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梵蒂岡的國防力量為何稱為瑞士衛隊?教皇為什麼如此信賴瑞士人

梵蒂岡的國防力量為何稱為瑞士衛隊?教皇為什麼如此信賴瑞士人

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西北角高地,是一個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的內陸城邦「國中之國」。它的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但它卻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

梵蒂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軍隊,但卻有一支很特別的由清一色瑞士人組成的教廷衛隊。衛隊既是國家的防衛力量,也是梵蒂岡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

那麼,教皇為什麼如此信賴瑞士人,這一傳統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瑞士僱傭兵

話說瑞士輸出僱傭軍的傳統由來已久,現在的瑞士當然是富得讓人眼紅,可幾百年前的瑞士那也是窮得要命。在兵荒馬亂的中世紀,周圍全是比自己強大的國家,想不窮都不行。窮就得想辦法賺錢,可沒資源沒技術,賣身就成了理想的賺錢捷徑。

當時歐洲大規模的戰爭很少,但戰爭頻率很高,想打仗又都缺少兵源,所以對僱傭軍的需求很高。於是瑞士各城邦適時抓住了商機,培植自己山裡的老鄉們成為僱傭兵,並將他們投放到市場,以供各國內戰、外戰、對掐、互撕任意使用。

瑞士僱傭軍由同鄉組成,相比其他同行,更為團結。又經過專業培訓,軍紀非常嚴格,任何不服從衝鋒命令的人都會在大家面前被弔死,這是非常丟臉的事情,會讓自己的整個家族都在鄉親面前沒有地位,所以無論訓練或是作戰,都表現得十分勇猛。再加上山裡人一根筋的個性,令他們很快在業內闖出了勇敢、忠誠、專業的好名聲。

甚至江湖一度傳言,只要僱傭瑞士士兵就會帶給你好運。

羅馬之劫

1506年,羅馬教皇儒略二世聽信了江湖傳言,邀請150名瑞士僱傭兵組成侍衛隊,正式進駐羅馬,並在聖彼得廣場接受了教皇的賜福。

二十年後,瑞士人用自己的表現,證明了教皇的選擇是無比正確的。

1527年,身兼德意志皇帝和西班牙國王的查理五世與法國國王,為爭奪義大利大打出手。帕維亞一戰,德國、西班牙聯軍意外的大獲全勝,可打贏戰爭的士兵們卻沒能拿到應得的薪水,致使34000名帝國聯軍產生嘩變。

強迫統帥帶領他們向支持法國的羅馬教廷進發,目的很簡單,那裡人少錢多,你不給我們發工資就得領我們搶別人。軍隊司令查理三世迫於無奈,帶領著土匪一般的聯軍,一路劫掠到羅馬城下。

羅馬當時除了教皇的瑞士衛隊,只有5000民兵作為守軍,雙方實力相差太多,所以聯軍很輕易地就攻陷了羅馬城,查理三世卻不幸中槍身亡。

瑞士衛隊奮勇迎敵,當值189人,除42人生還之外,其餘全部戰死。以生命為代價,成功地掩護教皇得以經秘密通道安全逃出。

失去統帥的聯軍陷入無紀律放任狀態,連續8天里,瘋狂地在羅馬城進行殺戮、破壞及搜掠。

這場劫難,成了羅馬「文藝復興」終止的標誌,卻讓瑞士人贏得了教廷的信賴和賞識。從此之後,教廷衛隊便只使用瑞士人,衛隊的名稱也由「教廷衛隊」改稱為「瑞士衛隊」。

瑞士衛隊

1847年,瑞士憲法規定不再向外派遣僱傭兵,瑞士也成為了著名的中立國家,但是他們依然承擔作為梵蒂岡侍衛的使命。

人們在通往梵蒂岡後院的門道兩側,或者從梵蒂岡博物館的某幢樓的窗口窺視「鸚鵡庭院」,不難發現那些頭戴羽飾頭盔、身著紅黃藍彩條制服、手持古代長把兵器的衛士們的威武身影,常常給人以恍若隔世的不真實感。

想加入教廷衛隊,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光有忠誠和勇敢是不夠的。

首先必須是瑞士公民、天主教信徒,還要具有貴族血統,沒有不良記錄、參加過軍訓、年齡在19至30歲之間、身高在1.74米以上、未婚、等等條件。

當然這都是過去,那時的瑞士青年大都以加入梵蒂岡教廷衛隊為榮,但近年來,這份工作對現代的瑞士青年已經越來越喪失了吸引力,招募工作已變得十分困難。教廷無奈把招募條件降低,但效果仍然不理想。

在現代人的眼裡,瑞士侍衛隊更像是教廷儀仗隊。直到1981年,瑞士侍衛隊粉碎了一場在聖彼得廣場刺殺教皇的陰謀。才讓人們重新意識到,他們不只是教廷儀式上一道獨特的風景,事實上,保護教皇、保護梵蒂岡一直都是瑞士衛隊真正的使命。

感謝閱讀、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精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