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火拚IPO!網約車激烈競爭格局下,Uber和Lyft融資的每一步都在盯緊對手

火拚IPO!網約車激烈競爭格局下,Uber和Lyft融資的每一步都在盯緊對手

多年以後,2018年12月6日都將被記入網約車進展的一個節點:Uber和Lyft雙雙開始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自己的IPO申請,準備衝刺上市。

這對於兩家公司的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這些投資者推動了兩家高額估值背後的迅速增長。

Uber和Lyft資金的規模和來源

兩家公司都籌集了巨額資金。銀行家們表示,Uber上市後可能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雖然Lyft的180億-300億美元IPO估值相比之下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仍然會使其成為近年來上市的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下圖顯示了迄今為止每家公司已知資金的細目。

Uber

在幾輪債務、私募股權投資以及大量風險投資(和企業風險投資)資金之間,Uber穩穩拿下了超過159億美元的已知風險投資(包括31.5億美元的累計債務發行),在美國非上市高科技公司中遙遙領先。

它的支持者包括像Sequoia Capital、Kleiner Perkins和Benchmark這樣的矽谷知名投資機構,以及從微軟到滴滴出行、Google Venture等甚至有著一定競爭關係的企業。Uber的現金需求如此之大,以至於來自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大型主權財富基金直接投資於其產品。

事實上,這兩家政府支持的基金也是軟銀近1000億美元願景基金(Vision Fund)的主要有限合伙人。通過領導多個一級和二級市場交易,Vision Fund於2018年1月成為Uber的最大股東,至少持有該公司15%的股份。換句話說,沙特和卡達的投資者(至少)得到公司的兩成,如果最終上市時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他們就真的要狂喜鼓掌了。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兩家華爾街投行對它的估值預期高達1200億美元。這將使其上市成為科技行業規模最大的IPO之一。熟悉Uber計劃的人士還向媒體透露,Uber將圍繞IPO進行的規劃稱為「自由計劃」(Project Liberty)。而這可能是對數千名員工和投資者進行的暗示,多年來他們一直都在等待出售所持公司全部股權以獲利。

Lyft

Lyft擁有超過49億美元的已知資本,無論採用何種標準,Lyft的大量投資者現金都令人印象深刻。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成立至今,Lyft一共融資51億美元,其估值也在近兩年大漲:2017年4月,Lyft的估值為75億美元;到2018年初,Lyft再融資15億美元,估值也升至115億美元;今年6月,在獲得由投資機構Fidelity Investment領投的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之後,Lyft估值達到151億美元。

該公司在其投資者群體中擁有許多備受矚目的支持者。像Andreessen Horowitz,Founders Fund和Mayfield Fund這樣的公司都投資了Lyft。梅菲爾德(Mayfield)領投了Lyft的A輪融資,然後是C輪。該公司還從政府管理的基金——安大略省教師退休金計劃中獲得了一些直接投資。

Lyft還獲得了支持的成長型股票基金——CapitalG的G輪領投融資,據推測,作為其全球範圍的企業投資戰略的一部分,滴滴出行投資了Lyft的E系列和F系列。

激烈的競爭:相似的融資戰略

兩家公司大約在同一時間開始。Uber成立於2009年3月,並在8月份籌集了第一輪融資。Zimride——最終成為Lyft的公司,於2007年5月正式成立,並在2008年7月舉辦了第一輪。顯然,兩家公司都會繼續籌集更多資金。

在下面的圖表中,CrunchBase給出了每家公司籌集的總資本(包括股權和債務發行)隨時間變化的總計。2013年之前籌集的相對較小的資金金額未顯示在圖表上。

競爭促使兩家公司同時推出新的服務模式。Lyft服務的第一次迭代,是在2012年5月推出的。,從最初的黑色汽車和豪華轎車服務開始,於2012年7月推出其Uber X平台,開放更低成本的基本款豐田普銳斯這樣的車型。

DiMaggio&Powell(1983)的組織研究表明,競爭激烈的市場將產生具有類似結構和策略的組織。雖然這些競爭公司可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但他們將以類似的方式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我們可以在對數比例圖表中看到這種行為的一個版本(其中Y軸基於10的冪),這表明Lyft和Uber如何同時增加他們的融資(如果不是在相同的規模)。

Uber和Lyft不得不籌集更多資金,實際上是保持跟競爭對手的節奏和聯繫,盡量搶佔先機,必要時隨時反戈一擊不至於轉眼痛失整座城池。

由於競爭,兩家公司都融合了非常相似的服務模式。他們既提供高端車輛??,也提供更多日常汽車的集合和單人遊樂設施。部分是為了跟上自行車和踏板車等競爭形式的交通,Uber和Lyft推出了他們自己的最後一英里交通選擇。而且,最後,考慮到給司機付錢是最大的開支之一,兩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非常昂貴的)研究實驗室和汽車製造商合作夥伴關係(Uber與豐田,Lyft與通用汽車),所有這些都有利於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儘管過去幾天公眾市場並不穩定,Uber和Lyft在自己的IPO進程推進上卻不遺餘力。Uber選擇摩根士丹利作為首次公開募股的主承銷商。而Lyft也已經在10月份選擇摩根大通作為其主要承銷商。根據這些決定的時間,看起來Lyft趕在Uber之前還是讓後者心有顧忌。

上市時間節點關乎股價高低,半路殺出的Lyft顯然加速了Uber的上市進程。儘管Lyft相較Uber體量差距懸殊,不過一旦上市成功,便將成為網約車類別下的第一股,除提高知名度之外,首入股市者也將獲得更多的資本青睞,搶佔資本先機,而這一效應同樣適用於Uber。

今年以來,Uber和解了多起訴訟,為IPO掃清障礙。

儘管Uber CEO科斯羅薩西今年7月份參加行業會議時曾經公開表示,並不認為Uber在上市之前盈利是絕對必要的。但他也坦言,公司需要一條明確可以通向盈利的道路。業內分析人士曾表示擔憂,認為Uber一旦上市,1200億美元的估值有被腰斬的可能。Uber的業務架構越鋪越大,但除網約車和外賣業務Uber Eats之外,其他都還不成氣候。

兩家公司過去十年以來的激烈競爭和殘酷(有時是不道德的)增長策略對雙方都造成了損害。然而,一旦這些公司上市,「暗鬥」將進一步轉化為擺上檯面的「明爭」,並通過監控跟蹤發生的事情。

隨著資本瘋狂湧入,未來網約車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凜冬將至?10家跨國巨頭不約而同紛紛裁員 預計將有16萬人失業
英國最新實驗證明 老年痴呆可能會傳染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