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JDI出讓股權 尋覓中國「接盤者」?

日本JDI出讓股權 尋覓中國「接盤者」?

日本JDI出讓股權 尋覓中國「接盤者」?

近日,據日本NHK報導,中小尺寸面板大廠Japan Display Inc.(JDI)正考慮引進中國資本,以尋求轉虧為盈的支持。消息透露,JDI正和由中國零件廠、投資基金組成的中國集團進行協商,有意接手來自該集團的5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0.28億元)的金融援助。

隨後國內媒體爆料,從行業調研機構獲悉,參與此次收購的中國集團的牽頭方,正是國內手機模組的主要供應商歐菲科技(原歐菲光)。

12月17日,歐菲科技午間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與JDI進行了初步接觸,但截至本公告日,雙方尚未達成任何協議,亦未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日本JDI出讓股權 尋覓中國「接盤者」?

日本JDI出讓股權 尋覓中國「接盤者」?

至此,欲支持JDI的中國集團真面目尚未浮出水面。

滑鐵盧的日本顯示面板行業

世界進入液晶面板時代之後,日本企業是最初的王者,如夏普、NEC、東芝等,曾是全球技術領先的典範。

但隨著面板的尺寸越來越大,解析度越來越高,液晶顯示器的生產對技術勞工的要求越來越低,影響液晶顯示器生產成本和效率的關鍵因素,更多的是依賴於固化了工藝參數後的自動化設備。

因此,到了90年代末三星已超越日本面板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產商,進入2000年後韓國企業三星和LG更穩居全球面板供應商前二,日本的面板生產逐漸落後。

2000年後,中國台灣的面板生產企業興起,奇美、友達等面板五虎崛起,推動中國台灣成為僅次於韓國的面板生產地,如今經過多次整合後,台灣地區形成了群創和友達兩大面板企業。

從2011年開始,日本顯示面板行業走向下坡路。索尼液晶電視所有的面板都是買別人的,東芝、三菱電機、日立分別在2012年、2014年、2016年先後宣布退出液晶顯示業務,2016年夏普被鴻海集團收購……於是乎,由日本剩餘的液晶面板製造設備相關企業整合成的日本顯示公司(JDI),成為目前日本唯一一家還在大規模生產顯示面板的企業。

JDI營收連續四年虧損

然而,成為「獨苗的JDI,也並未能為日本顯示面板帶來涅槃重生。從業績上來看,自2014年上市以來,JDI市值已經跌去八成,甚至還連續四年出現虧損。2017財年累計虧損24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2.34億元),創史上最大虧損。

除了技術和產能跟不上以外,JDI過度依賴單一的客戶源,也成為業績止步不前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JDI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蘋果,這在給JDI帶來短期收益的同時,一旦iPhone銷量遇到問題,JDI 的財務表現就會大打折扣。

從今年新iPhone的銷售也能看出這一點。由於iPhone XR需求不佳,屏幕供應商JDI也受到了影響,其iPhone XR屏幕本月的產能較上月高峰時期削減了近三成,歲末年初還將還會停產10天。

中國顯示面板崛起良機

止不住的虧損,讓JDI不得不尋求外界的幫助。中國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面板進口國,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面板生產國,這個轉變中國用了20年的時間。

中國面板產業依靠地方政府的財政、金融以及稅收等多種政策不斷擴大產能,目前在建或者投產的10.5線就高達6條。到2020年,中國的液晶面板產量相比於現在還有大約20%的產能增加,而韓國已經無力追趕。

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國其實和韓國比較相似,走的都是「引進技術、規模擴大、技術升級」的道路。如今中國液晶面板產業的規模已經略微高於韓國,但是在OLED面板領域話語權還不夠。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面板顯示產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擴大,龍頭企業加速調整產業結構,在超大尺寸、AMOLED和產業鏈建設方面加快布局,產業整體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而以歐菲科技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會不會幫助JDI脫離困境,至今不能斷定。但從歐菲科技今天發布的澄清公告中也可看出,中國顯示面板企業正圍繞著加強創新的理念,深入布局,發力於國產面板產業的騰飛。

- END -

往期精彩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戳閱讀原文,看更多熱點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分類匯總
三星2020年量產3納米、趕超台積電?恐怕有變數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