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天氣越來越涼,人變得慵懶不說,不少疾病也到了高發時期。這時的你,不妨做幾個簡單的小動作,改善精氣神,提高免疫力。

揉腹不斷,慢病難犯

腹部是五臟六腑所居之處,有肝、脾、胃、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臟器分布;而肚臍周圍有任脈、帶脈、沖脈等。因此經常按摩腹部有很多驚人的養生功效。

1、促消化

順時針按摩腹部,與胃腸道走向一致,有利於腸道蠕動,對防治便秘有一定作用;而逆時針摩腹,起到補的作用,能緩解腹瀉。

2、減少腹部脂肪

常對腹部按揉能促進脂肪分解及消耗的速度,以此能起到消除腹部「游泳圈」的效果。

3、緩解大腦疲勞

揉腹產生的「啡肽」類物質,能夠迅速緩解大腦疲勞,讓人產生愉悅清爽的感覺。

【方法】晨起或睡前, 掌心壓掌背,雙手貼在肚臍眼上(男的左手在下,女的右手在下)兩手疊放在一起用掌跟按揉小腹(雙手疊放可增加按揉的力度,一隻手的力量太小),也可用拳頭按揉(握拳能增加按壓的力度)。

以肚臍為中心, 順時針螺旋式地逐漸擴大,直至揉遍全腹。再反方向揉數十遍即可。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揉揉耳朵,調養全身

1、揉外緣

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對應於人的四肢。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

【方法】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夾住耳朵外緣,來回搓揉,每天100次。

2、揉耳垂

耳垂對應人體的頭、面部。經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顏、醒神健腦。

【方法】將食指和中指併攏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後面,3個指頭盡量將頭面區全部捏住揉動。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搓揉動作,順時針揉50次,逆時針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

閑時搓手,養生防病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魚際穴等,經常搓手可以起到調節臟腑、美容養生的作用。

1、搓手指

「十指連心」,不同的手指與不同的臟器相對應。

拇指對應肺經、脾經,可改善感冒,幫助消化;食指對應大腸經,可改善老年性便秘;小拇指對應心經,可改善心臟疾病,提高微循環,心梗腦梗、氣血不通等患者可多按壓。

2、搓手心

搓手心能刺激手部穴位,調整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狀態;同時還能提高雙手的靈活度,強化手和腦的協調力。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小竅門:直接搓手,對穴位的按壓、刺激作用小,可以握住筷子搓手。切忌過急,過度用力。

睡前搓腳,活血益腎

腳被稱為「第二心臟」,連通著全身的神經和血管,卻在離心臟最遠的部位,常易血流不暢。睡前搓搓腳心,能活血通絡,補腦益腎。

1、干搓法

右手握住右腳背前部,用左手沿腳心上下搓到腳心發熱;再換腳重複先前動作。搓的力度以自己舒適為宜。

2、濕搓法

先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舒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再搓腳心10分鐘左右能起到刺激經絡的作用。

晨起梳頭,伸肢

1、梳頭

頭部穴位多,晨起用五指梳頭可以刺激穴位,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和提高腦部血液流動。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方法:手指分開如爪、以手心向內的手勢, 用指尖由前向後梳撓頭皮,從前額抓到後頸部, 再依次向左右兩側及耳朵上方頭皮移動,每次梳頭或抓頭10分鐘,堅持一到二年,可使白髮轉黑,脫髮可生新發。

2、伸懶腰

常伸懶腰乃古訓,消疲養血又養心。伸伸懶腰,確實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是一種很好的自我保健方法,很適合老年人。

【方法】平躺在床上,雙手高舉過頭,十指用力伸直張開;雙腳伸直,腳尖向下壓,伸展全身;呼氣的時候,左右扭扭身。

擦鼻通氣,捏頸降壓,按腳踝補腎

1、迎香穴

擦鼻翼(迎香穴)可促進鼻部血液流通,改變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通利鼻竅之效。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方法】食指彎曲,一個方向按揉鼻翼兩側(迎香穴)20下。

2、風池穴

頸脖後方有個風池穴,按揉此穴位能降血壓,降顱內壓,調節上肢溫度。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方法】手指放在風池穴按揉,半分鐘左右,有酸脹感為宜;再抓一抓脖子,捏住皮膚及皮下軟組織,向上提拉,以舒適為度。

3、太溪穴

腳內踝的後方有個太溪穴,按摩此穴位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養生文化:冬天常做6大養生動作,讓你一身輕鬆!


【方法】用食指按壓太溪穴,用拇指按揉太溪穴。平時如果您覺得下肢酸脹,都可以做這個保健穴位按摩,每次按摩5到10分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馬宏達:文化的救亡與清理重建——紀念南師誕辰百年(三)
物極必反的道理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