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改革開放橋頭堡竟常拉閘限電?總理不惜說下重話

改革開放橋頭堡竟常拉閘限電?總理不惜說下重話

【知事按】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然而,直到上世紀末,廣東仍面臨電力不足的問題,拉閘限電是家常便飯。

世紀之交,黨中央、國務院啟動西電東送工程,其中南部通道就是將雲南、貴州的電力輸往廣東。作為主要決策者之一,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做了很多工作,他為此說:「如果不能完成向廣東送電 1000 萬千瓦的任務,我總理辭職。

今天,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推薦一篇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的回憶文章,摘自《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與讀者一同回顧這項重大決策的前後始末。

以下為全文:

我國煤炭、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形西高東低,河流流向大都是自西向東。所以北煤南運和西電東送是我國資源的自然稟賦決定的。西電東送有三條通道,其中南通道是本文所述從雲南、貴州將主要為水電的電力輸往珠江三角洲。


改革開放後廣東省電力嚴重短缺

改革開放為廣東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從改革開放前只有遼寧省的80%,一躍變為東北三省的經濟總量只有廣東省的80%。

伴隨經濟高速增長的是基礎設施的明顯不足,能源和交通運輸是制約經濟發展的兩大瓶頸。

1991年至1995年的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廣東省年均電力增長18.21%,1996年至1999年年均增長 8.4%。同時廣東省還承擔向香港、澳門和湖南南部供應部分電力的任務,1999年向這三地輸電就達 99億千瓦時,比1998年增長25.1%。

因此,拉閘限電成了家常便飯。


朱鎔基總理要求搞西電東送

2000年8月初在北戴河會議上,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帶去的一個重大議題就是要求中央批准在「十五」期間廣東省新建1000萬千瓦發電機組。

1998年3月,朱鎔基就任國務院總理後就遇到了1998年夏季特大洪水。因此他上任後的第一個春節就到受水災最嚴重的湖北省考察慰問,第二年春節選擇到我國經濟最落後的省份之一貴州省考察慰問。這兩次春節考察慰問我都陪同前往。

俗話用「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形容貴州省的經濟困難。2000年春節朱鎔基總理對貴州的慰問考察進一步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幫助貴州發展經濟,擺脫貧困是朱鎔基總理心中考慮的一件大事。

因此在2000年8月初的北戴河會議上朱鎔基總理建議在貴州、雲南建設1000萬千瓦發電機組,以水電為主,因為那裡雖然是窮山惡水,但是對於發展水電卻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然後將電送往廣東省,這樣可以一舉兩得,既滿足廣東省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又為西南部的經濟落後省份找到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會上,究竟是在廣東省建設1000萬千瓦發電機組好,還是從貴州、雲南向廣東輸送1000萬千瓦電力好,有了一個小的爭論。有人擔心能否完成由外省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

朱鎔基總理有點動感情了,他站起來說:「如果不能完成向廣東送電 1000 萬千瓦的任務,我總理辭職。」然後對與會的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說:「你這個國家計委主任也辭職。」

最後還是江澤民總書記出來打圓場說:「朱總理是清華大學學電機的,他懂電,我們就聽他的吧。」

針對有些人還是擔心雲南、貴州能否增供1000萬千瓦電力給廣東省的疑慮,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同志因為非常熟悉情況,他提出可以將三峽原準備全部送華東地區的電力轉送300萬千瓦到廣東省,建設一條從三峽到廣東省的±500千伏直流輸變電工程,這樣就能補足向廣東送電容量的不足。

當時正在就三常線(三峽至常州)的±500千伏直流輸變電設備技術與ABB公司進行商務談判,李鵬同志還建議可以將三峽至廣東的三廣線與三常線捆在一起與ABB公司談判,增加談判的籌碼。這個建議大家認為很好。

我當時陪同曾培炎同志到北戴河開會,住在國家計委的北戴河培訓中心。當天下午會散以後曾培炎同志向我傳達了會上的情況,要我連夜根據會議的精神起草擬就從貴州、雲南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的報告。

當晚曾培炎同志和我都沒有返回北京,在北戴河培訓中心曾培炎同志親自和我擬就了給國務院的西電東送報告。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向國務院報送的《關於加快「西電 東送」以滿足廣東「十五」電力需求有關情況的報告》影印件。

好在來北戴河之前我們已經有所準備和考慮,所以很快根據會議精神修改了有關報告,並且當晚就送設在北戴河的印刷機構列印蓋章。

當時因為有夏季在北戴河辦公的機制,所以印刷和公章都帶到北戴河,可以就近擬文、印刷、蓋章。

我在當晚就送李長春同志一份,第二天就通過公文交換將文件送有關領導同志閱。國務院很快就批准了國家計委的西電東送報告,項目進入了實施階段。


西電東送工程取得的巨大成績

西電東送工程的實施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僅滿足了廣東省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同時也支援了西南部經濟欠發達省份的經濟發展,為雲南、貴州找到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保護了青山綠水,而且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寶貴的能源資源,實現了綠色、協調發展

電力已經成為貴州省的支柱產業,上繳的財政稅收佔有較高比例。同時,來自雲南、貴州的西電到達廣東省的落地電價比廣東省本地燃煤發電上網平均電價每度要低2分錢左右,對廣東省而言,經濟性也是好的。

西電東送這一世紀工程發揮了多贏的效益,成為中國電力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篇章,也為全世界而矚目。

本文節選自張國寶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原章節題目為《西電東送工程的決策和實施》,經作者審定,發表時有刪節。

張國寶

本書記述了張國寶在擔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期間,一些被稱為世紀工程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動議、決策、建設情況,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謀劃和科學民主決策過程。包括給國務院的報告、給中央領導同志的建議與發表的相關文章62篇和許多珍貴歷史照片。

這一時期正是我國改革開放走過的40年歷程,這些文稿翔實記錄下了這一時期輝煌的建設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孟晚舟獲保釋第1天,見了這些人
韓文秀任中央財辦常務副主任,明確正部長級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