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章蘇陽:所有寒冬都逃不過周期的宿命

章蘇陽:所有寒冬都逃不過周期的宿命

「投資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十年之間發生的事會重複發生。」在被問到如何度過當下的資本寒冬時,章蘇陽道,寒冬是經濟周期的必然結果,我們唯一要做的,是與周期共舞。

章蘇陽是投資界的老將,從1994年加入IDG資本到2016年離開,23年間,他與熊曉鴿等人共同陪伴了450餘家創業公司的成長,主導投資了攜程、土豆、如家、漢庭、易趣、好耶等公司。

IDG資本卸任後,章蘇陽與另外兩位IDG合伙人成立了新基金,並賦予其一個熾熱並極具爆發力的名字——「火山石資本」,聚焦中國互聯網創新、泛智能技術和新醫療健康領域。

12月初,北京迎來十年來同期最冷寒冬。在12月7日獵雲網2018年度CEO峰會上,章蘇陽向獵雲網記者分享了他對今年資本寒冬的看法。

融到錢,活命要緊

經過了以往幾年的爆髮式增長後,如今的VC、PE 機構進入了洗牌期,行業面臨著優勝劣汰、二八分化的關鍵拐點。一級市場募資難,二級市場表現低迷。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明顯,消磨著一級市場的投資信心,資本市場哀嚎一片。

再看今年年末集中舉辦的創投峰會,規模無論大小,幾乎場場爆棚,部分峰會甚至「擠不進去」,把公安都招來了。峰會現場瀰漫著寒冬的焦慮,不是在討論「如何度過資本寒冬」,就是在謀劃「寒冬下的投資邏輯」。

章蘇陽認為,今年資本寒冬形勢之所以比較嚴峻,一方面是因為波及的行業比較多,不是說某個項目、某個方向或某個特定領域遭遇了泡沫,而是整個創投領域的集體寒冬。

另一方面,在經歷了一波高歌猛進之後,創投行業如今幾乎是「全民投資人」。投資人不僅數量超負荷,專業度上也是參差不齊。然而對比2000年前後,大都是境外投資機構和專業基金,機構數量也比較少。

根據SEC發表的2017年私募基金統計報告,對比美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美國私募股權和風投的管理人數量僅1537家,卻管理著15786隻基金,總規模4.7萬億美元(約人民幣32萬億元)。

而中國投資行業經過30年發展(本土機構發展也就近20年時間),已經登記管理人數量有14538家,管理基金數量32622隻,規模卻只有8.3萬億元,整個市場呈現多而散的狀態。

「一個國家成立一兩萬家投資公司肯定是有問題的,必須有一個調整的過程,現在就是調整的代價。」章蘇陽認為,陣痛期過後,資本市場會更加健康。

機構不好過,企業更是步履維艱。不少企業面臨著下一輪融不到錢、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好不容易走到上市前夕的公司,卻面臨流血上市的尷尬。

擺在企業面前的是一道選擇題:流血上市,還是積蓄糧草,等待春天的到來?

章蘇陽認為,現在這個階段,融到資是最重要的,能上市最好上市,即使上不了市,一定要保持現金流。「假定這次寒冬持續一年半,那就要確保有足夠多的現金儲備,撐過這段時間。」

「現在不要太糾結於估值,只要能拿到錢,未來就有發展的機會。」章蘇陽道,在這段時間能拿到錢的,都是好公司,寒冬之後,這些公司的發展就會優於其他公司。

所有寒冬都逃不過周期的宿命

日光之下,並無新鮮事。經濟發展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周期循環,周而復始。我們身處經濟周期之中,受周期驅動,與周期共舞。

從1994入職IDG到現在,章蘇陽已有24年投資經歷,經歷了很多輪經濟周期,章蘇陽認為,抓住經濟周期才能順勢而為。

按照周期的長短,經濟周期理論可以劃分為:

短周期,英國經濟學家基欽提出的一種為期3-4年的經濟周期。

中周期,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來的一種9~10年的經濟周期。

長周期,就是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來的一種50~60年的經濟周期。

一個康波周期基本上就是人的一輩子。章蘇陽認為,在這樣的一個長周期中,我們身不由己,需要順應大勢,很難做投機,因此要抓住小的周期。

「朱格拉定律是8到10年的預測,我們看到,從1999年到2010年左右,這十年,是圍繞互聯網浪潮的關鍵投資周期。2010年開始,投資風向轉向了移動互聯網。現在8年時間過去,我們正迎來一個AI賦能一切的時代。」

基欽定律是三年左右的周期。「1999年我們投的是信息不對稱,所以新浪、搜狐這些門戶崛起了。2003年,電子消費萌芽了,誕生了淘寶這些電商企業。2010年,移動互聯網開始崛起,團購、020、直播……每3年就有一次小高潮。」章蘇陽判斷,下一個3年、10年,AI和醫療行業持續向好。

「投資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十年內發生的事情重複發生,別看現在這麼難過,他們很快就又幹起來了。」章蘇陽道,資本寒冬不會一直存在,寒冬過後很快會再回到春天。

投資的兩大邏輯:趨勢和常識

在風投江湖中,作為中國第一代VC代表人物,章蘇陽見證了中國 VC 行業,被譽為「金牌投資人」。

不過,章蘇陽並不認為自己是金牌投資人。「投資不是玄學,不要把VC想得那麼崇高,投資也是很實際的事情,本質是逐利的。」

在章蘇陽看來,火山石的投資邏輯包含兩點:一是趨勢,二是常識。

「其實投資沒有什麼秘訣,就是趨勢+常識+判斷力。」章蘇陽告訴獵雲網,所謂趨勢,就是無論在技術還是應用層面,三年時間可實現的廣泛增長點,這離不開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和常識判斷。

「VC做的時間越長,判斷的準確性就越高。因為跟創業者打交道多,只要是個聰明人,就能夠形成自己的經驗判斷,找出更容易成功的創業者。」章蘇陽說。

基於以往的經驗以及對趨勢的判斷,章蘇陽把火山石的投資目標鎖定在了中國互聯網創新、泛智能技術和新醫療健康領域。

在章蘇陽看來,包括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和微生物組學,以及任何藉助AI來賦能醫療產業發展的,比如機器人系統、高級的治療系統、檢測系統都屬於火山石關注的新醫療的範圍。「近20年來,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速度是大於摩爾定律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重視。」

多年的「戰友」吳穎——如今火山石的管理合伙人之一對章蘇陽的評價是:他什麼新的東西都願意嘗試和了解,年輕人最近說什麼,看什麼,世界上有意思的新技術到底是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他都很好奇,這就導致他對新東西接受度很高。「章蘇陽對醫療很了解,都是自學的。他不是醫療專科出身,他是學雷達的。」吳穎說。

章蘇陽對醫學的愛好由來已久,大學時期,他學的是工科,卻喜歡研讀第一醫學院的學報。學報每期有一個推理類的欄目,給出一個人的各種癥狀和治療方法,讓讀者猜測病因是什麼,章蘇陽是這個欄目的忠實粉絲,他甚至會自己查資料來尋找答案。

儘管並非醫療科班出身,章蘇陽卻很得意自己可以和醫療業內人士做到平等的雙向交流,對方不會覺得他是個外行,「我沒去學醫,如果學醫,應該也是個名大夫。」

泛智能技術是火山石投資看好的另一個領域,所謂泛智能技術,就是在應用中加入了AI來改變各種商業模式,形成商業創新。「2018年是AI的落地元年,未來7到10年是AI發展的黃金時代,所有業務模式都會通過AI技術進一步改造和創新。」章蘇陽說。

遵循這樣的投資邏輯,火山石投資自2016年5月成立以來,已經投出超過40個項目,包括Geek+、白山雲、圖匠數據、社保通、罐頭場(日食記)、健客網、上海細胞集團等。

談及下一個十年,章蘇陽告訴獵雲網,將持續專註在AI和醫療健康領域。

如今已經59歲的章蘇陽依然奮戰在風險投資的一線,然而歲月風霜似乎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採訪間的他精神健朗,從2000年的創投風雨初起,談到今天的繁榮與蕭條,未見任何沮喪情緒。

或許正如「火山石資本」的名字。火山石生自火山,其生長環境之惡劣,不亞於風險投資行業。在這樣一個逾越邊界,多變、碰撞的領域,投資人需要在激烈迸發的火山中挖掘價值寶藏。而火山石則會在科學技術浪潮的驅動下,在更長的周期內,持續發現創新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國風美少年》討好得了誰?
郎酒汪俊林:「擁抱」冬天,「熱愛」危機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