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你天天吃的這個調料,跟心臟搶壽命、跟骨頭搶鈣、還致癌…...

你天天吃的這個調料,跟心臟搶壽命、跟骨頭搶鈣、還致癌…...




疾病查詢:


腰痛、腰間盤突出、強身鍛煉

背痛、風濕、骨質增生、腿痛、

乙肝、

肝病、養肝、解酒、胃病、胃疼、便秘、骨質增生、

頸椎病

腎虛、

減肥、

宿便

失眠、

高血壓

感冒

腹瀉、

咽炎、

補腎食療、男科、前列腺炎

婦科、痛經、月經不調、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

坐月子、豐胸、美容、瘦腿、

手腳、咳嗽、痔瘡、腦出血

血栓、癌症

、糖尿病、心臟病、

痘痘、白髮

脫髮、打呼嚕、皮膚病、酸鹼食物、濕氣、

膽結石、痛風

牙痛、口腔潰瘍、鼻炎、近視、

狐臭、

秘方...更多!


俗話說,鹽是百味之首,飯菜口味的鹹淡是日常飲食是否可口的關鍵。但除了根據個人喜好,食鹽量的多少也影響著身體的健康。




什麼東西

吃多了

容易得胃癌?什麼東西吃多惹頭疼、增水腫、傷骨傷腎?什麼東西吃多了血壓飆升、視力受損?其實這裡提到的所有害處,有一種每天必吃的食物都佔全了,那就是——

食鹽




無鹽不成味,鹽是人人不可或缺的調料,但是一旦過量,對健康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吃鹽過多會導致哪些疾病?如何減少生活中的吃鹽量?不同人群應該如何吃鹽?



別急,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吃鹽過多會導致哪些疾病?



1.

傷血管

高鹽飲食有導致血壓升高的作用,研究發現,每天食鹽攝入每增加0.5克,中風的風險就增加17%。




鹽吃多了會引起高血壓,同時還會使血漿膽固醇升高,促使我們的血管變薄、變脆,這就是非常可怕的——動脈粥樣硬化。





2.

傷骨


鹽的主要成分是鈉,一般而言,人體的腎會將每天多餘的鈉排出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鈉,會同時耗損26毫克鈣。




人體攝入的鈉越多,需要排出體外的鈉就越多,而鈣的消耗也就越大。導致「骨頭變脆」,患上骨質疏鬆也就不足為奇了。




3.

傷心臟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稱,科學家在經過12年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果是,高鹽飲食會顯著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這份研究中指出,人們每天攝入的氯化鈉超過13.7克,心力衰竭的速度會翻倍。




4.

損皮


吃鹽多的時候,由於滲透壓的作用,身體組織的水分會減少,排出身體的水分會增加,也不利於皮膚的保水。




5.

傷肝腎


腎臟是人體的一大重要代謝器官,人體的代謝廢物很多是通過腎臟,最終以尿液排出體外,多吃鹽就會大大加重腎臟的負擔,對肝也不好。




6.

致胃癌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鹽攝入量和胃癌風險之間有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飲食清淡少鹽是有利於預防胃癌的因素。


如何減少生活中的吃鹽量?


1.

首先要自覺糾正口味過重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對每天食鹽攝入採取總量控制,使用定量鹽勺或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2.

習慣過鹹味食物者,為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提高菜肴的鮮香味,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




3.

菜肴烹制完成前才放鹽有利於減少食鹽用量,這是因為放鹽過早會使鹽很快滲透到菜肴內部,而表層的含鹽量減少,傳遞給舌頭味蕾的信號就是菜肴太淡,需要繼續放鹽,所以放鹽過早會無形中增加了菜肴的放鹽量。




4.

此外,每人每天5g食鹽是指三餐總的用量,如果在家只烹飪一餐,則應該按照餐次食物分配比例計算食鹽用量,如午餐佔三餐的40%,則一餐每人的食鹽用量為5g×40%=2g;而不是不管在家做幾餐食物,每頓都按每人5g食鹽用量。因為,許多在外就餐或即食食品都含有食鹽,應該計算在一天的用量中。




5.

人們還要小心暗含食鹽的「隱形殺手」。醬肉、香腸、燒雞、熏肉等熟食含鹽量比一般菜肴高1—2倍。一包辣醬面就有6克多(標示含鈉量為2500毫克)的鹽,一天的鹽分很容易超標。不僅如此,在食用松花蛋、鹹鴨蛋、甚至一些點心的時候,用餐時都需要減鹽。




6.

購買調味料時,如味精、番茄醬、蒜鹽、沙茶醬、蚝油、豆瓣醬、甜麵醬、豆豉、蝦油等,必須先看清楚罐外的標示,注意鈉的含量。

不同人群應該如何吃鹽?


中國人日常鹽的攝入量已嚴重超標。湖南省營養學會秘書長鬍敏予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但我國居民平均實際攝入量為10.5克。





對一些特殊人群,食鹽的攝入量更應有所控制。如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應每日少於5克,高血壓患者應每日不多於3克,而腎病患者應每日不超過2克。同時,常頭痛、易水腫、患慢性咽炎、皮膚差、胃不好、骨質疏鬆的人也應少吃鹽。




鹽分為無碘鹽和加碘鹽兩大類。

沿海居民海產品吃得多,當地水中的碘含量也較高,可選擇無碘鹽。而生活在內陸、山區、平時很少吃海產品的人應吃加碘鹽。特別是孕婦、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每周至少還要吃一次海帶、紫菜、海魚等來補碘。患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可購買低鈉鹽。




因為低鈉鹽的鈉含量比普通鹽低1/3左右,鉀、鎂含量較高。鈉可導致血壓升高,而鉀和鎂有利於預防高血壓、保護心腦血管。不過,低鈉鹽所添加的鉀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腎臟功能不全、腎衰竭的病人應避免食用。對於宣稱有保健功效的各種「花樣鹽」,如湖鹽、岩鹽、竹鹽、玫瑰鹽等,只是風味不同,與健康無關,沒有選購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醫養生 的精彩文章:

只靠這一招,80歲沒一根白髮,70年沒感冒過!收藏群發~
豬身上這東西,抗癌排毒,補血養顏,比阿膠還好!很多人都不知道~

TAG:名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