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幹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多年後一直羞於提起

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幹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多年後一直羞於提起

元朝末年,天下烽煙四起,出身貧農的朱元璋憑著「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在群雄紛爭之中脫穎而出,成了最有實力問鼎中原的大人物之一,另外兩人則是陳友諒和張士誠。這三人中,張士誠是鹽販子出身,家財即使不到萬貫,但也不至於貧窮;陳友諒與朱元璋則不同,祖輩都是苦命人。

跟朱元璋不一樣,陳友諒把「冷血殘暴」和「武力權術」當作信條:他曾經殺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倪文俊,只為吞併倪文俊手下的士兵;同為義軍的大將趙普勝很敬重他,以燒羊迎接,可陳友諒剛一登船,便馬上殺了趙普勝……等到陳友諒上位後,他坐擁江西、湖廣等地,兵力十分強大。而且地理位置上,陳友諒在武漢等地,順流而下,就可以攻擊據守南京的朱元璋。

由於朱元璋一直處於守勢,日夜都要提防著陳友諒的進攻,因此內心是十分痛恨陳友諒的,朱元璋與陳友諒之間有兩次大戰,一是龍灣之戰,朱元璋裡應外合、引誘陳友諒進攻,給陳友諒很大的打擊,但陳友諒並沒有傷筋動骨,反倒更加憤怒蠻狠;二是鄱陽湖決戰,朱元璋雖然決戰取勝,但贏得很驚險。

這讓朱元璋對戰敗身亡的陳友諒依舊恨得牙痒痒,於是在進攻陳友諒屬地武昌時,把陳友諒的小妾霸佔了,給陳友諒來了一個「奪妻之恨」,當然,除了霸佔陳友諒的小妾,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私德還是很好的,他曾在昭告天下的《明大誥》承認:「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時,攻城略地,與群雄並驅十四年,在軍中從未妄奪一婦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後,因惱怒陳友諒屢屢起兵相犯,故奪其妾而歸。」

不過,朱元璋很快就放了劫掠而來的小妾,因為朱元璋也知道,天下還沒有完全安定,就做有虧私德的事,必然會遭到有識之士的唾棄,甚至會走上元朝驕橫而亡的老路。為此,朱元璋甚至反思到「納陳友諒之妾,到底是因為好色?還是因為賭氣呢?如果都不是,又何必為了一個弱女子,有愧於心呢?」於是,他告誡自己和群臣,遠離聲色財物,才能真正地惜命。

平心而論,能像朱元璋一樣,做到迷途知返的人並不多,現實中太多人容易在權力之中迷失自己,甚至為所欲為,只是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有一種超乎常人的毅力,能剋制沒有道理的慾望,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吾人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黃金榮發跡史:上海灘法租界破例錄用他,跟一個女人有很大關係
甲午戰敗後,慈禧太后被貼身太監怒罵?專家考證後,只認可一點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