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飛貸獲世行「全球小微金融獎」鉑金獎 成首家獲大獎中國企業

飛貸獲世行「全球小微金融獎」鉑金獎 成首家獲大獎中國企業

飛貸獲世行「全球小微金融獎」鉑金獎 成首家獲大獎中國企業

中小企業金融論壇CEO Matt Gamser(左一)和聯合國秘書長普惠金融特別代表(右一)為唐俠(中間)頒獎

飛貸獲世行「全球小微金融獎」鉑金獎 成首家獲大獎中國企業

飛貸金融科技獲得「年度產品創新」最高獎項鉑金獎。同時獲獎企業還有,金獎:Prodcap;銀獎:yes bank及其他榮譽獎企業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6日,西班牙馬德里。

世界銀行旗下的中小企業金融論壇(SME Finance Forum)第四屆年會向15家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頒發獎項,以表彰這些機構和企業,為填補全球中小微企業高達5.2萬億美元的融資缺口所發揮的出眾的創新與領導力。這一評獎得到G20全球普惠金融合作夥伴機構(Global Partnership for Financial Inclusion,簡稱GPFI)的支持,而獲獎者則由代表金融機構、投資者、金融科技企業和開發性銀行專家在內的評審團,從全球100多家申請人中評選產生。

值得中國業界人士為之一振的,是「年度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最高獎項鉑金獎,頒發給了來自中國深圳的飛貸金融科技,頒獎詞中評價:「飛貸金融科技憑藉其技術的先進性、創新性和運營的高效性,其為小微企業的利益帶來了巨大潛能。此外,飛貸金融科技通過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輸出其移動信貸技術產品,助力後者實現了獲客的高投資回報率、客戶的高貢獻度以及運營的高效率,從而減少了資金周轉周期,加強了風險管理能力。機器學習能力使得信用決策持續優化,從而實現更具競爭力的定價。」

這是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首次榮膺由世界銀行權威組織頒發的國際性大獎,也是迄今為止小微金融領域企業可以榮獲的最高榮譽。

「獎項旌表在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和服務中取得優異成果的最佳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世界銀行中小企業金融論壇首席執行官Matt Gamser說。「獲獎機構異彩紛呈,但其在各自的市場中以奉獻精神與創新實踐幫助中小企業的強烈情懷卻並無二致,足堪激勵同儕砥礪前行。」

「飛貸所獲得的獎項和肯定,都是沉甸甸的,這既代表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金融科技水平躍居全球領先的狀態已被國際所認可,也代表著中國的金融科技目前在助力普惠金融落實的進程中取得的斐然成績。」一位來自金融機構的業界人士表示。然而,飛貸金融科技的創新故事,卻遠不是一個大獎就能「代言」的。

全球各國業界人士為破解小微金融難題前仆後繼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被稱之為「全球性難題」。之所以難,主要是因為傳統金融機構無法在這些企業身上找到足夠多的信用識別點,從而無法提供更為有效的金融服務,即使一些機構嘗試利用碎片化信息,為這些企業增信,但企業最終拿到的資金,其成本也是較高的。

21世紀以來,試圖破解這一難題的各國業界人士前仆後繼。

2012年,G20為此特別設立了中小企業金融論壇,旨在促進新興國家的普惠金融發展。目前,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代G20管理本論壇,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特區。

在過去幾年裡,中小企業金融論壇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OECD、APEC、博鰲亞洲論壇等重要國際機構達成合作協議,荷蘭女王、土耳其副總理等重量級貴賓都出席並在論壇會議上發言。目前,論壇在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接近150家機構會員,包括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多邊開發機構和行業協會。

今年,世界銀行和G20首次設立全球小微金融獎。此獎項是全球範圍內最具權威性的的金融類評選活動,旨在尋找並獎勵在小微金融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

世界公認的難題,也是我國社會各界人士奮鬥的方向。況且以中小微企業為代表的民營經濟,為我國經濟社會帶來了「5、6、7、8、9」(即50%的稅收、60%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90%以上的企業數量)的實際支撐,因此無論是從專業度,還是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從國家層面到各相關機構,在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進行著持續地探索。

在我國,每一年,政府都會持續出台相關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發展。今年以來,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下發文件,要求相關領域在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形成合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曾在多個場合闡述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幾家抬」的理念,努力形成服務合力,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之田。

而縱觀我國金融領域發展脈絡,前期風口之上標籤無數的金融科技,其發展態勢也步入下半場,這一時期的特徵,總體可以概括為通過科技、技術的創新改變著傳統金融行業的布局,並嘗試與傳統金融進行深度結合,以求共同破解小微金融服務瓶頸。

行業需要成功案例的表率與示範、社會更需要標杆案例的引導與鼓舞。

服務小微企業的中國式樣本中,最重要的理念是科技為人而生

「說實話,我有些喜出望外。我們只是報了名,最終結果是由獨立的第三方專家評委作出的,突然通知我們獲獎了,而且還是最高獎項!作為最高獎項中中國唯一的金融科技獲獎企業,飛貸創業9年來,一直專註做一件事,就是小微金融,因為這一領域具有高度的挑戰性,其社會價值也毋庸置疑。這麼多年堅持下來,最終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在馬德里,同獲獎的其他國際同業交流時,他們都對我們的技術感到不可思議。」唐俠這樣說。

沒有一種成功能全憑幸運。讓國際同業感覺不可思議的,是飛貸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可以助力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在安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以毫秒級的交互速度實現信貸服務各環節的三大平台,六大服務。

所謂三大平台,首先是天網量化風控平台。經多家合作銀行實測,已累計實現超300億資產的規模化運作,新增近千萬信貸用戶,且無一例被確認身份欺詐。由飛貸設計的隨借隨還產品平均額度高出行業5-8倍,並實現額度和定價的實時動態調整;在欺詐風險管理方面,「天網」通過全新AI加密演算法設備指紋技術,通過集成設備信息,生成不可篡改的設備識別碼,實時偵測設備信息篡改、機器人攻擊等多種團伙欺詐行為,可防範國際級黑客攻擊;並採用軍用級人臉識別技術,安防等級的人像識別比對體系,並實時調用國家級人像特徵資料庫,使其有效識別率達99%以上,已成功攔截多起人臉3D模擬團伙欺詐攻擊。

其次是神算移動科技平台。神算移動科技平台實現了空間與服務的動態水平擴展,自研中間件平台可在1分鐘內同時處理6000萬次資料庫請求,完成上萬筆核算與清算服務的調用。

第三是慧眼智能大數據平台。慧眼大數據平台每日30多億條的數據實時存儲和處理,數據查詢效率可提升到秒級,助力企業內部運營效率提升10倍以上,營銷ROI提升4倍以上。

而六大服務也一一對應現實需求。

首先是移動信貸產品服務,支持定製化的全線上移動信貸產品,隨時隨地隨借隨還,額度內循環使用。

第二是品牌營銷服務,基於定位體系打造強勢品牌,帶來可持續的用戶增長,突破傳統模式下的獲客限制。

第三是核算與清算服務,支持T+0實時核算與7*24小時跨行異地清算。

第四是風控運營服務,全流程風險預警機制和多策略驅動的運營體系,有效保障資產質量。

第五是智能客戶運營服務,通過差異化運營策略最大程度挖掘客戶價值,實現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單一客戶貢獻度提升30%,高價值客戶佔比提升50%。

第六是經營決策分析服務,助力決策者從風險、運營、財務效益等多角度反映業務真實狀況,快速提供決策支持。

此前,飛貸在全國擁有幾十家物理網點、數千員工,服務能力則局限於每年十億級人民幣;如今,只有不足400員工,完全不依賴物理網點,服務能力卻拓展至百億級,二者疊加,效率提升了幾十倍。

而更為重要的是,唐俠指出,2013年飛貸在國內率先嘗試應用移動技術服務小微金融時,市場的主流觀點是質疑其可行性;而如今,使用移動APP提供包括信貸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已成為各類市場參與者、包括傳統銀行和數字金融服務商的主流產品。可以說,在全行業、全市場層面上,飛貸引領了一場信貸技術革命。

「我認為飛貸是一家非常領先的公司,它是把全球的微金融行業都進行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飛貸的成就證明了中國在金融科技領域,已經處於一個全球領先的地位,引領著金融科技領域進入到下一個時代的發展。」 沃頓商學院Raphael Amit教授如此評價。

「決定投身移動信貸服務時,還是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根本沒去想那麼多,但6年走下來,一路上遇到的科技挑戰和風險控制挑戰,從未停止過。對一位潛在客戶綜合金融畫像作出判斷,不是簡單的交互,而是既涉及複雜的交互,還要作出判斷,要融合專業知識,還要提前將產品做好,其複雜程度遠遠高於一般性的電商和物流企業。但很幸運,我們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堅持下來。」回憶過往點滴,唐俠頗為感慨。

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嫁接到金融機構,助推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落地

截至目前,飛貸通過其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已助力持牌金融機構放款超300億規模,新增信貸用戶近千萬,服務百萬小微企業主。

成績背後,翻開這家金融科技企業的成長史,你會發現,很多時刻的前進動力並不源於競爭壓力,而是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

2011年,創業初的飛貸即發現信貸業務流程繁瑣、效率低下等痛點,針對此推出「信貸工廠」,將普遍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信貸流程縮短至1天,有效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在飛貸的銷售隊伍將達到幾千人之時,重運營模式下的飛貸決心再次顛覆自我,首創O2O金融模式,推出飛俠APP,實現了線上獲客、線下服務以及風險控制的無縫對接。

在4G移動互聯網發展浪潮下,2015年飛貸開啟了第三次轉型,突破「申請難、獲批難、用款難、還款難、再借難」傳統貸款五大難,全球首推飛貸APP實現了3分鐘4步驟、隨時隨地、隨借隨還的極簡貸款服務,引領了後續移動信貸產品的趨勢;隨著國家宏觀層面上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及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的決心。

而今,飛貸已開放共享其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護航金融機構零售信貸業務往移動互聯網轉型升級,助力普惠金融落地。

「想過飛貸會變得像BATJ一樣的『現象級』嗎?」在問到唐俠飛貸的未來規劃時,唐俠回答道,「為什麼一定要做到『現象級』呢?做個小而美、敏捷的創新者,錯位競爭,引領、而非追隨市場的變革,這樣不好嗎? 」

如今的飛貸,通過百億資產規模的驗證,並推出B2B2C模式,將其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嫁接到金融機構,服務更多的小微企業主,助推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落地。

「在向B2B2C商業模式轉型的進程中,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不是潛在客戶群體的規模問題,畢竟全國幾千家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含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信託、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幾乎都有金融科技方面的潛在需求。真正的挑戰在於讓這些機構認同並接受我們。這是我現在的工作重心。」唐俠說。

而所謂的「B2B2C」模式,也被唐俠定義為飛貸未來在移動信貸領域整合各種應用技術、數字化能力、甚至是客戶資源,為眾多中小銀行(B)提供一條龍的技術和資源服務,讓廣大的借款人(C)得到銀行高效、精準、友好的信貸服務。

但定義與實踐之間,還存在著認識的鴻溝。

唐俠說,很長一段時間裡,他最現實的想法不是獲客,「銀行家們不需要從一開始就認同我們的技術,只要他們能夠一個思考,那就是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利率市場化的大環境下,面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新興互聯網巨頭咄咄逼人的攻勢,中小銀行要生存、發展,出路在哪裡?我想,這恐怕是令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夜不能寐的核心問題。」針對這個核心問題,唐俠認為,現在部分中小銀行選擇向「上」走,試圖在high finance(高端金融)領域分一杯羹,但這麼做其實是在大銀行最擅長的「主場」與其短兵相接,很累,且效果未必好。

另一條道路就是向「下」走,差異化競爭,深耕小微,政府也鼓勵這麼做。但用傳統技術解題一定解不通,因為風險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太高,必須藉助於金融科技的力量來解題。

只要銀行董事會能夠認同這一點,那麼對於唐俠來說,他的工作就成功一半了。接下來,他會與銀行一起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銀行自身從頭到尾搞技術開放,還是與第三方合作直接拿技術來用這兩者之間,哪個更划算、更有效率?眾所周知,自行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試錯成本,而同大銀行堪稱「奢華」的技術開發團隊相比,中小銀行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與第三方合作就成了合乎邏輯的選擇。

「我們敢於嘗試B2B2C模式,就是因為我們相信銀行的心智模式一定會改變。未來,中小銀行的發展必然會選擇 『科技+小微』模式,這一模式也將構成中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一極。但建立相應的能力則是一個異常漫長的過程,飛貸作為一家已經有了9年積累的金融科技公司,時刻準備為與中小銀行、信託、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合作,支持他們在信貸方面的科技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升級」唐俠表示。

同台競技,世界最大的應用市場 催生出創新的無限可能

雖然櫛風沐雨,但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並沒有改變,這一點從全球金融從業者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的探索中,就可以看到——大家依照各自國情,創新服務方式,

談到「全球小微金融獎」的含金量,業界人士認為其最為核心的考核標準,是直接或間接向多少小微企業或小微企業主提供融資以及提供的融資額是多少。同時還要考察產品的獨特性和創新新,該項目是否引入了新的或前沿的創新,與目前使用的解決方案相比,原創性如何體現等。

作為「年度產品創新獎」鉑金獎獲得者,飛貸金融科技作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解決商,九年專註普惠信貸領域,基於前沿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數百億資產的業務實踐,全球範圍內首家推出覆蓋業務全流程、運營全體系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移動信貸的轉型升級。是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科技案例,並連續兩年入選中國百優案例庫。

由於皆是有備而來,因此「全球小微金融獎」其餘獎項的競爭也是格外激烈。

比如「年度產品創新獎」金獎獲得企業「Prodcap」就是一家以使命為導向的包容性融資技術公司,為數以百萬計的微型和小型企業提供定製化融資。利用技術及其獨特的交付模式來進行擔保信貸,為印度銀行的半城市和農村零售商提供了獲得靈活的、無抵押的營運資本的機會。

「年度產品創新獎」銀獎的獲得者「yes bank」是印度第四大私人銀行,其採用了國際最佳做法、最高的服務質量標準和卓越的運營水平,為其所有重要客戶提供全面的銀行和金融解決方案。

而「年度數字創新者責任獎」的鉑金獎頒給了「Jaza Duka」,其將聯合利華的分銷數據與萬事達卡分析結合起來進行大數據分析,分析結果用於向KCB肯亞銀行提供小額信貸資格建議。解決了銀行通常需要正式的信用記錄或抵押品才能予以貸款的困境。

「年度中小企業銀行獎」全球鉑金獎頒發給了星展銀行,金獎則由英國老牌金融機構渣打銀行獲得。

此次榮膺世界銀行中小企業金融論壇「年度產品創新」鉑金獎,為飛貸走出國門、通過向業界賦能,在全球範圍內解決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撐。

而據唐俠說,自2017年開始,飛貸已今多次赴東南亞等地進行項目考察,覆蓋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各國,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國家,同當地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進行了大量深入交流,形成了多份研究報告。2018年上半年,巴西的同業也來飛貸洽商賦能合作事宜。

「飛貸走到海外是必然的,只是節奏快慢的問題。中國發展到今天,應該超越商品和資本的輸出,開始致力於技術、理念、模式和心智領導力等更高層次的輸出。中國的金融科技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並得到了國際同業的認可,加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難得的歷史契機,當飛貸將國內的金融機構服務到一定程度後,不排除會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唐俠說。

「中國的數字金融創新主要集中在應用層面,這些年來,我們幾乎將全球所有的相關新型技術都融合進來,也獲得了若干自己的專利,全部整合為一種生產力,就是為了挑戰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都在致力解決的小微融資難題。在我看來,總會有銀行的股東、董事會和管理層志存高遠,願意嘗試向『科技+小微』方向進行戰略突破,這就留給飛貸一個賦能的機會。成功案例會形成示範效應,說服更多中小銀行加入進來。」展望明天,唐俠充滿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網 的精彩文章:

最有收藏價值的定製手機!一加6T邁凱倫開箱
為獨角獸而生――天九共享集團演繹另類江湖

TAG:IT168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