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恩來勤於交友真誠待人 一碗甜粥暖人心

周恩來勤於交友真誠待人 一碗甜粥暖人心

原標題:周恩來勤於交友真誠待人 一碗甜粥暖人心


《紅岩春秋》刊發楊耀健署名文章《周恩來在重慶的統戰實踐》,其中提到抗戰時期,周恩來在重慶積極團結民主黨派人士和各階層人民,壯大了革命力量,他率先垂範,求同存異,以情感人,以誠待人,以理服人,善於將黨的方針政策與個人的人格魅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呈現出高超的統戰藝術。他勤於交友真誠待人,用一碗甜粥溫暖人心。


現將原文摘編如下:

致公黨領導人之一黃鼎臣,曾留日學醫,抗戰時期在重慶掛牌,醫術高明,門庭若市。一些達官貴人慾以高薪聘他去做家庭醫生,被他謝絕。而當新華日報社聘請他為醫藥衛生顧問時,他卻不怕戴上「紅帽子」,毅然答應。原來,黃鼎臣是在大革命時期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後因聯繫人被捕失去組織關係,但他並沒有彷徨氣餒,仍自覺地為黨服務。


從此,黃鼎臣常到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新華日報社和周公館出診,給共產黨人看病,有機會見到周恩來和其他南方局人員。他掛上聽診器時是醫生,摘下聽診器時則成了學生。他津津有味地聽周恩來講時事政治,從中汲取進步思想的營養,以充實自己的人生觀。


南方局黨組織也注意團結黃鼎臣,指定許滌新負責與他聯繫。當時,陪都各界人士常到天官府郭沫若家去聚會,討論抗戰形勢,尋找民族前途,黃鼎臣也是座上客。聚會中,只要周恩來到場,氣氛就異常活躍,他對各界人士一視同仁,推心置腹。給黃鼎臣印象最深的是,周恩來對不同意見從不強詞奪理,而是通過透徹的分析講清道理,使大家心悅誠服。他的精闢闡述,給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各界進步人士指明了方向。黃鼎臣回憶說:「周恩來同志在重慶負責南方局工作,從不放過任何同黨外人士接近的機會。有什麼事情,他都向黨外民主人士通報,找大家商量。」正因為如此,黨外民主人士對周恩來都敬佩有加,言聽計從。


周恩來勤於交友,真誠待人。在黃鼎臣的記憶中,一次,周恩來在郭沫若家召開座談會,其間,大家品嘗到了周恩來帶來的「小禮物」——用延安帶來的小米和紅棗熬成的甜粥。一時間,大家心裡都甜甜的,暖暖的。

1949年6月15日,黃鼎臣作為中國致公黨的代表,赴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當時住在北京飯店。周恩來常到飯店看望大家,有時召開座談會。政協會議籌備工作由周恩來親自領導,他善於把各方面的意見歸納起來,有道理則採納,不恰當的就加以引導,使會議文件為各方面所接受。黃鼎臣認為,「致公黨能夠走向革命,成為愛國民主統一戰線中八個民主黨派之一,是與周恩來的支持幫助分不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四十集山西黨史系列電視片——《追望大道》 第21集《雁門關伏擊戰》
「鏗鏘玫瑰」綻放廣西軍營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