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如今這畫值15億,當年齊白石為一女的,白送朋友,後來還鬧翻了

如今這畫值15億,當年齊白石為一女的,白送朋友,後來還鬧翻了

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

如今這畫值15億,當年68歲齊白石為一丫鬟,揮汗如雨畫了一個月,白送朋友。這件事讓人很難相信歷來很摳門的齊白石,竟然會做出這樣慷慨的事情來。不過結局不是很好,齊白石最後是美人沒得到,還和朋友鬧翻了。

圖為齊白石老人。

都說齊白石很摳門,無論吳昌碩還是黃賓虹,去他家中,齊白石都會從柜子里拿出兩樣東西來招待,一樣是糕點,一樣是茶葉。

泡上滾燙的熱茶,就著糕點,何不樂哉!

可是他們兩位都被朋友告知,不要喝茶也不要吃糕點。

因為茶葉早已發霉了,糕點也已生蟲,裡面已蛀空,結滿細絲。

齊白石這樣待客是不是太傲慢了!

圖為齊白石在畫畫。

要說名氣,吳昌碩在北京書畫圈子裡可是大佬,這是其一。

其次有恩於齊白石。在齊白石北漂10多年,畫印技藝精湛,卻無人識,根本無法在北京立足,正想打道回府。就在齊白石最困難的這個時候,吳昌碩受朋友之託,出面為齊白石的畫和印章定潤格,這樣一做,就相當於書畫圈大佬確認了齊白石的地位,也正因為這樣,齊白石的畫和印才開始在北京被人識,也慢慢立住腳了。

既然有這樣的交情,齊白石顯然不是傲慢,也沒有資本傲慢,但又為何如此這樣待客?

圖為生活節儉的齊白石。

至少有三點可以解讀:一表示他沒時間陪你喝茶聊天,有事說事,說完趕緊走人。

二說明齊白石平時很節儉,有好多東西都捨不得吃,所以放著放著就壞了。以前的糕點茶葉都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沒有農藥也沒有防腐劑,壞的也快。

三表明齊白石確實很忙,每天都要畫很多畫,因為一大家子有十張嘴,全靠他手中一支筆來換穿衣吃飯。

正因為這樣,齊白石的摳門在圈子裡也是出了名的。

但是讓人想到的是,齊白石一生最貴的作品,如今價值15億的《四季山水十二屏》,當年他竟然慷慨相贈朋友。

圖為齊白石送王瓚緒最貴的畫《四季山水十二屏》。

齊白石做出這樣的事情,是很難想像的?

平時,齊白石靠畫畫來養一家子,所以他賣畫和刻印章,從來都是沒有情面可講。流傳至今的兩則自擬賣畫告示在當時的圈子裡很出名。

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先給錢再幹活,實行明碼標價,並一口價,決不允許討價還價。

另外,還有細則若干。

圖為齊白石送王瓚緒最貴的畫《四季山水十二屏》局部之一。

比如有五種人,他是很討厭的,見都不想見:1、想白要不給錢的,2、價一百給九十的,3、賒欠的,4、反悔退還的,5、拿物或字畫來交換的。

還有,齊白石不需要中介營銷推廣,你愛介紹人來買,那是你的事,中介費是不會給的。

這是1920年,齊白石「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的自擬告示內容。

以嚴苛和在歷代書畫家潤格文字中少見而著稱,一度聞名圈子內外。

另一個在圈子內「刷屏」的出名告示,出自十一年後,這是齊白石作品開始走俏的時期。他發布了「畫刻日不暇給,病倦交加,故將潤格增加」的提價告示。

這次更過分,有「四不霸王條款」:橫幅不畫;凡畫不題跋;刻印只刻名章與號章,一朱文一白文,閑章等不刻;字小於三公分不刻。

另外,額外項目加價很狠:他畫一幅2尺條幅10元,題上款寫幾個字就要加10元。刻印每字4元,一方印章一般12元到14元,但省力省時又簡單的邊款,卻要加10元。

其實,他就是賴得給你干細活。

從上面的這兩則自擬賣畫和印章的告示,就可見齊白石是不會輕易把畫白給人家的。

圖為齊白石送王瓚緒最貴的畫《四季山水十二屏》局部之二。

但為什麼他會把自己一輩子畫的最好的畫送給人家呢?

這裡面有一個和女人有關的故事。

原來,在齊白石68歲那年,一位年少21歲的四川人,叫王瓚緒,因為是領兵的,又稱治園將軍,他很喜歡齊白石的印和畫,便找到齊白石的老鄉,請他刻印章。為表示誠意,奉上豐厚酬金,修書一封表明長期買齊白石的畫和印章的意圖。

齊白石見是真金白銀,也就為他刻了一方印:「家在圭峰故里」,為表達感激之前,他邊款上刻了80多個字,說:「治園將軍萬里索刻於余,知己之恩,以老眼之技,不足為報。將軍必曰:『齊璜何客氣也?』余曰:『世人皆罵,君獨稱之;世人慾殺,君能憐之,一技豈能酬答耶?』辛未夏,齊璜並記於舊京。」

圖為齊白石為王瓚緒刻的印章。

這段話說的是,齊白石在低谷時,沒人要買他的畫和印章,唯獨治園將軍看上他的小手藝,深表感激云云。

通過書信往來,齊白石就結交了這位出言必諾的將軍兄弟。

此事,齊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一書中也有提及「四川有個姓王的軍人,托他住在北平的同鄉,常來請我刻印,因此同他通過幾回信,成了千里神交。」

1931年,齊白石終於開筆,為將軍兄弟畫了第一幅畫,叫《紫雪垂空圖》。整個畫面的紫藤很有氣勢。

圖為齊白石為王瓚緒畫的國畫《紫雪垂空圖》。

第二年,王瓚緒選了一漂亮的川妹子送到京城,做齊白石的貼身丫鬟,隨時為他磨墨展紙。

這種投其所好的做法,讓齊白石高興得不得了,為了答謝,這年7月,齊白石揮汗如雨,一口氣畫了12幅條屏,合成四尺整張的一堂,取名《山水十二屏》,相贈王瓚緒。

這12屏中,齊白石署有題識的共有7幅,即《清風萬里》《岱廟圖》《借山吟館圖》《綠天野屋》《荷亭清暑》《一白高天下》《雨後雲山》;未署題識的有5幅,根據題跋、內容別後人稱為《斜陽水渚》《飛鳥暮歸》《月圓石壽》《木葉泉聲》《夢遊渝城》。

圖為齊白石送王瓚緒最貴的畫《四季山水十二屏》局部之三。

對此,齊白石在1932年8月13日致王瓚緒的幕僚姚石倩的信中稱:「……昨由北平寄上四尺整紙中堂,十幅又二(七月十九日寄行),此聊報王將軍一賜千金,磨墨小婢二事。」

因為有了這次事情後,兩人感情想必應該是更深一層了。

結果,好事不一定就會也好的結局。

先是齊白石30歲的老婆胡寶珠容納不了這個川妹子,齊白石考慮到家庭只好忍痛割愛,讓人家回四川了。

後來,受王瓚緒邀請,齊白石去四川呆了半年,結果友情的小船反而鬧翻了,回到北京後,齊白石再也不理這位將軍了。

至於是什麼原因,齊白石在日記中含含糊糊地寫了一句,說是「半年光陰,曾許贈之三千元不與,可謂不成君子矣!」

齊白石還把日記中有「王纘緒」「治園將軍」「治園三弟」等內容全部用墨塗掉,想必是寧願沒見過這個「不成君子」的人。

圖為齊白石《蜀游雜記》第3頁塗改,原詩見下圖《蛙聲十里圖》題識詩作。

如果能把先前送王瓚緒的《山水十二屏》要回來,齊白石還真的會去要,不過,王瓚緒肯定就不會給,因為他知道這是齊白石畫風和技法非常成熟時期的作品,必定珍貴。

後人為示區別,把送王瓚緒的《山水十二屏》另稱《四季山水十二屏》。這幅作品在齊白石傳世山水畫中極為罕見,是公認最好的作品。

根據齊白石另一幅《山水十二屏》拍賣出9.315億元的價格。

這幅作品肯定超過10億,高達到15億元。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90後畫畫學冷軍死磕,一個把老婆畫跑了,一個把粉絲畫成了嬌妻
女畫家一生只愛丈夫,40年7次準備回國團聚,兩件遺物讓人流淚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