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拐點2018:互聯網理財行業的退與進

拐點2018:互聯網理財行業的退與進

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洪偌馨

2018年,「拐點」這個詞可以用來描述很多行業趨勢或數據變化。最近又聽到一次,關於互聯網理財。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聯合發布的《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由2017年的695點下降到563點,降幅高達23.5%。

事實上,回顧整個2018年,引發這個「拐點」降臨的因素有很多。監管的收緊、市場的波動、宏觀經濟承壓、外部環境的不穩定等等因素都對理財業務產生了一些影響。

不過「拐點」的出現也並不見得就是一個負面的信號。最近這幾天,馨金融在深圳參與了騰訊「首席計劃」的培訓,也走訪了很多家公司,與從業者探討了關於財富管理行業的現狀。大家能夠達成的一個共識是:

這個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劇烈的變化,從公募基金、銀行、信託、保險、券商這些傳統金融機構,到互聯網平台等渠道,他們所承擔的職能、扮演的角色,都和以往越來越不相同。

比如,當公募基金開始成為養老「第三支柱」,基金業過去二十年里推崇的「明星基金經理」是不是還適合接下來的發展;當P2P爆雷潮來了一輪又一輪,投資人的收益預期到底該如何管理;當微信、QQ這樣體量在十億級的超級互聯網平台成為理財平台,他們又該如何將對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投資人。

不只是機構和平台,用戶的習慣、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集中發生時,折射出的一個表象是互聯網理財指數「拐點」的出現。

在12月15日的第二屆理財通財富高峰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將眼下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為五個基本趨勢。

結合這五個趨勢,以及這幾天馨金融所學習和交流到的心得,今天來和大家做個分享。如果你也有相同的感受或者不同的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

1、純通道業務持續萎縮

前述互聯網理財指數的下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場規模不再像以往一樣狂飆突進,整體規模增速放緩,一些業務甚至出現了收縮趨勢。

《2018年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財富管理市場總規模由2017年的130萬億上升到132萬億,增幅大幅低於以往。其中,信託、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分別下降了2萬億、1.2萬億和2.7萬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險分別上升了1.5萬億、0.7萬億和2.4萬億;銀行理財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下降的這幾類事實上都是純粹的通道業務。這與今年年中頒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簡稱「資管新規」)有關。

對於通道業務,資管新規第二十二條規定,「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範圍、槓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

此外,資管新規在多層嵌套與槓桿比例方面有著嚴格的規制,多條政策發力,資管行業去通道將是大勢所趨。

2、資產配置成為核心能力

資產配置在財富管理行業並不是個新話題,但是在整個行業的「拐點」來臨時,這個詞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含義。

一方面,整個金融環境的變化使得資產配置能力變得更加重要。殷劍峰在演講中提到,在利率持續下行的過程中,資產配置是相對容易的,但是隨著未來利率出現上升,資產價格會變得波動不均,這個時候資產配置就變成了關鍵性的能力。

另外一方面,隨著財富管理在用戶生活和生命周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種轉變也對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體來看,今年4月,五部委聯合發文啟動個人養老金試點,推動養老金第三支柱發展。截止到目前,證監會已先後批設26隻養老目標基金,其中5隻已經結束募集並開始投資運作,參與人數超過18萬。

針對這種角色的轉變,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一梅表示,「當我們把投資的視角拉到作為養老的『第三支柱』這樣長的周期,我們會發現基金行業在過去20年的很多方法論都要發生變化。」

比如,之前基金行業強調明星基金經理,他們能夠在幾年時間裡為投資者帶來多少投資者收益。但是如果是一個持續二三十年的投資,這就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流程、體系、制度,如何用長期化的管理方式真正為投資人創造穩定的回報。這對於基金公司整體的投研體系架構有根本性的改變,甚至整體組織架構也會有顛覆性的改變。

此外,李一梅提到,以前基金公司都在強調基金的銷售,但銷售是一鎚子買賣,養老是長期的陪伴。這種陪伴要求基金行業整體的銷售和服務從賣方代理向買方代理轉變。

3、機構投資者將成為主角

對比中外的資本市場,投資主體的差異非常明顯。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銀行業的規模相當於美國的兩倍。但是與此同時,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包括養老金、壽險公司、共同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只是美國的1/5。

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資本市場的不成熟和投資者教育的不完善,而這些缺陷給國內的資本市場帶來了許多困擾。

比如,在國內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過去很多年都保持著剛兌的傳統。與此同時,散戶投資者因為過度關注短期收益,會將資金投入許多其他類金融產品,因此滋生了P2P爆雷潮等一系列的風險事件。

眼下,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台,以及行業洗牌的加速,國內市場也在逐漸過渡到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階段。監管新規的出台使得銀行剛兌理財產品成為歷史,年底一系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也與其他傳統金融機構形成了多頭競爭的格局。

尤其是理財子公司新規的出台,降低投資門檻、免面簽、可以直投股市以及開放非標資產等規定,加上金融科技的應用,越來越使得不同類型的客戶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匹配相應的投資策略,促進國內財富管理市場逐漸走向成熟。

4、資本市場的投資將取代存款和房地產

與投資的「散戶化」一樣,資產結構中存款和房地產比重過高,是國內居民投資的一大特點,但是眼下這種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一方面,國內房地產行業本身可能將進入一個相對萎縮的時期。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演講中提到,從2015年到今天,有3.4萬億人民幣基礎貨幣被央行發行,通過國家開發銀行支配,最後大部分流入中國中小城市棚改上面,實際上直接推動了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的開發,也間接推動了國內信貸的大爆發。

但是從今年三季度開始,數據顯示,新房銷售持萎縮,同比下降4到5個百分點,到明年上半年情況可能會持續惡化,本質原因在於這種以內棚改貨幣化所推動的房地產服務和繁榮已經接近尾聲。

「我們必將迎來房地產相對比較冷落的時代。」陸挺強調。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包愛麗也提到了關於房地產投資吸引力正在逐步下降的問題。

她認為,房地產的價值在過去多年一直保持上漲,本質上是由於城鎮化和消費升級帶來的巨大需求逐步釋放。而資本市場投資因為整體市場的不成熟,因此在整體居民投資中佔比較小。

「但是在未來,房產整體增長的斜率可能大幅收窄,同時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完善,權益市場可能會逐步替代房地產市場,成為財富分化的一個重要領域。」

5、互聯網理財和理財的互聯網化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互聯網理財指數的下降是不是代表著理財互聯網化進程受阻呢?

其實不然,當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開始向移動互聯網轉移,理財的互聯網化依然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以騰訊理財通為例,騰訊三季度財報顯示,截止到10月31日,騰訊理財通資產保有量超過5000億。同時,新功能零錢通也已經上線,作為微信支付的基礎賬戶服務,零錢通已經覆蓋微信支付所有支付場景。

不過,過去這些年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自己「觸網」還是互聯網平台參與到整個行業的進程之中,都踩過許多「坑」,即便是經驗豐富的大平台如騰訊也無法避免。

騰訊理財通負責人閆敏介紹在分享中提到了一個細節,2015年整個A股迎來大牛市的時期,理財通也曾經上線了一款指數基金產品,但是在接下來行情急劇下行之後,大部分用戶處於虧損狀態,理財通的用戶流失率最高達到了近7%。而在所有持有指數基金的用戶中,有41%的客戶從未購買過指數基金。

這使得理財通重新認識到,作為一個用戶以十億計的平台,平台本身就成為了用戶選擇理財產品的一部分原因,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者教育、用戶分層、風險預警,優勢也會變成風險。

這促使理財通重新調整了業務策略,並逐步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就像前面說過的,我們正處在高速且劇烈的變革之中,尤其是站在2018年的年末去回望這一年行業的發展,感受尤其明顯。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中國銀行業運營效率報告2018》即將發布,銀行運營能力成競爭成敗關鍵
礦圈寒冬,F2Pool創始人神魚轉戰數字錢包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