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尼邊境樟木口岸最快可於明年5月份開通

中尼邊境樟木口岸最快可於明年5月份開通

資料圖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郭媛丹】12月17日,西藏商務廳副廳長楊國良在北京表示,因2015年「4?25」尼泊爾8.1級地震中受損的樟木口岸預計最快於明年5月份重新開通。

楊國良是在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發行《「一帶一路」中國—尼泊爾商務報告》暨中國-尼泊爾商務發展主題論壇中的公開發言中做出以上表述。2018年6月,尼泊爾總理奧利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後,中尼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雙方同意儘快恢復開通樟木口岸。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之際, 商務部研究院啟動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分國別商務研究。《「一帶一路」中國尼泊爾商務報告》是中尼高端智庫和專家合力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中國與尼泊爾的雙邊關係、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與工程合作等經貿內容。

該報告提及,2014年及以前,中國一尼泊爾雙邊貿易量基本保持穩定上升的趨勢,時有小度波動。2014年中尼貿易總額為23.3億美元,增幅達3.4%。受2015年「4.25」尼泊爾地震影響,2015年中尼雙邊貿易額驟降至8.66億元,降幅達62.89%。即使2016到2017年中尼貿易額維持較小幅度增長,增長率分別為2.7%和11.2%,但目前仍未恢復到2014年的貿易水平。

「4.25」地震不僅對尼泊爾國內社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也對中尼邊境的開放口岸和公路等基礎設施造成重創。中國西藏樟木和吉隆兩大對尼口岸邊境貿易基本處於停頓狀態。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黨英傑17日在論壇發言中表示, 在中尼1439公里的邊境線上,共有6對邊境口岸,樟木口岸是中尼最重要的口岸通道。

報告中的內容顯示,在 「4.25」地震發生之前,中尼貿易80%以上都是通過樟木口岸實現的。在樟木盤山公路上,擠滿了排成長隊的尼泊爾貨運車輛;在附近的村子隨處可見當地居民開辦的尼泊爾進口商品商店。「4.25」地震使樟木口岸受損嚴重,兩國在樟木邊境的交通要道因地震毀壞而被切斷,樟木口岸因此被迫關閉,至今尚未開放。

黨英傑表示,「尼方領導人多次提出要恢復口岸的建議,中國政府高度關注樟木口岸的恢復開通,目前國家口岸辦統籌推進樟木口岸恢復開通的各項工作。」

該報告同時也研究與相應國家經貿關係密切的中國省(區、市)雙方合作現狀與前景規劃,在中尼經貿合作中,中國西藏地區一直扮演了重要角色。尼泊爾在拉薩設有領館,是外國在藏唯一外交機構。尼泊爾是西藏自治區最大的貿易夥伴。

報告顯示,2015年5月中國西藏對尼貿易下降尤其明顯,同比減少99.9%。中國西藏對尼貿易額僅107.1萬元人民幣,為正常時期的千分之一。 吉隆口岸在2015年10月恢復通關,承接了尚未恢復對尼貿易的樟木口岸的功能。2017年中國西藏對外貿易進出口實現「4.25」地震以來首次正增長。

楊國良在隨後的發言中表示,他在地震後親自前往救災一線,樟木口岸損害嚴重,環境惡劣。「預計明年5月份重新開通樟木口岸。」在會議後楊國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尼雙方的道路基礎有差距,雙方還在繼續努力。

互聯互通是中尼「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重中之重,兩國有意打造一條立體大通道。尼泊爾是一個內陸國家,北鄰中國,西南東三面與印度接壤,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跨境交通對尼泊爾經濟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在奧利訪華期間,中國和尼泊爾發表聯合聲明,表示 「雙方同意加快落實兩國政府關於在 『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加強口岸、公路、鐵路、航空、通信等方面互聯互通,打造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台灣怎樣才能獨立?喬良:把台灣島在水下從根部鋸掉
老布希靈柩前這一幕,獲贊30萬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