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這些留在鄉村的年輕人,不想再「忍受一下」

這些留在鄉村的年輕人,不想再「忍受一下」

搜索框里搜「年輕人」,緊接著出現的搜索提示是「年輕人脫髮怎麼辦」、「年輕人高血壓」、「年輕人眼窩凹陷」等。

生活在都市的年輕人究竟有多焦慮,簡直連輸入法都很了解:

都市的一切變化太快,昨天還擅長的本事,今天就沒了用場;明天換一個工作就換一批朋友,升一次職,也會換一批朋友;

在一個公司的戀愛像地道戰,不在一個公司的戀愛像異地戀;

合租一年沒吃過飯,對面鄰居沒見過面,維持友誼主要靠朋友圈點贊……

焦慮之中,有一種療傷良藥已經在年輕人中流行了一段時間,那就是鄉村視頻。不只是那些土味的、搞笑的,很多視頻其實都非常簡單,有時就是種個地,抓個魚,和媽媽一起做個菜,院子里養只大狗,有空了就帶它去趕個大集。

一個號稱要做「隱形退休人口」的95後朋友說,她就是喜歡這種視頻中的緩慢和重複,有時一天里被客戶更改了五次方案,有時連軸轉做了很久的活兒得不到回應,這時看到某家視頻里村口那棵大樹還在,或是另一家的大狗又生了崽,就會感到幾分平靜,彷彿做了一場心理按摩。

攝影:金浩森

她覺得這才叫生活,喜歡這些同齡人不焦慮的狀態。

事實上又是如何呢?這些留在鄉村的90後,過得到底是怎樣的生活?

「 我就是挺戀家的 」

重回農村,是一向乖巧懂事的小喬做過的最野的決定。

大學畢業後,小喬就在連雲港東海縣的一家事業單位,干著一份穩定的工作。

好不容易從農村考出來,沒有人會想到兩年多之後她會重回農門,尤其是在村裡年輕人已經很少的情況下。

小喬承認自己是因為戀家。

童年時,她爸爸去中東打工,兩趟走了六年。家裡的重擔落在了媽媽身上,養了十年豬,拉扯到三個孩子。

「一家人就過年才能湊到一起」,小喬對我們回憶道,「我覺得有點......哎,有點遺憾吧。」

後來出去上學,「我媽騎電動車送我到鎮上坐中巴車,每次她都會看著車子開走才離開。上大學以後,有時候要好幾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分別的時候我都會很想哭。」

後來,上班的地方雖然離家鄉不太遠,但她還是決定換一些能守在父母身邊做的工作。

「我始終覺得家人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拍視頻是她的一個嘗試,內容都很簡單,就是生活日常:摘棗子、收玉米、種蘿蔔、給媽媽過生日、爸爸工地的一天......

小喬有時也會焦慮,因為覺得自己沒什麼才藝,口才也不好,有時都不知道該直播些什麼,焦慮的時候,直接停播了一個月。她覺得自己的壓力沒比都市的同齡人少到哪裡去,但她一點都不後悔回來。

就是這些「很普通」的視頻,吸引了很多人關注,和她聊地方的風俗、童年的回憶、生活的感悟……

「原來他不是神經病啊」

四川瀘州的劉金銀,是在一系列失敗後開始拍視頻的。

91年出生的他17歲時就外出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地搬磚,每天累個半死也只能賺35元錢。

後來,他帶著積蓄回家買了50隻黑山羊,但因為沒有經驗養死了好多隻……

欠了一屁股債後,劉金銀開始嘗試拍視頻。

第一個是拍他小時候經常乾的捉鱔魚,掙了30塊錢。

但那時,1G的手機流量費要47塊5,他現在還記得這樣清楚,因為為了充流量,他又跑去做了焊工,賺到錢就回來拍視頻,流量用完了接著去幹活……

但每場直播下來他還是要虧一百多塊錢。

而且,村子裡幾乎全是老人和兒童,沒人懂他每天在村子裡面舉著手機是在搞些什麼。

不少人覺得他是神經病,父母后來也忍無可忍,把他趕出家門,逼他去找份正經工作。

但劉金銀咬牙堅持了下來。

直播兩三個月後,他發現自己的收支勉強能平衡了。粉絲也漲到了幾萬人,但劉金銀卻考慮放棄了:「對直播漸漸沒什麼熱情了。」

他決定最後嘗試一次轉型:把攢下來的一千塊錢全部用來拍一部自己的「紀錄片」,要是失敗了就回去老老實實幹電焊。

「紀錄片」得有攝影師,為此,他專門跑去城裡,找到一個電視台的攝影師。但對方回復他,自己的收費標準是一分鐘兩千塊。

劉金銀當時就懵了。

接著又跑去一個婚慶公司,對方的收費便宜了一些:兩分鐘一千五百塊。

他把一千塊給了對方:「剩下的五百塊錢我再直播一段時間給你補上。」

「紀錄片」拍了整整一天,策劃全是劉金銀自己完成的。

但上傳時又遇到另一個問題——視頻軟體當時最多只能支持15秒

放在平常他可能就放棄了,但這是他「背水一戰」。他就向視頻軟體的客服求助。對方無法幫他解決問題,但建議劉金銀把片子發過去給他們看看。

幾個星期後,視頻軟體方相中了劉金銀的故事,從北京跑到他在四川的老家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五十多家媒體先後來到村裡對他進行採訪。為了招待前來的記者,他說自己「兩個月幾乎天天在家煮飯」。

村裡的人也開始接受:

「原來金牛不是神經病啊。」

現在劉金銀的父親偶爾也會在他的視頻里出鏡。

他對我們說,還有一些城市裡的年輕人跑來,想和他一起拍視頻:

「結果來的第二天就堅持不住跑了。那些美食看著挺有食慾,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那些從城裡來的人,光是生個火就熏得淚汪汪……」

「 2000隻雞死了1500隻 」

甘肅的尚育康和劉金銀的經歷高度吻合。

他也是17歲外出打工。在後廚幫過忙,當過司機,兩年後決心自己回家創業。

「因為喜歡動物,所以想搞養殖。想養比雞好看一點的動物。」

他先是考慮過豪豬,又想過孔雀,都是因為「好看」。最後還是和貴妃雞一見鍾情。

就是它

他用兩年攢下來的4萬塊錢買了500隻雞苗。

因為怕家人反對,他把雞苗偷偷養在屋裡,他就在另一個屋睡——但根本睡不著,每隔幾個小時就忍不住跑去看看雞苗。

這樣的興奮持續了幾個月,事情暴露了。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內的長輩清一色反對,覺得他沒出息。

「年紀這麼大了不出去賺錢窩在家裡幹什麼?」

他出去推銷時也被人質疑:沒人相信現在還有年輕人願意養雞……

說起這段經歷,尚育康哭笑不得。雖然同齡的朋友對他很支持,但他們都在外地打工。

孤立無援的尚育康還是堅持把第一批雞養成、賣掉,開始擴建養雞場,卻又被土管所的人來威脅要拆掉,幾經周折保存下來後,雞又染上了病。

2000隻雞死了1500隻。短短數日里,每天都會死上幾百隻。

那段時間,他不敢告訴家裡人,怕他們難過;也不想被鄰居知道,因為怕他們笑話。

尚育康只能每天半夜趁著夜色把死掉的雞悄悄運到山上埋掉,再開著空蕩蕩的拖拉機回來。

一鏟一鏟,他親手埋掉了1500隻雞,一共弄了一個星期。

他硬是一個人挺了過來……

就這樣,心裡藏了很多秘密的尚育康,就在養雞的空擋里隨便拍些視頻玩兒,比如帶著他的雞大軍走T台,或是在雞餵食時,引導它們擺成各種造型……沒想到卻火了。

因為村裡沒有可以聊天的同齡人,他就靠粉絲的評論和私信緩解寂寞。粉絲里還有養殖高手,經常給他支招、指導。

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找到一些貸款,還想繼續擴建自己的養雞場。

「 見證過很多婚禮的我……」

28歲的斯普樂瑪同樣在創業中遭遇了資金難題。

她出自內蒙古一個傳統的牧民家族,畢業後曾經去海拉爾的城裡打過工。

4年前,她和弟弟開了一家首飾店,潛心製作蒙古族的傳統首飾。因為小時候看父親做過,她很喜歡,但她發現,現在沒什麼年輕人願意學這些傳統手藝了,他們更嚮往去城市裡上班。她決心把這門手藝傳承下來,就專門拜師去學。

她能吃苦,又愛鑽研,喜歡開發一些新款式,在經歷了初期的一些困難後,現在每月能有十幾萬的銷售額。

但是,這些收入里不少是賒賬。因為首飾主要是用於牧民的婚禮,一套要幾萬塊。牧民普遍沒有現錢,經常要等到賣牛羊的季節才有錢來還賬,甚至要分上好幾年才能還完。

斯普樂瑪

斯普樂瑪很理解牧民們的困難,也信任他們,看到新人們帶著她首飾的樣子,也覺得滿足……可是,自己的現金流畢竟還是會因此斷掉。

最困難的時候,平安普惠通過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向斯普樂瑪提供了免息貸款。而斯普樂瑪也把首飾店擴展到了兩家。

她期待著未來能有更好的店面,打磨出更漂亮的產品,牧民的生活里仍然有這麼多信任和溫暖,以及:「見證過很多婚禮的我,期待著屬於我的那場婚禮……」

之前,我們在微博的「夜話」里問大家關於鄉村的記憶,提到很多的是「帶院子的房子」「家養的動物園」「可以發獃的水塘」,以及提起來就停不住的關於吃的回憶:夏天釣龍蝦,秋天撿黃豆……

當年覺得平淡無奇、甚至乏味的事情,就像這些鄉村視頻一樣,如今不時地跳出來,帶給我們許多慰藉,也提醒我們對生活有更多的勇氣。

就像一位長期拍攝鄉野生活的攝影師說的:「沒有哪裡是烏托邦……我只是希望我的影像能成為讓大家有短暫喘息的地方,換換腦子,然後去更關注你們自己真實生活中好的、值得珍視的地方。」

攝影:黃旭胡

城市化的另一面,是鄉村的空心化。

一年又一年,大量的年輕人離開了鄉村,在都市裡打拚、漂泊,懷著一份感情複雜的鄉愁,在他們身後,則是漸漸老去、失去活力的故鄉。

但這只是現實的一面。

像上面故事的這些年輕人,依然選擇把青春留在土地上,他們的視野更開闊,思維更靈活。他們不僅把外面的世界帶進鄉村,也把這裡的故事講了出去,還通過創業等行為,在一點一滴地改變著鄉村,而不是把家鄉當成備胎而已。

當然,像尚育康和劉金銀的經歷如此相似,也說明留在農村的年輕人出路仍然單一,他們得到的指導和幫助很少,連同齡人之間的理解和安慰都很匱乏,他們需要的不只是「粉絲」……

攝影:肖全

鄉村既不應該落寞,也不必只販賣淳樸或土味,它應該更有活力,更有想像力。

2017 年,平安普惠開始將目光匯聚於廣袤鄉村的創業者身上,通過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及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向鄉村創業者提供免息貸款和創業能力服務。

給年輕人機會,給鄉村機會,通過扶植創業,不僅僅是讓很多農民增收,也減少了留守兒童那種親情的代價。那種情感的代價,甚至比貧困影響更為深遠。

2018年,平安普惠聯合網易發起「驚艷中國」鄉村公益攝影大賽。

希望通過記錄者的鏡頭,去發現、展現中國的鄉村之美,傳遞農村創業者也有著他們的樂觀積極和生活趣味。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致回到他妻子身邊的我的情人
日本警方是如何處理家暴案件的?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