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德國腦卒中康復醫學已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並且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及不斷創新的康復技術,獲得了顯著的成績。早在2005年,德國就有36.5萬名卒中康復者實現了重新就業,約佔康復總人數的45%。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突破41.7萬。這對於我國日漸嚴峻的腦卒中康復形勢來說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為增進中德神經康復醫學界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國神經康復醫學科學技術的長遠發展,由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霽達康復,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德國Dr.Becker康復醫學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中德神經康復論壇」於12月11日在上海成功召開。

來自中德兩國的神經內科領域,神經康復領域的權威專家、知名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先進的發展理念,交流前沿的康復技術、共享最新的康復成果。

領導致辭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

康復醫學在中國各個醫學領域當中相對比較薄弱,還需要發展,在這個學科當中的各個地方還需要和國際最先進康復理念接軌,這次中德之間強化康復醫學的交流與合作,在國際醫學中心這個平台上建立一個康復醫學中心一定會為推動我們國家,特別是上海康復醫學的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院長 黃翼然)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建立初衷就是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搭建醫生多點職業的平台。此次引入霽達康復是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平台化和國際化重要戰略舉措。雙方自合作以來,霽達康復多次舉辦醫學論壇,將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服務理念傳遞到中國,真正造福於中國患者。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 房敏)

在中國,卒中病應用傳統非藥物療法有效干預歷史已經上千年了。在傳統針灸推拿、工法等一些相關傳統方法技術上進行有效的干預,包括腦血管病和部分心血管病在內的慢病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今後關於卒中、心腦血管病康復,應用現在康復技術方法和理念以中醫傳統技術和方法理念,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合作?我想這裡面已經有很多可以令人期待的話題,有一些方法可以去探討。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勃林格殷格翰中國非醫藥業務負責人 Juergen Becker)

每2秒鐘全世界就有一人遭受卒中,卒中是第二大死亡常見誘因。在中國和亞洲卒中可能超過了其他的死亡因素同時造成了嚴重的殘疾。通過中德兩國的合作可以加快科學研究的進展,從而最終改變患者、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生活質量。

REVIEW

精彩

回顧


1

德國神經康復模式在中國的應用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舒樂博教授)

德國同樣也有非常多的卒中患者,每年約有26萬新增患者。但是在德國或者歐洲很多國家,有一個優勢就是把康復分的非常細。舒樂博教授在會上簡單回顧了德國神經康復的歷史,之後他又詳細講述了德國的神經康復模式,從分級、方案制定、卒中康復各階段之間的轉診、保險制度,以及人員配置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講解。最後又通過病例分析了從ICU康復到階段C,階段D不同階段的腦卒中神經康復治療。

2

中風後的恢復與康復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王少石教授

卒中後回歸社會與家庭是我們共同的期望,卒中康復是腦卒中組織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有效的康復訓練可以減輕患者功能上的殘疾,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加速腦卒中的康復進程,降低潛在的護理費用,節約社會資源。卒中康復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國內卒中研究的熱點。在我國卒中康復管理現狀不容樂觀,美國卒中倖存者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是中國的5.8倍。中國用近30年的時間,走過了歐美康復領域近100年的發展歷史。在這 30年時間裡,我們沉澱了許多規範的流程、理念、方法、技能,這些是一個體系中間最重要的核心,但是這跟一個中風患者能夠更好回歸社會的期望還是存在距離的。

3

腦卒中患者急性期早期康復應該遵循EFITT原則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丁宏岩教授)

學術界普遍認同對腦卒中患者應該早期開展康復訓練,但是這個「早」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最為合理?除此之外,康復訓練的頻率、強度、時間、方式又對康復效果有什麼影響?在本次論壇上,丁宏岩教授對這幾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讓大家對腦卒中患者急性期早期康復應該遵循的EFITT原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中風後痙攣的早期預測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 靳令經教授)

患者訓練中間經常受兩個事情的影響,第一個是癱瘓,第二個是痙攣。在診治痙攣過程當中,我們大概需要思考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痙攣是什麼樣的狀態;第二個問題是不是有一些手段可以預測哪些病人比較容易發生痙攣;第三問題能不能告訴我們病人發生痙攣的大致部位,很可惜現在技術水平達不到這一點。對於痙攣發生的概率及預判條件,靳令經教授從時間、部位、年齡、性別、是否抽煙、經濟條件、腦血管病史、影像學檢查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後他指出,如果能夠藉助功能影像學的手段對未來進行判斷,甚至有可能結合電生理的手段進行判斷,我們就有可能對每個病人進行個體化痙攣的預測和干預,最終幫助病人更好的康復。

5

痙攣治療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 Katja Knocke)

來自德國的治療師Katja Knocke從治療的角度切入,現場講授了物理治療方法治療痙攣的策略及研究效果。她指出理療是非常廣的領域,我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選擇去進行痙攣的治療。隨後她又對手法治療、機器輔助治療、電刺激、拉伸等療法對治療痙攣的效果和推薦等級進行了全面的講解,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6

早期康復治療對重症腦卒中患者康復的影響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李剛教授

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腦卒中的病人達200萬,發病率高達12/1萬,現倖存腦卒中病人700萬,其中450萬病人不同程度喪失勞動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殘率高達75%。而循證醫學證實,腦卒中康復是降低致殘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腦卒中組織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但是我國在腦卒中1年後的患者中,得到早期康復訓練者僅佔60%,從未採取過任何康復措施的卻高達42.4%,現狀不容樂觀。在本次論壇上,李剛教授從重症腦卒中的概述,重症腦卒中患者面臨的康復問題,重症腦卒中的早期康復介入,腦卒中康復治療的發展趨勢四個方面就早期康復治療對重症腦卒中康復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講授。

7

淺析康復現狀及發展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 邵印麟教授)

在本次論壇上邵印麟教授對康復的過去進行了回顧,對康復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康復的未來進行了展望。他指出康復的發展在國內起步比較晚,但是現在的發展非常快,從國內趨勢來看,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殘疾人的增加等都是康復需求越來越大的重要推動因素。康復醫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在醫學體系中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在未來,不斷進步的科學,尤其是生命科學、生物醫學和材料科學的發展,必將加速康復醫學發展的進程。

8

周圍神經病患者對於康復治療的需求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朱瑩)

SIMC神經內科醫生朱瑩結合幾項比較有代表性的病例,對周圍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需求進行了生動的闡述。她指出,神經科的檢查、治療、康復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我們不僅要治療疾病,還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應該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應有的色彩。

9

個性化康復訓練的病例分享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李江茹)

個性化康復訓練是康復醫學的一個治療特點,SIMC康復醫學科康復醫生李江茹通過病例分享,詳細展示了患者從個性化康復方案的制定到執行全周期康復訓練過程。細化到每一天的訓練效果,並通過每次的訓練感受去進行反饋和調整方案,康復訓練項目覆蓋到患者生活各個方面,最大限度為患者回歸家庭生活和社會工作做準備,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10

專案管理在霽達康復的臨床實踐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李艾蓮)

專案管家首先通過協調各個團隊之間的溝通,讓患者得到更好、更優的照護。其次,讓患者價有所值,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權益。患者入院後,經過評估設置短期、一個月、最終康複目標,定期與患者交流康復情況,與患者家屬進行康復進展溝通,使康復治療連貫化、連續化。在霽達,康復計劃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發現患者的治療環節出現情況後,第一時間調整,在此基礎上增添帶有社交性的趣味小項目。

11

下肢康復機器人在卒中患者步態訓練中的應用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桑賢明)

正常人在發生卒中後步行能力就會受限,出現異常步態,即偏癱步態。傳統意義上的步態訓練在訓練強度、訓練時間等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下肢步態機器人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打破這種局限。一方面下肢康復機器人的步態模式是標準化的,可以讓患者糾正步態模式,而且可以設置目標,獲得客觀的反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減少治療師的工作強度。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下肢康復機器人也面臨著設備昂貴、成本高以及不能在不同步行環境去進行訓練等短板,在平常的康復訓練中還是應該將傳統步行訓練方式和機器人進行結合,各取所長,根據患者需要採取不同的方式。


乾貨分享,一次中德神經康復成果的全新展示


本次論壇從康復醫學理論、康復治療技術、康復臨床實踐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示了中德神經康復的發展成果,為中德神經康復的發展與交流提供了國際化平台,對推動中國康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復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19年護考報名時間已公布,考試範圍、取得方式你知道嗎?
2019春季醫博會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