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盤點2018:國家地理最佳動物攝影作品新鮮出爐!

盤點2018:國家地理最佳動物攝影作品新鮮出爐!

在漆黑的夜裡,一群黑尾真鯊在法卡拉瓦環礁的南航道中捕食,法卡拉瓦環礁位於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土阿莫土群島。攝影師Laurent Ballesta的團隊在無保護的條件下潛水拍攝,通過計算髮現共有700條鯊魚。 圖片出自2018年5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瘋狂進食的鯊魚」一文。 攝影:LAURENT BALLESTA

賈森島是福克蘭群島中較為偏遠的一個島嶼,該島上棲息著世界上最大的黑眉信天翁群落。曾經數百頭牛和羊在這裡放牧,如今這裡已變成了一個自然保護區。全球大約70%的黑眉信天翁都棲息在福克蘭群島。 圖片出自2018年2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戰爭之後,福克蘭群島開始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一文。 攝影:PAUL NICKLEN

在鳥島附近的寒冷的南大西洋中,一隻海星依附於一棵巨型海帶上,整個畫面看起來就像是一片水下的熱帶雨林。構成福克蘭群島的山脊迫使深海的營養物質進入淺水海域,由此形成了一個豐富的海洋世界,吸引了各種魚類、哺乳動物和鳥類。 圖片出自2018年2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戰爭之後,福克蘭群島開始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一文。 攝影:PAUL NICKLEN

一個冬日的傍晚,在智利百內國家公園附近的薩米恩托湖上方的山坡上,美洲獅Sarmiento和其11個月大的幼崽擠在一起,灌木叢和岩石碎片似乎並不令它們感到困擾。Sarmiento已經養育了數代幼崽,大部分時間裡,它都在這片地區捕獵和休憩。 圖片出自2018年12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巴塔哥尼亞的美洲獅」一文。 攝影:INGO ARNDT

在亞南極洲的瑪麗安島,一群新換羽毛的馬可羅尼企鵝艱難地爬上一個古拉火山口的山脊。它們的背後是「露天劇場」,是一代又一代的馬可羅尼企鵝在火山口中踩踏出的一系列平台。「火山口內的所有企鵝發出的巨大聲響真的非常令人震撼,」生態學者Otto Whitehead說道。 圖片出自2018年7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迷失海洋:為何你看不見的鳥兒在不斷消失」一文。 攝影:THOMAS PESCHAK

在肯亞的Bunyala水稻種植區,一位環保人士抱著一隻生病的蒼鷺,另一位手裡拿著被空中噴洒的殺蟲劑倍硫磷毒死的鳥。村民們會收集並吃掉這些鳥,儘管它們是被毒死的。 圖片出自2018年8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為何毒藥正成為非洲野生動物越來越大的威脅」一文。 攝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美洲獅Sarmiento在灌木叢後面埋伏了一個小時,隨後的半個小時里又在草地上追蹤了獵物將近100米,最後才向這隻原駝發動襲擊。這是一隻強壯的成年雄性原駝,它向側面移動以躲避Sarmiento鋒利的爪子。 圖片出自2018年12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巴塔哥尼亞的美洲獅」一文。 攝影:INGO ARNDT

當離開和進入瑪麗安島時,南方冠企鵝都必須穿過岩石峭壁和滔天巨浪。 圖片出自2018年7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迷失海洋:為何你看不見的鳥兒在不斷消失」一文。 攝影:THOMAS PESCHAK

在全球最大的難民營邊緣的Inani森林裡,一頭亞洲象透過樹葉窺視前方。這頭大象是被困難民營附近的森林中的38頭大象之一,難民營阻擋了大象的遷徙路線。 圖片出自2018年1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瀕危的大象被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圍困」一文。 攝影:ISMAIL FERDOUS

食蟹海豹爬上漂浮的海冰上休憩、生育以及躲避虎鯨和豹形海豹。(注意食蟹海豹軀幹上明顯的傷疤。)隨著南極半島附近海域能夠利用的海冰越來越少,類似圖中這樣來自陸地冰川的冰山為動物們充當著重要的棲息地。儘管名字是食蟹海豹,實際上食蟹海豹主要進食磷蝦——南極另一種未來堪憂的動物。 圖片出自2018年1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大危機」一文。 攝影:CRISTINA MITTERMEIER

在一天的求偶過程中,四歲的美洲獅Charqueado(左)氣得咬牙,發出低沉的咕嚕聲。據攝影師Ingo Arndt稱,在一個小時里,兩隻美洲獅在一個相對暴露的地方交配了5次。之後,它們沒有選擇撤退到安全的地方,而是漫步到百內國家公園附近一個私人牧場的山坡上。 圖片出自2018年12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巴塔哥尼亞的美洲獅」一文。 攝影:INGO ARNDT

在紐西蘭的查塔姆群島,信天翁最隱蔽的築巢區是Te Tara Koi Koia島上的一個天然洞穴。在洞穴內部,與大禮帽高度相當的鳥巢不受風雨的侵蝕。毛茸茸的幼雛將會在5個月的時間裡學會飛行。 圖片出自2018年7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迷失海洋:為何你看不見的鳥兒在不斷消失」一文。 攝影:THOMAS PESCHAK

在亞南極洲的瑪麗安島,一隻頭皮被撕掉的灰頭信天翁幼雛充分展示了海鳥面臨的入侵物種的巨大威脅。由於一些人類尚未弄清楚的原因,人類200年前引入這個島嶼的老鼠夜間開始捕食鳥類。鳥兒對於新危險缺乏本能的恐懼,因此通常會任憑老鼠撕咬,直到最後死亡。 圖片出自2018年7月刊《國家地理》雜誌「迷失海洋:為何你看不見的鳥兒在不斷消失」一文。 攝影:THOMAS PESCHAK

巴布亞企鵝游出了鳥類中的最快速度:每小時35公里。它們一整天都會在靠近岸邊的海洋里捕食,同時努力躲避海豹、海獅和虎鯨的獵殺。福克蘭群島上棲息著全世界最多的巴布亞企鵝繁殖配偶。 圖片出自2018年2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戰爭之後,福克蘭群島開始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一文。 攝影:PAUL NICKLEN

印尼巴漳島的一位蝴蝶捕手在將自己的樣本分類,之後他會在巴厘島銷售。在巴厘島,蝴蝶會被出口到亞洲各地,之後再流入全球各地的收藏者手中。 圖片出自2018年8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深入蝴蝶捕手的黑暗世界」一文。 攝影:EVGENIA ARBUGAEVA

月亮水母遍布全球各個海洋,其名字源自它們晶瑩剔透的傘狀體。月亮水母傘狀體邊緣的纖毛可將食物拉入口腔中,它們的大部分食物都是浮游生物。月亮水母會根據進食食物的不同而改變顏色。 圖片出自2018年10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深入水母的奇異世界」一文。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2015年,一頭雄性幼獅進食了一頭牛後死亡,這頭牛被馬賽族的牧人塗抹了殺蟲劑丁硫克百威,而這頭幼獅是肯亞著名的馬沙獅群的三個成員之一。馬沙獅群曾獵殺了數頭牛。 圖片出自2018年8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為何毒藥正成為非洲野生動物越來越大的威脅」一文。 攝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一隻雌性獵隼在高聳於蒙古平原上方的巢穴中守衛著自己的幼雛。據稱成吉思汗曾飼養了數百隻獵隼用於狩獵。如今,由於棲息地減少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獵隼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圖片出自2018年10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一位阿拉伯酋長保護世界上速度最快動物的計劃」一文。 攝影:BRENT STIRTON

當太陽從瑪麗安島的西海岸落下時,四隻漂泊信天翁開始展示特有的儀式舞蹈,這套複雜的儀式由一系列叫聲和姿態動作組成,其中包括右側信天翁的「向天鳴叫」的展示表演。漂泊信天翁終生為伴,其舞蹈儀式通常由亞成體完成,這有助於它們評估潛在的配偶。 圖片出自2018年7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迷失海洋:為何你看不見的鳥兒在不斷消失」一文。 攝影:THOMAS PESCHAK

在懷俄明州,初升的陽光照在雄性艾草榛雞身上,它們正在向雌鳥進行求偶展示:將胸部的兩個氣球一樣的曩膨脹起來,展開尾羽。艾草榛雞的求偶場地位於灌木蒿中的空曠地方。 圖片出自2018年11月刊《國家地理》雜誌的「艾草榛雞代表著美國西部的鬥爭」一文。 攝影:CHARLIE HAMILTON JAMES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