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戎裝變遷四十載,英姿颯爽展風采

戎裝變遷四十載,英姿颯爽展風采

原標題:戎裝變遷四十載,英姿颯爽展風采


戎裝變遷四十載,英姿颯爽展風采


作者:徐平


軍服是一個國家軍人外在形象的重要體現,是軍隊正規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和軍隊建設需要,我軍先後對軍服進行多次調整改革,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目前,我軍軍服已基本實現制式統一化、品種系列化、功能綜合化、號型標準化,整體裝備水平接近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軍服的變遷不僅反映出我軍正規化建設所取得的進步,也為我們感受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提供了獨特視角。


一、78式軍服

應用新材料,減輕單兵負荷



上世紀70年代末,我軍進行了以減輕單兵負荷為主要目的的服裝改革。這次服裝改革方案於1978年定型生產,命名為78式軍服,改進、增加21個品種,均按計劃於1979年起陸續裝備部隊,1983年換裝完畢。


這次服裝改革的特點是進一步擴大化纖與棉花混紡織物的使用,增加服裝品種,改進生產工藝。在冬服配套和攜行規定上也有較大改進,主要將冬服罩衣、棉衣和大衣面料改為滌卡布料。化學纖維種類擴大為滌綸、錦綸、腈綸、維綸、丙綸等。新增加兩用襯衣、毛毯、背囊、盔式帽、絨背心、幹部皮鞋等被服品種。皮帽和毛皮大衣採用新工藝生產,罩衣重量得到減輕。對戰士軍服、女軍人夏服加強收腰,裙子由之前的兩個折改為6個折,陸海空三軍統一為藏蘭色。


總體上看,78式軍服在服裝樣式、顏色上較65式軍服基本沒有改動,所以外界對78式軍服不太了解,但78式軍服在我軍軍服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軍服採用化學纖維,為國家節省大量棉花,由於化學纖維優良的機械性能、抗皺性能和抗霉蛀功能,軍服使用牢度、挺括保型性、儲存安全性等也有很大改善,特別是因為化學纖維比重小,一定程度上減輕冬服重量,使單兵行軍負荷得到較大幅度減少,寒區、溫區、熱區分別減輕15.6%、12.6%、19.2%夏季行軍負荷減輕19.5%。同時,軍服外觀也得到有效改善。


二、85式軍服


承上啟下,振奮我軍士氣



改革開放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改革我軍體制單一、樣式呆板、面料落後的服裝勢在必行。中央軍委於1984年1月批准服裝改革方案,計劃在1985年恢復軍銜制的同時裝備部隊,因此該系列服裝定名為85式軍服。後因部隊精簡整編等情況,恢復軍銜制推遲至1988年進行,而原計劃的85式軍服換裝照常進行,只是暫不佩戴軍銜識別標誌。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國慶35周年閱兵式,受閱部隊身著新式85式軍服列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這種相比65式軍服外觀有很大變化的全新軍服受到人們的關注。不過,85式軍服當時並未全面列裝部隊,到1985年5月1日,85式軍服正式裝備全軍,結束了65式軍服長達20年的使用歷史。

85式軍服的主要特點是取消紅領章、紅五角星帽徽,恢復以「八一」軍徽為主體的圓形帽徽,幹部、戰士戴大檐帽,佩戴綴釘有軍種符號的肩章和領章,增加制式襯衣,團以上幹部配發毛料服裝,服裝號型由以往的正負號改為每號三型,在改善軍容、提高適體率、增加軍服調節功能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在單一的制式65式軍服穿著20年後,85式軍服的裝備極大振奮了我軍士氣,同時也為87式軍服的研製打下良好基礎,在65式軍服和87式軍服之間起到承上啟下作用。但作為一種過渡性質的服裝,85式軍服無常服、禮服之分,也沒有制式作訓服,仍是單一軍服體制。


三、87式軍服


配合軍銜制,成套系列化



中央軍委在1984年批准裝備85式軍服時,就決定「我軍服裝應逐步實行禮服、常服、作訓服系列化」。1987年8月,新的服裝方案正式定型並投產,稱為87式系列軍服。


87式軍服具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軍服系列較完善。建立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系列,適應軍人不同場合的穿著要求。二是改進常服樣式。夏常服由立領改為翻領,打開封閉數十年的領口。三是軍服號型設置科學新穎。根據服裝用途和著裝場合,軍服號型分為五號五型和五號三型兩個系列。四是軍服質量得到提高。軍官夏常服,士官、學員夏常服,均為毛料織物。五是軍銜肩章標誌清楚。軍銜分級明顯,軍種符號具有象徵性。


1988年10月1日,為配合軍銜制實行,87式軍服正式裝備全軍部隊。87式軍服完善了我軍軍服系列,實現軍服裝備配套化、品種和號型系列化,顯著改善我軍軍服的結構、質量和供應。但因受到當時國家經濟建設水平等因素的制約,87式軍服系列中的許多品種沒有一步到位。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軍開始陸續對87式軍服進行補充配發。如87式制式襯衣、87式士兵冬常服、87式校官大衣、87式夏作訓服、87式冬作訓服、87式迷彩作訓服、87式尉官冬常服、87式士兵仿毛料夏常服等,都是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陸續裝備部隊的。但87式禮服大部分沒有配發到位,只配發駐外武官,全軍普遍裝備的是常服和作訓服。


四、97式軍服


博採眾長,展現威武文明風采


從1993年起,我軍著眼革命化現代化建設的新要求,開始研製面向21世紀的、與國際先進國家軍服接軌的新一代軍服,決定1997年香港回歸時首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特別行政區部隊試穿,所以這套服裝也被稱為97式軍服。1997年和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和駐澳門部隊先後身著97式軍服進駐港澳。


97式軍服保留了87式軍服的優點,借鑒世界先進國家軍服的長處。與87式軍服相比,97式軍服在結構、用料、顏色、服飾及配套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尤其是樣式和顏色更為美觀、大方、協調,形成陸軍以棕綠色為主色調、海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空軍以蔚藍色為主色調的三軍軍服顏色體系。


97式軍服主要包括禮服、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具體分為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絨)衣、大衣、作訓服、體能訓練服及配套的軍鞋(靴)和服飾9個部分。其中,貝雷帽、毛(絨)衣、作戰靴、服飾、體能訓練服等,都是我軍第一次裝備。


97式軍服適應世界軍服發展大趨勢,軍服識別功能更加豐富,軍服上可佩戴姓名牌、軍種胸標、年度、級別資歷章和功勳章以及綬帶、臂章等服飾標誌。97式軍服更好地展現了我軍指戰員的陽剛之美和軍隊的群體美,充分展現了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形象。


五、07式軍服


完整配套,提升我軍國際形象



在1997年駐港部隊裝備97式軍服後,原計劃於2000年前後,全軍逐步更換新式軍服,但只在2000年之後陸續裝備99式夏服、04式士兵常服、05式空軍常服。


從2005年4月開始,以97式服裝為基礎,我軍系統組織了軍服改革總體論證。2007年建軍80周年之際,新一代軍服——07式軍服配發全軍。07式軍服是對97式軍服的改進和完善,與87式軍服相比,三軍服裝顏色都有調整,服裝樣式結構有較大改進,材料質量和製造工藝明顯提高,標誌服飾擴展軍服的識別功能,科學確定新的冬服保暖量和軍服號型標準。


07式軍服共有禮服、常服、作訓服、標誌服飾四大系列644個品種,系列更加完整、配套。這次換裝首次為全軍軍官配發禮服,為士兵配發作訓大衣,增配與禮服、常服搭配的內穿襯衣。此外,軍官還增發內衣褲、襪子、常服手套等品種。新軍服配發部隊後,官兵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是制式服裝。

07式軍服的裝備,使我軍軍服裝備與發達國家軍隊軍服裝備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對於提升我軍在世界軍事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產生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服裝發展將積極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潮流,加強整體籌劃和綜合論證,進一步向系列化、功能化方向發展,反映新時代我軍風貌,適應新形勢下軍事鬥爭和軍隊建設的需要。


六、新世紀新添軍服品種


除上述介紹的軍服外,進入新世紀後,我軍還陸續裝備一些新式軍服品種,雖然只是部分裝備,但大大豐富了我軍軍服的種類。


99式夏服。主要包括陸、海、空軍男女長袖夏服上衣,男女茄克(短袖)夏服上衣和92-1男女夏褲和貝雷帽。



99式夏服(襯衣)款式採用束腰式、茄克式、開關領等設計。重要場合穿著時,扎領帶戴大檐帽,以示莊重。一般場合穿著時,戴貝雷帽。99式夏服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為增白色,空軍為淺蔚藍色。陸、空軍夏服材料為多異滌棉色織布,海軍夏服採用多異滌絲凡立丁。92-1男女夏褲採用滌綸長絲仿毛軍港呢,陸軍為深棕綠色,海、空軍為深藏青色。


貝雷帽樣式採用世界通用樣式,陸軍為深棕綠色,海軍為深藏青色,空軍為深蔚藍色。三軍貝雷帽分別綴釘陸、海、空軍的電腦提花布質帽徽,用料為進口澳毛,採用毛紗針織物經縮絨處理。


04式士兵常服。2004年12月1日,全軍士兵統一換髮採用仿毛面料的04式冬常服。2005年5月,全軍士兵換髮同種材料的04式夏常服。


04式士兵常服樣式與87式常服相同,服裝板型有一定改進,腰身比較明顯,共有04式士兵夏常服、士兵冬常服、水兵服、士兵大檐帽、水兵帽、士兵冬帽等6個品種。


為配合04式士兵常服穿著,我軍還首次為除海軍海勤和駐香港、澳門部隊以外的士兵配發02式士兵皮鞋。

05式空軍常服。從2005年冬季起,空軍統一換髮稱為05式常服的新式服裝。該套常服顏色為藍灰色,既以藍色為基調,與國際通行顏色相一致,又與其他國家空軍服裝顏色有所區別,有利於對外展示我國空軍特色。



05式空軍常服的正式裝備,標誌著我軍空軍服裝顏色自成系列,改變了保持55年的上裝棕綠色、下裝藏青色的顏色搭配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工匯 的精彩文章:

太平洋戰場中,P40遇到零式戰鬥機誰更強?
戰鬥民族的鋼鐵巨獸,蘇聯導彈巡洋艦發展史

TAG:軍工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