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長臉不好看?那可是絕對的生存優勢!

大長臉不好看?那可是絕對的生存優勢!

與眾不同的「大長臉」令狷羚在進化中脫穎而出,卻沒能在人類的槍口下幸免於難。

非洲大陸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這片土地上孕育著數以千計的獨特物種。說起非洲的野生動物,也許你率先浮現腦中的會是獅子、斑馬、鬣狗和大象。其實,非洲還有許多令人過目不忘的動物,比如,以「大長臉」而著稱的食草動物「狷羚」。

狷羚是牛科動物,雌雄都長犄角 來源:arkive

在20世紀以前,狷羚在非洲的分布範圍十分廣泛。北至地中海,南至好望角,東至東非高原,西至大西洋沿岸,狷羚的種群幾乎遍布整個非洲。這種動物的出土化石最早可追溯到100萬年前。正是在這100萬年中,狷羚快速擴散,在當地千差萬別的地形、氣候中成功繁衍。這樣「隨遇而安」的適應能力,著實讓人心生讚歎。

當代狷羚的分布圖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亞種 來源:Wikipedia

從體型上看,狷羚的肩高大約1.2米,體重大約130千克。跟「鄰居」非洲水牛、馬羚等食草動物相比,它的體型纖瘦。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則生物學假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體型不同的兩種動物如果食物供給相同,那麼體型大的動物最終會替代體型小的動物。」簡而言之,如果「食譜」相同,「大塊頭」的物種會在生存競爭中將「小塊頭」逼到消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狷羚非但沒有被這些「大塊頭鄰居」競爭到種群減少,反而能在非洲大陸上快速擴散呢?

針對狷羚的適應能力,許多科研團隊展開過調查。科學家們提出猜測,難道是這張與眾不同的大長臉在發揮作用嗎?狷羚的臉部又窄又長,看起來比馬臉還要瘦削。這樣的臉型在自然選擇中會有什麼優勢呢?

大長臉的生存優勢之一,是眼睛和嘴巴的距離比較遠。作為棲息在草原、河灘等環境的食草動物,狷羚要時刻提防天敵潛伏靠近。擁有一張大長臉,狷羚便能在嘴巴吃草、飲水時,眼睛「眺高望遠」,留意四周的風吹草動。狷羚本身也是一種機警而膽怯的動物,發現危險及時逃離是它們的生存策略之一。

狷羚在飲水 來源arkive

大長臉的另一個生存優勢,是更易於採食乾草中的可食用部分。這個說法起初只是個假說。這個假說認為,狷羚狹長的頭部結構,有利於從旱季的乾草中挑選出可食用的部分,由此,這種動物更能適應非洲大草原的氣候條件。如果這個假說成立,旱季時,狷羚和「大塊頭鄰居」的食譜肯定存在差別。事實真是如此嗎?

為了找出真相,科學家們花費了兩年時間,對坐落於非洲西部的納辛加獵場(Nazinga Game Ranch)中的馬羚和狷羚進行了對比。自然環境中的狷羚和馬羚有時混群生活,共同警戒天敵。這兩種動物都是以草為主食,但馬羚的體型比狷羚大,體重也遠超過狷羚,它可謂「大塊頭鄰居」的典型代表。由於體型大,馬羚的頭也很大,它臉部的絕對長度比狷羚長。但是,從臉和身體的比例關係看,狷羚的長臉更勝一籌。

狷羚(左)和馬羚(右) 來源arkive

值得一提的是,開展研究的獵場位於北緯10°附近,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中有雨季、旱季之分。根據旱季的氣溫高低,研究人員有進一步將季節分為了雨季(6月至9月)、涼旱季(10月至次年1月)、熱旱季(2月至5月)三種。他們每月收集狷羚、馬羚的糞便,並通過顯微鏡觀察其中的植物碎屑,據此判斷這兩種動物在一年中都吃了什麼。

研究發現,在草木蔥蘢的雨季,須芒草、苞茅等植物佔了狷羚、馬羚食譜的絕大部分。進入旱季之後,上述野草變得乾枯柔韌,在兩種動物食譜中的比例均有減少,但是減少程度不相同。馬羚食譜中這些野草的比例快速下降,代之以較為柔嫩的豆科、木犀科植物,而乾草在狷羚食譜中的比例始終保持在80%以上。

這個研究結果表明,狷羚確實比它的「大塊頭鄰居」更善於採食旱季的野草。這也導致了狷羚與這些動物的食譜有區別,彼此之間並不是針尖對麥芒的生存競爭關係。

狷羚(上)與馬羚(下)不同季節的食物構成 來源:參考文獻中論文配圖

如今,許多科學家已經認同,狷羚的大長臉以及由大長臉帶來的生存優勢,是這個物種能在非洲快速擴散的原因之一。在經年累月的進化中,生活在不同地形、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狷羚種群漸漸形成了各自的特徵。這些特徵不僅體現在皮毛顏色、犄角形狀等外觀方面,也體現在習性上。例如,有些種群偏愛挑選幾種特定的草進食,而有些對各種草都來者不拒;有些種群喜歡在晨昏活動,有些則全天都活躍;有些種群警惕性極高,有些則相對偏低……

根據以上的差異,目前一般將生活在非洲大陸的狷羚分為8個亞種。這些亞種的外觀差別並不顯著,將它們的頭像擺在一起,就像一場「找不同」遊戲。近年來,線粒體DNA檢測日益發展,有些科學家主張將這8個亞種都列為獨立的物種。這個觀點能否為學界廣泛認同,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狷羚的9個亞種的頭部手繪圖:北非狷羚(中)、 披紅狷羚(左上)、蘇丹狷羚(中上)、斯氏狷羚(右上)、西部狷羚(右)、諾氏狷羚(右下)、利氏狷羚(中下)、柯氏狷羚(左下)、托氏狷羚(左) 來源:Wikipedia

在非洲眾多的食草動物中,具有大長臉的狷羚可能被認為是進化的贏家。但在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它們也曾遭遇嚴峻的生存挑戰。20世紀20年代,原產於地中海周邊的狷羚北非亞種(簡稱北非狷羚)滅絕。該亞種滅絕的直接原因,不是其他食草動物的生存競爭,而是日益加劇的人類活動。19世紀上半葉,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在北非掀起了長達數十年的軍事拉鋸戰。作為當地的本土物種,北非狷羚遭遇軍隊屠殺,棲息地被侵佔和破壞。它們還被當成狩獵動物供人射殺取樂、製作標本。

已滅絕的狷羚北非亞種。攝於1895年 來源:Wikipedia

北非狷羚滅絕近百年後的今天,地球上現存的多個狷羚亞種也步入了瀕危甚至極度瀕危的境地。它們分布範圍的縮小、種群數量的減少,也都與人類的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隨著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覺醒,對狷羚的挽救和保護已在積極施行。也許有一天,我們還能從這種奇特的動物身上,發現更多秘密。

參考文獻

[1] Schuette, J. R.; Leslie, D. M.; Lochmiller, R. L.; Jenks, J. A. (1998). "Diets of hartebeest and Roan antelope in Burkina Faso: Support of the long-faced hypothesis". Journal of Mammalogy. 79 (2): 426-436.

作者:張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山竹怎麼保存?咋那麼愛壞?
霸王龍、美洲獅……細數那些可能被叫錯名的動物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