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新研究稱當人類艱難抉擇時自己的偏好會發生變化

最新研究稱當人類艱難抉擇時自己的偏好會發生變化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在測試者對兩個同樣具有誘惑力的零食麵前進行選擇,仔細跟蹤分析人類大腦活躍和眼球活動,從而推算出當我們處於抉擇不定時,大腦相應發生的變化。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在測試者對兩個同樣具有誘惑力的零食麵前進行選擇,仔細跟蹤分析人類大腦活躍和眼球活動,從而推算出當我們處於抉擇不定時,大腦相應發生的變化。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通常一些決定會讓人們很難進行抉擇,以至於讓他們變得優柔寡斷,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提示人類大腦面對喜好和厭惡時將出現怎樣的變化。

  果斷是一種技巧,常見於領導人物的行為方式,但這也是我們大腦的一種基本執行能力,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事實上,焦慮障礙的一個特徵是無法做出決定,這將使人們變得優柔寡斷。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在測試者對兩個同樣具有誘惑力的零食麵前進行選擇,仔細跟蹤分析人類大腦活躍和眼球活動,從而推算出當我們處於抉擇不定時,大腦相應發生的變化。


  他們發現猶豫不決的時刻實際上是一系列複雜的心理活動,而做出選擇的行為,本身就是改變我們的偏愛喜好。這意味著我們每次做出選擇時,都會對我們有益,就像選擇低熱量食物代替高脂肪食物,我們可能真實地做出傾向性的選擇。


  優柔寡斷不僅會帶來麻煩,而且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痛苦,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不僅困擾著人類,許多動物也存在面對多種選擇時猶豫不決。

  中世紀的一個寓言故事可以形象地說明動物處於艱難抉擇時的困境,哲學家布里丹描述了一頭驢站在兩捆大小相同的乾草堆時無法做出選擇,這兩捆乾草差別很小,這頭驢完全無法做出最後決定,儘管眼前有大量的食物,最後它還是餓死了。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我們在生活中也可能會面對這些困擾抉擇。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希望了解當大腦優柔寡斷時會真實出現怎樣的變化,因此他們進行了一項實驗,挑選了22位測試者,讓他們在多種零食之間進行選擇,這是既困難又簡單的一種選擇,尤其當他們面對兩種同樣吸引人的零食時,例如:巧克力和餅乾,他們會出現一種「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這本質上意味著我們的大腦期望我們做出「二選一」的決定,當這種決定無法產生時,我們的大腦就會出現「小故障」,做出一些不太正確的判斷。


  該研究報告作者、墨爾本大學斯蒂芬?博德(Stefan Bode)博士稱,我們認為理解這些艱難決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研究分析大腦如何判定這些艱難選擇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們將「容易選擇」定義為那些我們已經有明確偏好的選擇,如果你喜歡A,而不是B,那麼就沒有什麼可考慮的了,你也沒有真正決定的「問題」。但是如果你同樣喜歡A和B,那麼這個決定對於你而言是很重要的,即使是簡單地在兩種零食之間做出選擇。

  正如博德和研究小組所發現的,當你沒有明確的偏好時,面對選擇的行為會讓你形成一種偏好。他們發現大腦的兩個區域與這種偏好選擇密切相關,這兩個大腦區域是左前額葉皮層和楔前葉。


  左前額葉皮層的特定部位負責更高等級的執行功能,其中包括:防止我們對刺激做出不適反應。同時,楔前葉幫助我們將新信息整合到對世界理解認知之中,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科學家觀測發現這些大腦區域處於活躍狀態,期間跟蹤測試者眼球運動,觀察他們最關注哪個選項,以及他們目光落在每個選項的速度有多快。


  研究小組使用這些數據來確定人們是否會立即產生偏好性選擇,但當測試者看到「猶豫不決」的零食選項時,他們對每種零食產生了新的評判觀點。


  博德博士說:「這意味著僅通過做出艱難的決定,你可能改變自己的喜好,儘管你對這些選擇會形成任何新的認知。」


  我們的零食或多或少地是「玩具實例」,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在兩個選擇之間做出最終決定,你可能對這兩個選擇具有相似的偏好。除非一個零食選擇具有長期的積極影響,而另一個零食選擇則具有負面影響,例如:健身房鍛煉身體和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將精力投入在安全事務和冒險樂趣。(葉傾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網紅數學家傳奇人生:從不懂微積分變身斯坦福教授
楊利偉介紹載人航天工程進展:第三批航天員開始初選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