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凡事不能做絕,留一點餘地給人家!

南懷瑾老師:凡事不能做絕,留一點餘地給人家!


南懷瑾老師:凡事不能做絕,留一點餘地給人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凡事不能做絕,留一點餘地給人家!

本文摘錄自 《孟子與離婁》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 】

【孟子曰:「仲尼不為已甚者。」】

孟子指出來中國文化力戒的事。他說「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一個人隨便批評別人不對的地方,有沒有想到後果?這是告誡我們注意個人的基本修養。我們人常常喜歡批評他人的不善,就是背後說人,那是很平常的事;似乎生了一張嘴,背後不說人的短處,就要生鏽似的。所以古諺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兩人相遇,必定說到第三人,如不說到第三人,好像是無話可說,這是人類的普遍心理。但是,最壞的是,只說別人不好的一面,絕對不說別人好的一面。所以中國文化的課外讀物,例如《太上感應篇》等,都主張應該「隱惡揚善」,那是自幼至老畢生奉行的修養。當然,如果過分了也容易發生弊端,要做得恰當。

孟子在這裡提出來,說人家的不善要考慮到這種話的後果。他只說了一個大原則,此之謂聖人之言,這個原則就如《聖經》一樣,可以從各方面去看、各方面去解釋,都有理,都可發揮。例如在背後隨便說別人一句話,有時候會影響那個人一生前途;而說話的人造了莫大的惡業仍不自知。當然未來的報應也是不可思議的,這是後患。

唐代的武則天,不幸當了皇帝,她用的宰相非常好,連她自己也怕那些宰相。武則天在私生活方面,有許多人攻訐她,且不去管是非真相如何,可是在公的方面,大的方面,以及政治上,她卻有很多好的作為。

她的宰相狄仁傑,就是一個很好的人;另外還有一個大臣婁師德,被人稱為是「唾面自乾」的人,由於他這種修養精神,和西方宗教耶穌說的「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是一樣的。在狄仁傑當宰相的時候,有一天武則天召見他,商談完政事以後,問道:「現在朝廷中,哪一個算得是最好的人才?」 狄仁傑說:「我一時還想不出來誰堪稱最好的人才。」武則天說:「婁師德是人才,他最有眼光,能夠識人。」

狄仁傑與婁師德曾經同在一個衙門共事,就看不慣婁師德那種唾面自乾的作風,所以他對武則天說:「婁師德怎麼夠得上識人?」狄仁傑表示反對之後,武則天說:「他怎麼還不能識人?你當宰相,就是他推薦的啊!」這一下,狄仁傑的臉色都青了,受了人家的大度包容,自己還不知道。婁師德不但從來沒有對他表示過,而且他當了宰相以後,婁師德成了他的部下,看到他還要行禮。現在自己反而說婁師德不識人;真正不識人的,卻正是他狄仁傑自己。所以在武則天面前,怎麼能臉色不發青啊!此外,宋代的王旦與寇準之間,也有類似的故事,於此不贅。

所以說:「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歷史上類似狄仁傑的故事相當多,讀到武則天與狄仁傑的這段對話,突然想到《孟子》中的這句話,不禁為狄仁傑流一身冷汗,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

因此,我主張今日的青年,欲讀古書、談修養,必須經史合參,四書五經之外還要讀史書。如果只讀經不讀史,就會迂闊得不能再迂;倘使只讀史而不讀經,那就根本讀不懂歷史。歷史上這些事迹,給我們太多的經驗和教訓了。

孟子接著再表達孔子的修養,孔子總是留一點路給人家走的,凡事不會做絕。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吳大有,程頤、程顥兄弟,以及周濂溪等理學家,還有研究《易經》有成就的邵康節。其實邵康節和蘇東坡兄弟是好朋友,和程氏兄弟也是好朋友,而且是表兄弟。可是程氏兄弟以及那些講理學的迂夫子們與蘇東坡之間,相互都感到頭痛,不甚融洽。當邵康節臨終快斷氣的時候,程氏兄弟去探病;此時蘇東坡也突然來了,而程氏兄弟卻吩咐家人不讓他進來。 當時程氏兄弟問邵康節有什麼遺言,邵康節見程氏兄弟學問修養如此 好,而度量還是狹隘,由於邵康節已不能說話了,只舉起雙手來,而掌心遙遙隔空相對地比了比。可是程氏兄弟還不懂他比手勢的意思,問邵康節可不可以說明白一點。邵康節到底是有修養的人,提起元氣來,對他們兄弟說:「前面的路,留寬一點給別人走」,這就是人生的道理。

孟子也是以同樣的道理,說了「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後,接著說:「仲尼不為已甚者」,孔子對人的做法,總是留給別人一個轉圜的餘地,絕不把人家逼到牆角轉不了身。孔子教人不做絕、不過分,凡事都有所謂「有餘不盡」之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孝經》喪親章 第十八
養生文化:頸肩問題,久治不斷根,原來是這裡「寒氣」沒有化解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