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創投之王:沈南鵬

創投之王:沈南鵬

獵雲網註:在沈南鵬看來,應該把自我糾偏當作一種商業習慣。「投資人糾錯不僅是在具體項目上,同時也體現在戰略層面。」據說,在紅杉每年的年終總結大會上,沈南鵬並不像其他機構的合伙人一樣會跟投資人說再接再厲之類的話,而是將年終總結大會變成反思會,一條條分析為什麼行業分析會出錯,為什麼會誤判公司。文章來源:《中國企業家》(ID:iceo-com-cn)記者:馬鉞、李碧雯,作者:李碧雯,編輯:馬吉英。

大眾熟悉的沈南鵬是個數學天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沈南鵬也會抽時間讀金庸的小說。

在深圳見沈南鵬前一天,著名小說家金庸先生去世。金庸先生和沈南鵬是老鄉,兩人都來自於浙江海寧。「我小時候住的硤石鎮緊鄰金庸的故鄉袁花鎮,離徐志摩的故鄉也很近。」沈南鵬回憶道。

作為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當前的工作以全球科技領域投資為主,他亦是這家在矽谷成立46年的頂級投資機構核心管理團隊的重要成員,負責全球戰略制定與管理等工作。除了持續看好的美國、中國市場外,紅杉資本還布局了印度以及東南亞市場。

在經歷了幾波更迭和經濟周期後,創投江湖也在不斷迭代——新生代基金出現,一些外資基金撤離,一些老牌基金也不再活躍。「時代變化很快。」沈南鵬說,「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全球科技五年、十年乃至十五年之後的發展。」

2005年,紅杉、NEA、紅點資本等外資投資機構集中進入中國,到了2010年,移動互聯網時代悄然開啟。也是在這一年,紅杉中國共有9個項目成功實現IPO,有了屬於自己的光環,被媒體封為「退出之王」,沈南鵬則登上了「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榜單榜首。

八年後,沈南鵬的名字再次出現在了第一名的位置,不過這次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這也是全球華人創投人士首次摘得桂冠,而僅僅在六年前,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前十中都還沒有出現過中國人的名字。

中國風險投資歷史不過20年時間,但是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其他金融投資。

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實施,此後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風險投資有了順暢的退出渠道。與此同時,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遇上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城鎮化進程,雙創政策的推出、對互聯網創新的包容、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加上過去十年GDP8%以上的增速,都為互聯網創新提供了優渥土壤。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民創業時代到來。據統計,目前中國誕生的獨角獸數量僅次於美國。

沈南鵬慶幸自己身在其中。

「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巨大的人口紅利、巨大的工程師紅利、城鎮化還處於早期,這些都會推動科技創新。同時私募股權也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沈南鵬幾乎把握住了每一次風口。攝影:鄧攀

有數據統計,2010年之後,12家超過100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中,紅杉捕捉到9家,目前中國獨角獸數量達到181個,而紅杉投資的獨角獸數量達到50家,佔比近30%。如果按照上市公司市值計算,目前紅杉中國投資的上市公司市值超過6200億美元。在中概股電商公司中,紅杉中國包攬了中國前三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紅杉也是唯一一個同時投資了TMDP(今日頭條、美團點評、滴滴、拼多多)的公司。在美團-大眾點評、58同城-趕集、京東-達達這些併購交易的背後,它也是重要的推動者。

「紅杉幾乎把握住了每一次新的風口、新的機會,做到這一點相當難能可貴。」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說。

「如果問中國最好的天使投資是誰,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如果問中國最好的VC是誰,其實很難有不同的答案。」真格基金投資總監劉元表示。

對於紅杉中國今天的成就,沈南鵬功不可沒。身高1.80m的沈南鵬行動飛快,工作人員常常跟不上他的腳步,而在過去十三年,沈南鵬的速度也讓同行們望塵莫及。紅杉幾乎在大半個互聯網佔得先機。

同行會在小範圍聚會中討論沈南鵬在關注什麼,甚至有基金將跟投紅杉的投資項目作為基金策略。沈南鵬成為創業者們最想從他那裡拿到支票的人。外界也都在尋求一個答案,紅杉中國是如何成長的?


找到另外一個「真愛」

Sequoia,這個單詞發音讀起來不那麼朗朗上口,為此,當初周逵還在百度上特意搜索了下,發現這家起源於美國矽谷的公司曾投資了蘋果、思科、微軟等科技巨頭,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此後,加入紅杉中國並任基金合伙人的周逵不僅了解了紅杉的「秘密」,還與沈南鵬組成了「雙子星」組合。「一個海龜,一個土鱉。」周逵開玩笑稱。

這是紅杉中國本土化的起點。沈南鵬有意組建一個本土化的團隊,周逵曾經在聯想創投工作,有本土化經驗以及技術背景,這正是沈南鵬所需要的。

從2005年開始,紅杉中國逐漸走入創業者、媒體和同行的視野,並開啟了這段不同尋常的探險之旅。

現在,紅杉中國已經站在中國創投江湖的中心,這證明沈南鵬十三年前那個選擇是對的。

2005年年初,攜程在麗江召開管理層會議,此時攜程已上市兩年,業績光鮮,公司運轉順利。當時擔任攜程CFO的沈南鵬在會議間隙找到梁建章說,「我現在找到一個更好的機會,要跟你『分手』了。」

「我們在蓬勃發展,還有很多改變整個行業的機會,怎麼你現在就走了呢?」梁建章有些驚訝。梁建章、沈南鵬、季琦、范敏被稱為「攜程四君子」,他們共同創立攜程,用互聯網的方式改造旅遊行業。

梁建章已經記不清當時沈南鵬跟他說了什麼,「但是我感覺他已經找到另外一個『真愛』了,有這麼好的機會他怎麼能放棄?」梁建章與沈南鵬共事六年,兩人彼此了解,沈南鵬已下定決心,梁建章便沒有過多勸說。

正如《肖申克的救贖》中那句經典台詞,「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鮮亮了。」那時的沈南鵬雄心勃勃,他不僅想要作為創業者參與互聯網行業,還希望通過投資的方式參與到更多新經濟企業的變革中。射手座的沈南鵬天生就有著冒險的基因。

紅杉資本在2004年結束了那次著名的「中國行」之後,決定在中國設立美國之外第一個新的分支機構。機緣巧合,紅杉資本找到了沈南鵬。

「當我們和紅杉美國合伙人在舊金山見面,紅杉資本兩位執行合伙人跟我說,每個地方只有獨立決策才能發揮團隊最大的能力,保證決策準確性。」紅杉的運營具備鮮明的特點,即全球視野和全球資源、本土運營和本土決策。

沈南鵬用3個月完成規模近2億美元創投基金I期的基金募集,這是紅杉中國的起點,而十三年後的今天,紅杉中國管理著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基金。

一般來說,VC、PE的主要流程是「募投管退」,但在當時國內尚未出台有限合夥企業法,LP投資人數量有限,國內資本市場退出仍不成熟,募資和退出兩端受阻,因此美元基金實行的是「兩頭在外」的形式,即募資和上市退出都在境外。在2007年創業板推出之前,國內VC、PE市場主要以外資投資機構為主。

為了實現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業板在2009年成立。區別於主板,創業板在盈利和收入指標上更寬鬆。人民幣基金迎來黃金時期,僅創業板成立的一年裡,共有269家IPO企業,其中有PE、VC支持的企業佔54.6%。

紅杉中國在人民幣基金方面的探索始於2008年。

2008年,紅杉中國以1022萬美元投資LED生產商乾照光電,持有公司20.56%的股份,2010年乾照光電以中外合資企業的形式在創業板上市。這也是紅杉中國第一個在國內資本市場退出的項目。

但乾照光電只是個例,更多的創業公司願意拿人民幣基金。對於包括紅杉中國在內的外資投資機構來說,面臨著一些項目沒法投資的尷尬。

「當時外資投資機構一見面就互相問,你有人民幣基金嗎?國內當時創業板剛開,市盈率很高,大家都想著儘快上市,而有外資成分就會很麻煩。」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衛峰迴憶道。

沈南鵬決定開設紅杉中國在美元VC和美元PE以外的第三條產品線,募集人民幣基金。

與美元基金背後成熟的機構投資人比,國內創投市場並未形成成熟穩定的LP人群,況且2008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機,對於投資機構來說不是「好兆頭」。該去哪找錢?

2008年,在沈南鵬的帶領下,紅杉中國完成規模近9億元的人民幣基金I期募集。「國內機構投資人群體很少,主要是一批民營企業家。」周逵說道。

周逵還記得當時去路演的情形,要說服他們將錢交給機構8~10年時間,並不容易。他當時跟LP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新經濟成長空間更大,能創造更大價值,我們這幫人專業本分做事情。」

當時紅杉創投基金I期剛成立三年,雖沒有太多上市退出案例,不過文思創新、大眾點評已顯現出不錯的賬面回報。

最終不少人被說服,成為紅杉中國人民幣基金I期的LP。在這期基金中,紅杉投資了光環新網、掌趣科技、快樂購、蒙草抗旱、健帆生物等公司。這為紅杉中國募資渠道的打通開了好頭。


把握風口

沈南鵬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是跟著發展趨勢走的人。這需要極其敏感的市場嗅覺和行動力。

2015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推動在上交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標的之一是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

就在2015年初,暴風科技在A股創造的34連板紀錄,讓投資人看到A股對於互聯網概念的瘋狂和由此帶來的財富效應,不過更多PE、VC投資人都停留在觀察階段。

「當其他基金還在觀察這個機會時,紅杉已經實施中概股回歸。」紫荊資本董事總經理李國文稱。紫荊資本曾經是紅杉資本的人民幣基金LP。

該意見提出不到半個月,紅杉中國與華泰旗下華泰瑞聯合作發起設立產業併購基金,募資規模100億元,用於捕捉中概股和紅籌股回歸的投資機會。

「我們跟華泰有長期合作,合作過程中雙方在很多策略上有共識,取長補短,協同努力。」沈南鵬說。

雖然一年後戰略新興板取消,中概股回A熱潮有所降低,但紅杉把握機會的能力和快速的行動力仍讓人印象深刻。

而在投資領域,沈南鵬也把握住了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機會——電商。

來自CNNIC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上網人群數量首次超過1億人,而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中國上網人數已經超過8.02億。

國內最為活躍的互聯網創業領域,非電商莫屬。截止到2018年10月23日,中國一共誕生了181家獨角獸,其中電商領域誕生的獨角獸就達到20家。在唯品會、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巨頭背後,有一個共同的股東——紅杉中國。

實際上,在紅杉中國2005年剛成立、電商風口還沒有到來之時,沈南鵬就認為消費品市場存在最多的投資機會。

2010年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起點,美團也誕生於那一年。僅僅那一年,就有上千家主打團購的創業項目,而美團當時獲得紅杉A輪投資時僅在行業中排名第五,第一名是拉手網。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在港交所上市。

「作為自始至終看好美團點評,陪伴公司一路成長的投資人,我們同樣倍感自豪!作為『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能看到自己支持的企業從破土而出的幼苗長成偉岸挺拔的參天大樹,我們內心充滿喜悅!」沈南鵬在《既往不戀 縱情向前——寫在美團點評上市之際》致賀信中如此寫道。

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沈南鵬坦承,「有點像我創業做攜程一樣。攜程今年19周年,歷歷往事,讓人難忘,因為你深深參與了它的成長。美團點評也是一樣,儘管我沒有在公司裡面做過管理層,但是從一開始就深度參與,這是最大的成就感。」

周逵回憶稱,紅杉在投資時並不確定美團一定能贏,但「這是一場大仗,我們找一個好的團隊參戰,要打多長時間,我們有大致的感覺」。

在B輪、C輪融資時,因行業戰局未明,美團也遇到很大困難,甚至在B輪出現領投人飛單的情形。對於紅杉來說,是否繼續投資也是艱難的決策。不過最終紅杉選擇了繼續投資。

除了融資,美團在發展過程中也曾面臨發展方向的艱難抉擇。

從千團大戰中殺出來變成行業第一名後,美團開始考慮是否要進入外賣市場。當時外賣市場已經有強大對手餓了么,如果美團做不好,可能還會失去原來的陣地。「公司管理層在考慮做這件事情,但融資的話,需要攤薄原來股東股份。而且如果這場進攻戰役沒打成,原來的業務也會受影響。所以這肯定是一個不容易做的決策。不過最終董事會和管理層達成了一致意見,這場仗必須要打。」沈南鵬稱。

這場仗打到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選擇在國慶假期後的第一天宣布合併,組成一家新公司。

華興資本是美團點評合併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包凡認為,紅杉作為美團、點評雙方重要的股東,在促成這場合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一年國慶節期間,我們在香港談合併,談判的過程沈總全程參與。」包凡回憶,「紅杉能夠站在中立的角度考慮事情,沈總跟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講清楚了商業邏輯,以及合併之後如何融合,打消了張濤的顧慮。」

不過沈南鵬卻希望外界淡化所謂「推手」的作用。「這背後成功的因素在於其在商業上是符合邏輯的。」沈南鵬說,「作為一個高頻交易,外賣這個市場越來越重要,同時到店對外賣有重要的支持。如果不符合商業邏輯,通過勸說合併都是不成立的。」

如今外賣市場已經是兩分天下,美團點評佔據第一,收購百度外賣之後的餓了么位居第二。

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宣布以現金95億元全資收購餓了么,這是至今為止互聯網圈最大的一起現金收購。作為餓了么投資方,紅杉在這一交易中也拿到了令人滿意的回報。

除了TMT之外,紅杉中國在醫療、消費服務、工業領域都有密集布局。在最近資本青睞的新能源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紅杉中國也已經參與投資蔚來汽車、零跑汽車、威馬汽車、Pony.ai、PlusAI等相關項目。

李國文認為,這種集中投資的策略對於投資人的眼光、天賦有很高要求。「很少人敢這麼去做,敢做的這幫人也沒有都做成功,這些人裡面沈南鵬是做得最好的。」

生態建立

Benchmark是美國知名的風險投資機構,找項目、決策主要依賴於機構的兩個合伙人,其他人都服務於這兩位合伙人。不過這種靠個人英雄主義的管理方式對於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紅杉中國並不適用。沈南鵬試圖在這樣一個以人為中心的行業里,建立一個機制化的生態體系,以提高優質企業的覆蓋率和投資的成功率。

紅杉資本素來與上下游合作夥伴之間保持緊密聯繫。在紅杉資本的Portfolio中,Airbnb、Dropbox、Stripe是其三大明星項目,目前估值超過550億美元,而這三個項目均來自於創業孵化器YC。

而紅杉中國與真格基金的關係也類似於此。「我們跟真格是緊密合作的戰友。」沈南鵬說。七年前,紅杉考慮要不要聚焦天使投資,最後決定還是以VC、PE業務為主,並跟徐小平合作。

2011年12月,紅杉中國與真格基金成立「真格二期」天使基金,紅杉中國是真格基金的LP,而真格作為天使投資機構,和紅杉在多個項目上有合作。

據統計,在真格基金投資的600多家公司中,跟紅杉合作的項目占近10%左右,真格基金投資的獨角獸公司中,獲得紅杉後續投資的超過80%,包括VIPKID、依圖科技、找鋼網等。

除了布局天使投資環節,紅杉不斷推出新產品——從最初的VC到2007年成立第一隻成長期基金,再到2008年募集完成首個人民幣基金,開啟雙幣運營,此後參股二級市場基金弘尚資產,2018年又和國風投等共同發起了400億規模的星界資本母基金。

「紅杉的成長速度太快了,即使和其他同級別的投資機構相比也是非常快的。」李國文感嘆道。劉元則用「克制激進」來形容紅杉的布局速度。

種子基金是紅杉中國近一年來的新焦點。這意味著紅杉中國和其合作夥伴已經覆蓋種子期、早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二級市場投資和母基金投資,建立了全產業鏈投資生態。

對於管理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基金的紅杉中國來說,做種子基金似乎並不經濟。

「我們確實達到相當規模,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我們的早期投資,這個動作不僅僅是中國在做,我們全球都在做,而且全球達成一個共識,紅杉是科技領域早期投資者的代名詞。我們要堅持我們的初心。」沈南鵬如是回應。

他所說的初心,「就是喬布斯寫商業計劃書時我們就投了第一筆資金,這是紅杉的立家之本。紅杉資本第一隻基金規模為3000萬美金,不能因為今天中國管理規模達到2000億人民幣,就忘記3000萬美金那個時代對早期創業家的關注,因為這是紅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據李國文觀察,與其他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資產管理機構將主要精力放在中後期相比,紅杉在早期投資中仍做得很好。「到目前為止紅杉中國在A輪投資的錢其實沒有減少,可能在增加,只是在基金的相對佔比有所下降。」

沈南鵬喜歡用「產品」來形容紅杉的每一次布局,如產品經理一般判斷每個產品的推出時間,調整產品細節以適應市場需要。「每個產品線背後都有紅杉的戰略考量。」沈南鵬說。

以種子基金為例,這是基於對市場競爭和變化的考慮。紅杉一度聽到外部有一種聲音,說紅杉不做早期。「這個聲音其實很怪,回過頭來看美團和點評,第一單全是我們做的,怎麼會說我們不做早期呢?」周逵說。他認為這應該是競爭因素,「那不如我們就旗幟鮮明地說,我們其實是很積極地做早期投資的」。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創業者成功的道路越來越長,因為對手越來越大,你服務一個環節是不夠的,必須要做成長期。」如果做了早期,做成長期就有一定優勢,「因為你先認識和了解創業者,他也更需要你。你跟他進一步合作,效率是最高的。否則儘管是很好的公司,陌生人談幾個月都談不出deal來,風險很大」。

「紅杉的投資人是很難錯過deal的,它的品牌很厲害,因此即使是同一個人到了紅杉平台上也更容易看到爆發的項目。」熊貓資本合伙人毛聖博說道。

讓毛聖博印象深刻的是紅杉合伙人曹曦的變化。曹曦之前在一家機構也看TMT,而到了紅杉,曹曦陸續投資了鬥魚、快手、英雄互娛等。其中鬥魚目前估值超過250億元。

在投資領域,沈南鵬借鑒的對象更多是攜程、騰訊、阿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而非投資機構。

「我感覺騰訊有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用合作夥伴的幫助,不一定每件事情都自己做,而是把各種優秀的資源、人連接起來,共同創造價值。在我們認為是核心能力的地方,我們會選擇自己做。」沈南鵬說。

2016年,國內互聯網創業由模式創新向技術創新轉變,紅杉也很快調整了布局「毛細血管」的方向。

過去幾年裡,沈南鵬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種科技類公益活動中,和施一公、饒毅、馬化騰、丁健、李彥宏等發起設立未來論壇,並設立「未來科學大獎」,以表彰在基礎科學界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此後又攜手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香港大學陳冠華教授共同建立了HONGKONGX科技創業平台,致力於孵化香港高科技技術公司。

「當進入技術創新的時候,你得擴大你的朋友圈,多認識一些科學家和教授,這是我們過去幾年明顯的變化。」周逵直言。不僅如此,紅杉最近還辦起了培訓班。

幾個月前,沈南鵬和徐小平、王強發起創辦一個針對高端創業者的免費培訓組織,「希望從創業企業成長的角度,在創業一開始就給予他們更全面的視野,讓他們成長更快。」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稱。之後「鴕鳥會」正式成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杉中國最近成為線性資本、明勢資本等機構的LP,這些機構大多數關注於天使和早期投資,並以技術投資為主,和紅杉也有不少合作。

包凡認為,國內PE、VC投資機構中能稱為生態系統的不超過五家,紅杉是其中之一。「沈南鵬把紅杉做成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生態體系之一。所以,我覺得今天紅杉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些個人的因素,而是建立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和相當有影響力的品牌基礎上。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相信他未來還是會站在這個行業的制高點。」包凡說。

2014年10月27日,耶魯北京中心揭幕,沈南鵬是此項目的主要捐助者之一。來源:被訪者供圖


變與不變

1985年,頂著全國數學競賽獲獎的光環,沈南鵬免試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改革試點班,畢業之後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攻讀數學博士。不過剛讀了一年,24歲的他做了個決定,轉專業,成為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一名學生。這是沈南鵬首次接觸到商業世界。

沈南鵬的耶魯大學學習經歷,為他打開了通向商業世界的大門。來源:被訪者供圖

對於商學院學生來說,畢業後在華爾街找一份工作是多數人的選擇。但對於一名亞洲面孔的學生,那時候想要在華爾街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並不容易。在幾輪面試後,沈南鵬終於在花旗銀行謀得了一份工作,主要負責新興產品市場。

在花旗銀行做得順風順水之時,一件事情改變了沈南鵬的想法,讓他決心回國。

1993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代表團訪問華爾街,深交所總經理夏斌和華爾街投行精英們有個小型聚會,當時還在花旗銀行的沈南鵬也參加了。當夏斌介紹起當時的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時,沈南鵬感覺到眼前一亮。雖然那時中國證券市場還在萌芽階段,深圳證券交易所剛成立兩年,但沈南鵬看到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形成氣候。

1994年,沈南鵬辭去花旗銀行的工作,回到香港,加入雷曼兄弟,之後又在德意志銀行擔任中國地區主管,幫助多家國企完成融資。

不過在包凡看來,沈南鵬身上投行的影子並不多,今天紅杉取得的成績更多源於他過去的創業經歷。

1999年,沈南鵬、梁建章、季琦三位上海交大校友偶然的一次聚餐,改變了三個人之後的人生軌跡。當時互聯網浪潮湧動,大家談到了新浪、網易、搜狐,想著還有什麼產業能和互聯網結合出火花。沈南鵬提出改造傳統旅遊產業的想法,攜程網隨後誕生。

那年沈南鵬32歲。

攜程是國內OTA行業的鼻祖,同時也是目前市場份額第一的公司。當時沈南鵬在公司擔任總裁兼CFO,負責公司財務、融資和業務拓展等事宜。

在獲得IDG、軟銀集團、凱雷的三輪投資後,2003年12月,攜程網在納斯達克上市。攜程也是第五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2003年,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沈南鵬當時擔任攜程總裁兼CFO。來源:被訪者供圖

2002年,四人又創立如家快捷酒店。2006年如家在納斯達克上市。這在當時的互聯網圈創造了一個奇蹟,三年之內送兩家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那是「攜程四君子」的榮耀時刻。

2006年,沈南鵬等「攜程四君子」創辦的如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來源:被訪者供圖

昔日的「攜程四君子」中,目前被貼著「工作狂人」標籤的只有沈南鵬。

「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一位熟悉沈南鵬的人士稱。一個創業者曾在半夜一點給他發微信,沒想到5分鐘內就收到了沈南鵬的回復。在周逵的印象里,沈南鵬永遠是第一個回郵件的人,「這個不容易」。

「他已經非常成功,但依然謙遜和用功。」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說。

沈南鵬每次見徐小平,都會問他最近投資了什麼項目,當徐小平說了幾個最近投資的不錯的公司名字時,沈南鵬會立刻掏出手機記下來,並馬上發給紅杉的同事讓他們同步跟進。

「風投界排名第一的人仍然過得像一個剛剛入行兩個月的分析師,見人就問投了什麼有意思的項目,然後迅速跟進。紅杉成立十三年,他一直保持著異於常人的強大驅動力。」劉元說道。

一天,劉元突然接到沈南鵬電話,希望跟他之前投資的一個內容型項目的創始人吃個早飯,只是為了更了解創始人並多投幾個點。

勤奮背後是壓力感。「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點,你一不小心就後退了,因為這個行業每個人都挺聰明的。」周逵說,「所以得勤奮,因為你不勤奮,沒有什麼東西能保護你的。」

2015年,58和趕集合併。11月,紅杉舉辦CEO峰會。楊浩涌覺得公司已經合併了,沒有什麼可說的,但是在工作人員的力邀下,楊浩涌還是去了。那時瓜子二手車還沒有從趕集網分拆出來。

紅杉CEO峰會開了三天,沈南鵬找了楊浩涌好幾次。「他坐在我旁邊跟我說,之前你們做趕集幫我們賺到錢,你再次創業,我們繼續給你支持,這是紅杉的傳統。」那次談話2個月後,瓜子二手車宣布從趕集網分拆出來。紅杉成為瓜子二手車的A輪領投方。

對於這種「拼勁」,沈南鵬認為除了爭取投資機會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創業者互相了解。「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跟優秀的人走在一起。你帶著好奇心去了解那些公司,了解那個細分行業,這也是你了解市場裡面正在發生什麼的最好方式。」

沈南鵬的這種行事風格也深深影響了紅杉的投資團隊。紅杉內部鼓勵大家花更多時間和創業者交流。

今年7月,創立三年的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紅杉是其C輪、D輪、Pre-IPO輪的投資者。拼多多的輕模式與京東自建物流的重模式並不完全相同,紅杉卻是唯一一個投資了兩家企業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都是紅杉「差點錯過」的公司。

「我們在B輪的時候就已經和拼多多接觸過,我們認為價格挺貴的。後來拼多多轉變了業務模式,估值也翻倍,我們在C輪投了進去。」沈南鵬說道。最終拼多多為紅杉帶來了豐厚的賬面回報。

和許多投資人不同,沈南鵬不吝於在公開場合分享紅杉中國錯過的項目,今日頭條就是其中一例。

2013年,當時擔任紅杉中國副總裁的曹毅將今日頭條的案子報到了投委會,合伙人們對於估值有些糾結,最終沒有投資。「當時沈南鵬認為今日頭條可能是移動互聯網的另一個網易新聞、新浪新聞,覺得有天花板,後來沒有想到今日頭條抓住了巨大的流量紅利,通過演算法積累了大量用戶,提供了千人千面的服務。」一位接近紅杉的人士透露。

該人士稱,沈南鵬很快意識到今日頭條的天花板比之前想像的要高,2014年主動找到張一鳴想要再投資。張一鳴回復說,估值5億美元,不還價。這比上一輪估值漲了十倍。最後沈南鵬沒有猶豫,投資了5000萬美元。目前今日頭條估值超過750億美元,相比紅杉最初投資時又翻了上百倍。

上述人士認為,對於承認錯誤這件事情,沈南鵬沒有心理壓力。「沈南鵬沒有心理壓力,紅杉其他人做投資時也沒有心理壓力,錯了就改,這是紅杉區別於其他機構很大的一個風格。」

《原則》作者Ray Dalio曾提出一個認知世界的模型,通過不斷糾偏,以不斷提升自我認知。作為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創始人,他的這套認知方法論倍受投資人追捧,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很少,因為很難克服主觀的人性弱點,而沈南鵬是其中的少數。他就像一個嚴謹的機器人,可以隨時重寫程序。「當他發現錯了,改代碼挺快的。」周逵稱。

在沈南鵬看來,應該把自我糾偏當作一種商業習慣。「投資人糾錯不僅是在具體項目上,同時也體現在戰略層面。」

據說,在紅杉每年的年終總結大會上,沈南鵬並不像其他機構的合伙人一樣會跟投資人說再接再厲之類的話,而是將年終總結大會變成反思會,一條條分析為什麼行業分析會出錯,為什麼會誤判公司。

回顧此前點點滴滴,沈南鵬坦承,在紅杉中國剛創立的一兩年里,會有追求獨角獸、IPO企業數量的心態。但是到一定階段後就不會太追求面上的東西和營銷的故事,而是著重核心競爭力,關注投資機構是否能對行業產生比較好的影響力,更關注自身隊伍和文化建設是否成功。

梁建章最近一次見沈南鵬是在2018年9月舉辦的斯坦福中國經濟論壇上。梁建章認為,這麼多年過去,沈南鵬快准狠的風格一直沒變,「他還是那個當年讓我一見如故、感覺『英雄所見略同』的彼此相互吸引的人」。


紅杉中國大事記

2005| 紅杉中國成立,紅杉資本中國創投基金Ⅰ期募集完成,規模近2億美元

2008| 紅杉中國開始募集人民幣基金Ⅰ期,規模近9億元,紅杉開始同時管理雙幣基金

2010|紅杉當年IPO退出項目達到9家,沈南鵬登上《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榜單榜首

2013|紅杉資本與原國投瑞銀總經理尚健成立二級市場基金弘尚資產

2014|電商上市元年,紅杉投資的聚美優品、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在納斯達克上市

2015|中概股回A潮,紅杉中國與華泰瑞聯合作發起設立產業併購基金,積极參与中概股私有化

2018|沈南鵬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位列第一名

紅杉中國成立13年,目前為止基金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投資階段覆蓋種子期、早期、成長期、成熟期,投資獨角獸公司達到50家,幾乎壟斷了大半個互聯網

資料來源:《中國企業家》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銀河水滴工業視覺技術為眼鏡加工行業賦能,獲百萬級訂單
App Store又被鑽空子,詐騙者利用Touch ID每月非法獲利數萬美元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