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源於說說咱家娃

我們80、90獨生子女的這一代,是很特殊的一個群體,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這種非常奇葩的現象:自己是獨生子女,朋友和同學都是獨生子女,同齡的親戚家表兄弟姐妹也是獨生子女,長大之後的伴侶依然是獨生子女……

這樣環境,讓我們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對「兄弟姐妹」之間關係的認知,基本就是零。很多獨生女媽媽腦子裡面兄弟姐妹的概念,很大程度來自韓劇,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多年以後,當二胎大潮到來,響應國家號召的獨生子女父母才突然發現:媽呀!兩個孩子怎麼會發生這種狀況?從前完全沒預料到啊!

很多生二胎的讀者朋友和橙子說,因為自己對處理手足關係完全沒有經驗,現在已經被兩個娃搞得焦頭爛額,老大被分走了關注覺得委屈,老二年齡小需要更多的照顧,老母親顧此失彼分身乏術,不知道到底優先顧及哪個才對!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是啊,當老大和老二同時要媽媽,到底選擇哪個呢?

這是個非常難以抉擇的問題,導致每個家庭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媽媽總是先顧小的,因為幼小的更需要照顧和關心

有的媽媽總是先顧大的,因為特別怕傷害大寶感情

有的媽媽總是先顧看上去哭得更慘的那個

有的媽媽總是先顧鬧的時間更長的那個

有的媽媽先顧女孩,因為女孩子總是想多寵一些

有的媽媽先顧男孩,因為家裡有皇位要繼承……

每個人的帶娃風格不一樣,標準不一樣也不奇怪,但是,我要在這裡說句:不論你出於什麼理由,以上所有的「優先標準」都是垃圾

因為一旦你心裡有了確定的「優先標準」,就再也無法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你的心,就慢慢的偏了!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當媽媽的都會說,兩個都是我親生的,兩個我都愛。

但是這些話只是說來好聽的,人非聖賢,為人父母的有點「小私心」,會因為某種原因格外疼愛其中的一個子女,也是人之常情。不信你掐掐,手心手背是一樣疼嘛?兩個子女有不一樣的個性,總有一個會更對你脾氣。

但是這點「小私心」,你一定一定要剋制,千萬不能表現在行動中,讓子女看出來,一旦孩子們發現父母的心沒放正,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階級」,被偏愛的孩子習慣被優待,不被偏愛的孩子也習慣去「讓」。

於是偏心被合理化成為了一種日常,接下來的事情就會不可避免的滑向悲劇——兩個孩子,心理都會被扭曲,留下不同種類的傷痕:

發現自己不被偏愛的那個孩子,最後會慢慢接受自己「低人一等」的安排然後他們多半會變得「乖巧懂事」,甘於「奉獻」,特別「努力」。其實內心裡缺乏自尊,自輕自賤,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得到更好的資源,更不配得到無條件的愛,只有刻意的去討好家人,才能有一些存在的意義。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而被偏愛有恃無恐的那個孩子呢,他會接受自己「高人一等」的人設,天然覺得全家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家人的資源都是理所應當歸自己支配。這種長期有特權的人,就會變得自私自利,毫無同情心,而且習慣不去努力,等著別人供養自己。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一生缺愛」的子女和那些「自私混蛋」的子女,總是成對兒出現,經典案例在我們的上一輩到處都是。我們東北有句俗話,叫做「偏袒兒女不得濟」,意思就是說,越是偏愛的那個子女,越是不會給父母養老,反而是最看不上的那個子女,會對雙親格外孝順。七個字講的全都是人倫悲劇,無論是不是被偏愛的子女,沒有一個人生是幸福的。

正所謂不患寡患不均,所以,在多子女家庭里,「不偏心」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怕你心裡偏,但是表面上,分給孩子們的資源,一定要做到公平,無論是給孩子用東西的標準,還是給孩子的關注和陪伴,都不能有明顯的傾斜。

你要讓孩子知道,我對你們的愛是沒有區別的,和你們做了什麼事情無關。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再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當兩個寶寶都鬧著要媽媽的時候,先顧誰呢?

正確做法是「不要標準」!

因為你一旦有標準,就一定會有一個孩子更加適應這個標準,譬如說我家毛頭天生嗓門大,他的哭聲,一定會比果妹響三倍,我如果按照「聲音響」這個標準,那麼每一次我都會先顧及毛頭,這就變成明顯的偏心了。

所以關於哪個孩子優先,一定不要有什麼標準,讓事件盡量隨機發生:這次抱這個,那次抱另一個,有的時候心情不好就全都不抱,孩子越是總結不出來規律,就越是感覺不到偏心。

拉架也是一樣的,有的時候倆吵架吵架或者搶東西,實在分不出來誰更有理,那不如來個隨機分配,這次讓哥哥佔優勢,下次讓妹妹佔優勢,誰都有被照顧的經歷,也都有委屈的經歷,那就感覺不出來父母的偏心了。

當大寶和二寶同時鬧著要媽媽,先顧誰才對呢?


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複雜在,整天的打架搶東西爭寵,雞毛蒜皮的事情哭成一團,每天搞出十幾樁公案要媽媽給斷一斷,實在是頭痛欲裂。

但實際上,手足的關係也很簡單,無論被如何對待,只要父母能做到別讓孩子看出來明顯的偏心,孩子們對彼此沒有怨氣,矛盾就都是暫時的,關係自然就不會差。

總是看到很多新興的二胎家庭總是陷入惶恐當中,又怕委屈了大寶,又怕冷落了二寶,患得患失如履薄冰,怕自己的能力不夠,沒辦法給每個孩子足夠的愛。

我覺得既然生了二胎,就要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們雖然父母的愛少了一點,卻多了陪伴自己童年的小夥伴,這也非常重要好嗎?

所以你不需要要求自己對每個孩子都達到獨生子女那樣的標準,你做不到,孩子們也不需要那麼多的關注,他們只需要來自父母足夠平均的愛,就夠了。

你對公平的重視,會讓孩子收穫純粹的手足之情,這也是非常珍貴的。

願多子女家庭里,雖然總是吵吵鬧鬧,但也能其樂融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積分獎勵真的對孩子好嗎?你要把握這兩個原則!
面對熊孩子撒潑打滾,德國家長是怎麼做的?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