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嘆息:史上最冤的蒙恬,對秦忠心耿耿卻死於非命

唐太宗嘆息:史上最冤的蒙恬,對秦忠心耿耿卻死於非命

有關蒙恬的千古奇冤,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有這麼一次對話。唐太宗說:「我想做堯、舜那樣的明君,不使冤案現於本朝。各位不妨說說,古代哪一位將相死得最冤?」當時在場的有總理房玄齡、紀委書記魏徵等人,有的說是「戰國時的秦將白起」;有的說是「春秋時吳國大將軍伍子胥」。聽罷大臣們的議論,唐太宗搖搖頭說:「我看最冤的是蒙恬。」

唐太宗嘆息:史上最冤的蒙恬,對秦忠心耿耿卻死於非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中國歷史中,不止一次地上演這樣的悲劇:一個英雄背後,往往都隱藏著各色的小人,致使這些英雄經常不是戰死在沙場,而是慘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蒙恬做為一代名將,打仗英勇威武,指揮才能出眾,治理邊塞和鞏固國防,也是一把好手。但是他卻飲恨不能善終,蒙恬的死可以說是帶著悲壯、無奈與嘆惋。

這件事還得先從蒙恬的弟弟蒙毅說起。蒙毅法治嚴明,有一次,秦始皇的寵臣趙高犯了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卻被秦始皇給赦免了。從此時起,趙高便對蒙氏兄弟懷恨在心。

唐太宗嘆息:史上最冤的蒙恬,對秦忠心耿耿卻死於非命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巡遊浙江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河北沙丘病死。臨死前,他遺命大公子扶蘇繼承皇位。趙高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詔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

他又威逼利誘,迫使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詔。假「遺詔」指責扶蘇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派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老實善良的扶蘇真的以為是父皇看不起他了,含恨自殺。然而,久經沙場,精明幹練的蒙恬卻心存疑慮,請求復訴。

唐太宗嘆息:史上最冤的蒙恬,對秦忠心耿耿卻死於非命


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等人來代替蒙恬掌兵,把蒙恬囚禁在陝西安定縣北的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秦三世子嬰也力保蒙氏兄弟。但是,奸臣趙高深恐蒙氏再次得寵執政,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他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秦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信以為真,於是先殺死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30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請您將此言轉呈皇帝。」

唐太宗嘆息:史上最冤的蒙恬,對秦忠心耿耿卻死於非命


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蒙恬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有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葯自殺。

公元前210年,蒙恬含冤死後,部下將士無不悲憤痛切,將其遺體葬於陝西綏德城西大理河畔,數萬將士用戰袍兜土成墓,狀似山丘。清人閻秉庚有感於此,題詩曰:「春草離離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枝筆,難寫孤臣一片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魏晉風度,為什麼是中國古代最浪漫的時代?
周瑜臨終遺言:此人不除東吳必危,12年後果然應驗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