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湖北荊州鳳凰山漢墓168號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國各地有很多「鳳凰山」,在中國考古史上,鳳凰山附近挖出的古墓也不少。

如湖北荊州鳳凰山漢墓、湖南衡陽市鳳凰山漢墓、江蘇銅山縣鳳凰山漢墓、成都郊區鳳凰山西墓、浙江瑞安鳳凰山周墓……為什麼在這些叫「鳳凰山」的地方會發現古墓?原因很簡單,古人認為這裡風水好,喜歡埋在這裡。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楚紀南城鳳凰山遺址)

在已發掘的鳳凰山古墓當中,要數荊州鳳凰山漢墓影響最大。這是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之後,又一重大發現。

馬王堆漢西出土了一具不腐女屍,鳳凰山漢墓則出土了一具不腐男屍,而且年代還早!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就來說說這座墓。

荊州鳳凰山位於東周時期楚國郢都故址——紀南城內東南隅,緊靠故城的南城垣,是一處比附近地面稍高的小山丘。作為一國都城,城內怎麼會有一片墓地?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這是因為在戰國後期秦楚爭戰中,楚都城郢被白起率領的秦軍攻破了,楚國被迫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這事發生在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佔楚都後採取了毀城、屠城手段,一座歷史名城完全破壞掉了,這是就史家所說的「白起拔郢」一事。

被秦人毀城的繁華楚都,就這麼成了亂墳崗。

1973年-1975年,湖北省博物館等單位組織人力,對鳳凰古墓葬群進行了考古發掘,先後發掘出了數十座秦漢墓葬,墓主中有許多是當時的中下級官吏。隨葬品顯示出秦文化因素,但墓坑、棺槨等葬制是楚國傳統。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湖南長沙馬王堆考古現場)

這些古墓葬於楚國夯土台基上,不少墓把台基都打破了。發掘時從夯層內發現了不少繩紋板瓦和筒瓦片,還有陶豆、罐、盂、壺等春秋戰國時期的陶片。

出土不腐男屍是西漢墓,編為168號。

168號墓為長方形的土坑豎穴木槨墓,由墓道、墓坑、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口東西長6.2米,南北寬4.8米,墓底長5.4米、寬3.8米。埋得比較深,墓口至墓底達8.4米。

墓道在墓坑的東邊正中,因為襄沙公路從上面通過,考古時只發掘到路基西側,餘下的沒有挖。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荊州楚墓考古現場)

168墓的封土十分講究,分為三層,均經夯打。最上層為五花土,中間為較粗的青膏泥,槨蓋板上14厘米以下的青膏泥則比較細密。

168號墓得以保存完好,與青膏泥封土有直接關係。

據發掘報告,上面青膏泥厚達5.4米,並經夯打結,防水防滲效果特別好。在完全隔絕的情況下,墓里的許多東西雖然經過兩千多年,但剛出土時仍如新的一樣,宛若時空穿越。

青膏泥中有相當數量的竹根、竹片、樹根、樹葉、葦竿、草葉以及杏核、桃核等,另出竹竿、綠葉、青竿、黃根。剛看到時,鮮艷如新。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理木槨四周的青膏泥,與本文無涉)

168墓葬具為一槨二棺,保存完好。

木槨置於墓室底部正中,用厚木板搭成。槨頂平鋪葦席八床,出土時和新的一樣。

木槨呈長方形,長4.62米寬3.17、高2.19米(包括墊木);槨室由橫樑、豎梁、立柱、門窗分隔為頭箱、邊箱和棺室三部分。

棺室與頭箱之間有一副雙扇門相通,棺室與邊箱之間有兩副雙扇門相通,門的兩邊都有門板等厚的門框。

棺有內外兩重,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棺套棺」。內外棺均塗黑漆,並在蓋板、四壁板的接合處用麻布和漆封閉多層。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內外棺)

出土時,內外棺均側置。外棺內有浸水,與槨室積水相通。

內棺內也有水,一具老年男屍仰身直肢泡於棺液中。

墓主生前不高,測得古屍長1.66米,體重52.5公斤。

出土時古屍的皮膚、肌肉等軟組織均有彈性,四肢大小關節還可活動。

隨後屍檢發現,古屍32顆牙齒齊全且牢固,鼻道暢通,左耳鼓膜猶存,腦殼完整,腦膜血管清晰,內臟器官齊全,骨骼正常,皮下膠原纖維保存良好,與新鮮組織非常接近,體內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也就是說,與剛死時差不多。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168墓屍)

168號古屍為什麼歷兩千多年不腐?除了造墓講究,密封成功外,與下葬時採取的防腐水段大有關係。

不明棺液呈紅色,古屍便浸泡其中,這些棺液收集後測量約10萬毫升。

紅色的棺液不應該是無心出現的,與放了硃砂一類防腐物質有關。

這些棺液是不是封棺下葬前注入,如今天醫學實驗室一樣,將放屍體放入防腐液中?按中國傳統的收殮風俗,這是不可以的。

但是,同墓地167號墓的考古發現,為這種推測提供了證據,不是不可以,而應該是這樣。

167號墓棺內也發現發大量紅色液體。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馬王堆女屍用內棺)

墓主為一老年女性,麻織品尚存,但屍體已腐爛,遺骸完整,存有部分腦髓和毛髮。推測,收殮時用大量麻織品尚存絲包裹遺體。

有一奇怪的發現,棺內物品上都附有半透明狀的結晶體。而棺底還有一層二三十厘米的沉澱物,內有豆類、硃砂等。

發掘時,槨內無水,但發現了最高16厘米的漬水線,證明以前槨室有過水。但是,棺內卻儲有80厘米高的液體。這怎麼解釋?如果說是下葬後地下水滲入,那為什麼沒有滲出來?就算後天滲入,比外面的水位高也是不可能的。

惟一解釋,就是封棺前注入的防腐液。這比現代的防腐技術簡單,卻十分先進!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馬王堆女屍)

這一解釋成立的話,那將改寫中國,乃至人類屍體防腐史!

包括古埃及木乃伊在內,現在發現的古人屍體,基本都是乾屍,濕屍而且是沒有摘除內臟、腦髓的,2000年以上的十分罕見。

中國已發現2具2000年以上的濕屍,單從防腐技術和水平上講,超古埃及木乃伊。除了馬王堆古屍,通過科學考古發現的,就是鳳凰山168號男屍,而且比馬王堆古屍早。

馬王堆共發現3座漢墓,三座墓葬的時間相距約20多年。3號墓出土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字樣,顯示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 十二年(公元前168年)。

但出土古屍的1號墓在營建時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的封土,說明其下葬年代要晚,不會晚於20年。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168號墓的隨葬品和隨身衣物也都保存完好。

出土了「告地書」(牘)、筆、墨、天平衡桿,以及漆器、銅器、陶器、竹器、絲麻織物、木俑等500餘件珍貴文物。其中以漆木器居多,有160餘件。木器有木俑、車、馬、牛、狗、梳、篦等,木俑最多,有61件。

這些隨葬品主要放置在頭箱、邊箱和棺內頭箱中。內外棺主要隨葬墓主的衣、冠、裙、鞋、襪以及玉璧、銅帶鉤等服飾品。

墓主的身份也被出土物實證。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遂印)

在外棺蓋上有木杖一根,死者口中含有一顆玉印,陰刻一「遂」字。

墓中出土的牘——「告地書」上記載,墓主名為「遂」,是江陵西鄉市陽里人,死時年齡約60歲,下葬時間為西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距考古出土時已有2140年。

墓主的身份遠低於長沙馬王墓男主。生前爵位為「五大夫」。西漢爵位有20級,從最低的一級到最高的二十級,「五大夫」為第9級。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漢朝老百姓)

「官爵」現在是一個片語,但「官」與「爵」是不同的,官代表權力,爵象徵地位。秦漢時一般有官就有爵,但有爵不一定當官。

168號墓主遂有爵無官,怎麼回事情?爵位應該是買來。

西漢時買賣爵位是合法,朝廷鼓勵。漢文帝時,為了充實國庫,「令民入粟受爵」,就是俗話說的「花錢買官」。實行「賣爵」制度的目的是讓土豪,即地主和有錢糧的人「交公糧」。

湖北出土歷2140年不腐男屍,剛看到時像才死,隨葬品如新

(漢官)

剛好墓主遂是在漢文帝實施「賣官爵」第二年去世的,有買爵的機會和條件。

還有一點,遂的《告地書》是當時的縣丞寫的。縣丞僅次於縣長,如果生前不是土豪,沒有一定實力,縣丞是不可能給他寫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考古學員實習時從一戰國墓填土中發現一具人骨,真相難解
古代有一種特殊「盜墓」現象,公開刨墳掘墓,執行「屍刑」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