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譚繼和:南懷瑾學術思想與巴蜀文化(四)

譚繼和:南懷瑾學術思想與巴蜀文化(四)

編者

本文作者譚繼和教授,1940年生,今重慶市開縣人,1965年川大歷史系徐中舒先生指導的先秦史專業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在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范文瀾先生《中國通史》編寫組工作。現為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社科院二級硏究員,博士後導師,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川大中華文化研究院諮詢委員,天府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省志審核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佛教協會顧問。四川省司馬相如、揚雄、郭沫若等研究會和省武術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省大禹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省李冰、武則天、杜甫、楊升庵等研究中心顧問,省大禹研究會和省杜甫研究會顧問,省圖書館理事會理事。中國郭沫若研究會顧問,中華口述史研究會副會長。巴蜀全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巴蜀文化通史主編。曾任五至八屆省政協委員兼文史委員會副主任,省社科院巴蜀文化學首席專家,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川省學術帶頭人,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津專家。主要著作有《劉沅十三經恆解箋解本》《巴蜀文化辨思集》《巴蜀文脈》等。

本文系作者為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而作,授權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發表,全文約兩萬四千字,分期連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南懷瑾學術思想

與巴蜀文化 (四)

文 譚繼和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儒家學派是孔子於齊魯創立的,但「孔子絕不是儒家的開山祖師」(吾師徐中舒先生語),儒家思想的淵源久遠,其源頭為原始儒學,「五行說」是儒家思想的根源。以「五行」為首的「洪範九疇」,是古人順應天時地利,重農事重水利的經驗上升為天地陰陽宇宙觀的理論結晶,是儒學的源頭。大禹興於西羌,是蜀人。他依據「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治水經驗,提出順水之性,崇尚自然,作「洪範九疇」,確定國家社會治理的大范大憲的九大類範疇,提出「五行」以水為首,以水火木金土為序,也就是「天一生水」,這是儒家觀念的來源,也是大禹創立的「天道五行」。後來孔子將大禹「天道五行」發展為「禮義學仁樂」為主旨的「人治五行」,主張修禮、陳義、講學、本仁、播樂(《禮記·禮運》),思孟進一步擴展為「仁義禮智信(《郭店楚簡《五行》:「信」作「聖」)」的「德治五行」,再發展演變而為漢代董仲舒的人倫五常說。由這個過程也可看出大禹是原始儒學之祖,是最早的儒家德行的實踐者。正因有如此久遠的儒源,所以後來,從西漢文翁興儒化蜀起,進一步拓展了儒風在巴蜀的流布,直到清末尊經書院盛行今文經學,使歷代蜀學環境得以成為以「蜀解儒經」為本,貫釋道,通百家,「以文辭顯於世」,以「文章冠天下」的「好文雅」「重文史」的書香鄉風,傳承至今。這樣的儒統,對抗戰時期入蜀的大量文人,如懷瑾師這樣的,無疑有有形和無形的影響。

儒與道的源頭均在易,蜀地對易學也有特殊貢獻。漢代揚雄著《太玄經》,創蜀中世傳的「太玄學」,晉范長生創「蜀才易」,至唐形成為李榮重玄學派,至宋明出現蘇軾東坡易傳、譙定、來之德的易學,形成蜀易學「學古不法古」的特徵,被宋代理學家二程譽為「易學在蜀」的獨特識見與獨特風格。這樣的易學獨到思維傳統也一直在蜀中傳承,就如南師抗戰時所遇所請學問難的靈岩書院的師友,袁煥仙先生、蒙文通師等,都是這個傳統繼承的佼佼者。

再說「菩薩在蜀」。「菩薩在蜀」是唐代劍南道梓州通泉縣(今射洪縣)的故事。一群巴蜀商人到五台山去拜菩薩,有個和尚告訴他們:「菩薩在蜀,你們何必捨近求遠?」要他們回蜀中到通泉縣靈鷲山靈鷲寺去找一位老頭陀,他就是活菩薩。這群商人眼見活菩薩而無法企及,只見到他的影子在石壁上。這個故事說明巴蜀禪學的獨到特色:獨拜能利益眾生的菩薩,頓漸隨緣,佛在心中,心性合一。

巴蜀禪系的思想奠基者是唐太宗時的玄奘,他在成都修習五年,播種了「萬法唯識」。巴蜀禪系的首創者是唐代智詵。他在蜀中創凈眾——保唐禪系,融合南北頓漸二宗,「別開一宗」。八祖什邡人馬祖道一倡「平常心是道」,創立叢林和農禪制度,使禪學進一步人間化、生活化、社會化,為禪宗變為人間佛教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以後禪月貫休、圓悟克勤、楚山紹琦、破山海明、丈雪通醉、能海、遍能、隆蓮等歷代巴蜀禪學大師對禪宗發展皆歷有貢獻,使四川成為中國禪學中心之一,故有「言蜀者不可不知禪,言禪者猶不可不知蜀」之說。

以上分別就儒釋道三教三學在巴蜀的淵源、基本特徵,及其對巴蜀歷史人文環境的影響和作用,做了簡短的敘述。其中主要是道的「仙學」、儒的「道學」「心學」、佛的「禪學」三方面構成巴蜀歷史人文環境的特色。這樣的歷史人文環境,已經深化到巴蜀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思維方式之中,故對在籍巴蜀和客寓巴蜀的文人學士會發生有形無形、或顯或密的影響和作用。

如果再進一層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實際深處觀察,這三教不是孤立的、封閉的分散的影響和作用,而是三教圓融、會為一宗,同時又是互競互融,「與釋比較」、「與儒並功」、「與道並玄」的三教三學融為一個地域文化共同體的共識所構成的歷史環境、人文環境以及思維空間對於巴蜀人心靈的影響和作用,其特點是「儒仙禪」的共同體意識,即:儒化仙佛,仙化禪儒,禪化仙儒,仙禪儒互化混元為一的共識。這一共識,浸入心田,即成為「心燈」精神。袁煥仙先生與南懷瑾先生在四川首講「心燈」,秉持「心燈」情懷,就應作如是解。

四川所育養的仙禪儒「心燈」傳統的歷史人文環境,其由來也是很早的。仙儒相化的「列仙之儒」形象,最早出在西漢賦聖司馬相如筆下。到唐代以來,更興起三教共一道場的教化之風。巴蜀最早的「三教道場」是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建在資州(今資中)的三教道場,由資州刺史叱干公奉御敕所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三聖共一堂,「方丈之間,示我三教」,以便宣示「首唱忠孝」,「已表儒風」,「中含仙道」,「開悟方便」的三教合一的風習。到宋代,「渠城」(今四川渠縣)還有個建「三教寺」的故事。最初在「城之絕頂處」建有個佛寺,「而未及儒與道」。後由僧了一將該寺改為「三教神祠」,「中如來,左孔子,右老君像,皆石刻」,並命名為「三教寺」,以宣「三教合一」之理。清人為該寺寫碑記,進一步闡述「純儒釋道三教,一而三,三而一者也」,三教合一宗旨皆在「事理樂農桑,俗習正風化」。「惟儒教正中平易,有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不與一切象教同視」,「可見教門雖異,儒理實兼」。這裡所闡述的以儒為本、貫通釋道的精神,正是巴蜀人所理解的「三教合一」的根本宗旨和文化內涵。不僅三教合一有專門的道場,就是佛寺或道廟亦都貫穿著儒釋道經書並習的精神。例如,唐僖宗逃到成都,即將玄中觀改為青羊宮,這是巴蜀道教第一叢林。該宮的建設也貫穿了三教會通的精神。唐人樂朋龜專門為道觀當重三教合一之理,寫了《西川青羊宮碑銘》。他在該銘中稱成都為「仙鄉故里」,青羊宮是在「太玄城內」、「濯錦江邊」化出的老子「行宮」,這是申述青羊宮的「仙道」精神。但他特別闡述這個「仙道」精神是三教合一的:「道儒二門,經綸一揆」;「三千儒術」「九萬靈仙」,聚為一體。「分身作佛,濟如來千劫之功」。所以老子形象是以「真仙」「羽客」之身,「與釋比較」,「與儒並功」,以「大道」為「三教之冠冕」。由此可見,道觀雖以「立清靜為理,體虛無為師」,但其本質還是「三教揆一」才是「不二之教門」,「真一之本宗」。清代大儒雙流人劉沅為重修青羊宮三元殿寫碑記,又再次闡述青羊宮的精神內核是儒道結合,「上肖三元(指乾、坤、水)」,「下修人倫之正」,「三元實僅一元」。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物極必反的道理
劉雨虹老師:誰會說話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