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身處1900年晚清大變局之下的李鴻章北上議和之路(二)

揭秘:身處1900年晚清大變局之下的李鴻章北上議和之路(二)

原標題:揭秘:身處1900年晚清大變局之下的李鴻章北上議和之路(二)


等北京的外交人員脫險以後再商談!」


這就是西方各國在撤兵問題上加的一條前提條件,李鴻章即刻冷靜了下來,他這才意識到,帝國的混亂局面比他想像的要嚴重得多。請求他北上"主持局面"的電報依舊多如雪片,一律聲稱只有他才能穩定大局!

比如兩江總督劉坤一來電,老李你快去北京吧,天下存亡就靠你了(危局惟公可撐 ,祈早日啟節,以慰兩宮焦盼,天下仰望。)!



李鴻章給劉坤一回電,老劉啊,慈禧載漪他們任意胡來,沒一點兒和談的意思,我去幹啥呢?(水陸梗阻,萬難速達。政府悖謬如此,斷無挽救,鴻去何意?)


就在這時候,京里出大事兒了!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了,軍機大臣榮祿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他近乎哀求的語氣讓李鴻章速速來京,把這件事兒擺平!但失望至極的李鴻章沒有給榮祿任何回應 ,因為他沒有看到朝廷要處理這一重大外交危急的任何意圖。清朝駐德公使呂海寰在得知德國人願意和李鴻章接觸的消息後,火急火燎的給李鴻章發了一封電報:老李,北京馬上要出大亂子,你趕緊過去,這事兒只有你能擺的平(竊思北事危急,務請中堂早日北上,以維大局!)"

李鴻章捋著鬍子回電:老夫不去!(政府尚無主見,我去無濟於事!)


於是乎,朝廷的電報一封接一封的開始輪番轟炸到李鴻章的桌頭上,頗有點兒南宋那十二道金牌的感覺!



7月3日,朝廷來電:快來北京,別耽誤事兒!(懍尊前旨,迅速來京,毋稍刻延)


7月7日,朝廷來電:快來北京,海路不好走,走陸路!(前迭經諭令李鴻章迅速來京,尚未奏報啟程。如海道難行, 即由陸路兼程北上,並將啟程日期先行電奏)

7月8日,朝廷來電:快來北京,還讓你做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命直隸總督由李鴻章調補,兼充北洋大臣)。"這是李鴻章的心愿。


7月9日,朝廷來電:快來北京,海陸兩條道你趕緊選一條(如能借到俄國信船由海道星夜北上,尤為殷 盼,否則即由陸路兼程)


李鴻章知道這全是慈禧太后發的命令,但是他就是不去!李鴻章此時的態度讓所有人都難以捉摸,因為他在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可是,朝廷的電報又到了,這一次慈禧急了:老李,你咋回事兒?朝廷對你那麼器重,你就這麼坐岸觀火啊?快來北京!(現在事機日緊,各國使臣亦尚在京,迭次電諭李鴻章兼程來京,迄今並無啟程確期電奏。該大臣受恩深重,尤非諸大臣可比,豈能坐視大局艱危於不顧耶?著接奉此旨後,無論水陸,即刻啟程,並將啟程日期速行電奏)

李鴻章似乎不能再遲遲不動了,他終於出招兒了,首先他回答記者提問,向社會各界表明自己的立場。對義和團的問題,李鴻章的表態是極其謹慎的,對義和團沒有使用"剿滅"而用的是"遣散"一詞,且還說事端的起因洋人絕不能推卸責任。然後李鴻章說了懲辦禍首的問題,雖然李鴻章有保護慈禧的意思,但話里話外另一個意思也很明白:只要他一旦進京,一大批帝國大員將要大禍臨頭。


做完這些李鴻章準備出發了,因為他這些天一直在忙活的大事兒終於搞定了!什麼大事兒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老師歷史課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通過三次政變擊敗三個男人,奠定了她五十年垂簾聽政之路
揭秘:身處1900年晚清大變局之下的李鴻章北上議和之路(五)

TAG:李老師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