社團,平時的朋友圈大多都也是外國人,在ins上也經常能夠看到她曬出參加不同party的動態。

就像所有冒險的故事一樣,開始永遠不是一帆風順的,樹皮也遇到了她在倫敦生活的第一個困難。

圖:Wired

在第一次社團活動時,大家圍坐在一起,所有人都以極快的語速用英語交談,沒有人理會她,沒有人顧慮她的感受,她就只能坐在一旁看著大家說說笑笑,耐心等待結束的那一刻。「感覺那時的每分每秒都是折磨,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雖然樹皮以極輕鬆地語氣來講述這一切,但是圈哥卻能感受到這故事背後的心酸。

圖:Sohu

真正幫樹皮打開和外國人交流大門——是Mata,Mata是樹皮的同班同學,在seminar上,樹皮的觀點經常可以和Mata不謀而合,這讓樹皮對這個英國姑娘產生了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久而久之樹皮和Mata有了更深的了解,樹皮和Mata的話題也逐漸豐富了起來,從功課轉移到了生活、旅行,和各自國家的文化。「我們一起相約去找實習,奔波於不同招聘會上的各個展位,她教我如何經營自己的Linkedin,我教她面試的技巧和方法」,慢慢的樹皮開始主動的和其他外國同學交流,打成一片。

圖片:Sohu

樹皮認為,只有不停強迫自己說英語,用英語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你才會得到提高;不停地去嘗試新事物,跟不同的人聊天,才會拓展你的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如果來英國卻只跟中國人在一起,那跟在中國有什麼區別?」

很多事情不要急著下結論,比如喝酒,蹦迪,以及和外國人聊天,你可以試過之後表示自己不喜歡,但是遺憾的是很多中國留學生連嘗試都不肯,就直接拒絕了。

樹皮覺得一定要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語言能力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鍛煉,但是一顆想要主動了解他人,真誠對待他人的心才是打開交流大門的鑰匙,語言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

圖:來自於網路

「介紹中華文化給外國朋友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樹皮說,其實有很多外國人對亞洲文化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在很多場合,樹皮都會和外國朋友討論亞洲文化,從日本動漫聊到,中國方言的區別。

「不要為了融入他們而失去自己,他們不會因為你隱瞞自己的文化而更喜歡你,反而會因為你堅守的文化更喜歡你。保留自己的文化,反而會交到更多的外國朋友」。圈哥認為「和而不同,群而不黨」才是融入新群體的正確方式。

圖:Twitter

每個人來到陌生環境都會感到不安,迷茫,但是千萬不要讓自己持續沉浸在這種狀態中,迅速整理好心情,勇於邁出改變的一步。

引用第五季奇葩說冠軍陳銘的話:我們每個人在人生歷練的過程當中都要完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們要找到存在感,我們要告訴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活過」,與眾不同特別能證明存在感。

但接下來我們都開始尋找歸屬感,因為你不想一個人存在。你總要有一些靈魂與你共鳴,讓你覺得你在這個世界上來一趟不是孤獨地走完全程,那個就是群的意義和價值。

圖:知乎

對於英國留學生來說,學習知識只是我們留學的目的之一,學著像一個「當地人」生活和思考,才是留學生活價值的真正體現

試著去改變一下,加入腐國的這個「新群」,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英倫圈綜編,編輯:大傻,內容經被採訪者同意發布,圖片除標註外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BBC也怕了!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遭中外科學家集體譴責,風險究竟有多大?
今天,必須吹爆《海王》背後的男人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