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水淹七軍,是精心策劃還是臨時起意,司馬懿的看法與眾不同

關羽水淹七軍,是精心策劃還是臨時起意,司馬懿的看法與眾不同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發生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司馬懿和蔣濟。原文如下:

卻說關公擒了于禁,斬了龐德,威名大震,華夏皆驚。探馬報到許都,曹操大驚,聚文武商議曰:「某素知雲長智勇蓋世,今據荊襄,如虎生翼。于禁被擒,龐德被斬,魏兵挫銳;倘彼率兵直至許都,如之奈何?孤欲遷都以避之。」司馬懿諫曰:「不可。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於國家大計,本無所損。今孫、劉失好,雲長得志,孫權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東吳陳說利害,令孫權暗暗起兵躡雲長之後,許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孫權,則樊城之危自解矣。」

主簿蔣濟曰:「仲達之言是也。今可即發使往東吳,不必遷都動眾。」操依允,遂不遷都;因嘆謂諸將曰:「于禁從孤三十年,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也!今一面遣使致書東吳,一面必得一大將以當雲長之銳。」言未畢,階下一將應聲而出曰:「某願往。」操視之,乃徐晃也。操大喜,遂撥精兵五萬,令徐晃為將,呂建副之,克日起兵,前到陽陵坡駐紮;看東南有應,然後征進。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水淹七軍,活捉于禁和龐德,曹操非常驚恐,擔心許昌有失,提出遷都以避鋒芒。對此,司馬懿和蔣濟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只要暗中聯絡孫權在後偷襲關羽,樊城之圍即可化解。曹操採納了二人的意見,一面派人送信給孫權,一面派遣率兵趕往樊城戰場增援。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曹操口中的「如虎生翼」,意為如同老虎長出翅膀,比喻強而有力者又增添新的生力軍,使之更強。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韓非子》中的「毋為虎傅翼,飛入邑,擇人而食之。」

小說中所描述的這段曹操打算遷都及司馬懿、蔣濟出面阻止的情節,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據《三國志?蔣濟傳》載,當時司馬懿和蔣濟的原話是這樣:「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原也。可遣人勸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得知關羽水淹七軍,曹操為何急著要遷都呢?其實無論是小說中的描述還是歷史記載都解答了這一問題。上面提到,小說中的描述是這樣:「倘彼率兵直至許都,如之奈何?孤欲遷都以避之。」而《三國志?蔣濟傳》則稱:「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由此可見,一旦關羽拿下襄陽和樊城,就可直接威脅曹魏集團的政治中心許昌,這一點是曹操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的鋒芒。不過,遷都不但對襄陽和樊城守軍的時期影響極大,同時也會對曹魏集團帶來巨大震動,因此司馬懿和蔣濟才會出面反對。

從司馬懿和蔣濟的話中還能發現另外一個事實,即關羽水淹七軍並非經過精心策劃而採取的行動,只不過是恰巧利用了當時突降大雨、山洪暴發的氣候特徵而臨時採取的行動。故此,司馬懿和蔣濟才會認為「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一句話,他們都認為關羽是運氣好而已,並非真是運籌帷幄、料事如神之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夏侯惇的確敗於博望坡,但對手並非諸葛亮,趙雲的發小也沒有被殺
張松的確去過荊州,但要找的並非劉備,而是另有其人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