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吉州窯、建窯的黑釉

宋代吉州窯、建窯的黑釉

宋代江西吉州窯、福建建窯是兩個獨特的地方窯,為我國陶瓷美學藝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宋代是我國制瓷業蓬勃發展的時期,南北方瓷窯廣泛興起。

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碗

宋代自皇室、士大夫到市民階層,飲茶、鬥茶之風盛行,成為當時的時尚。吉州窯和建窯所燒造的黑釉茶盞,在當時最負盛名,此二窯工匠大膽運用新工藝,利用鐵釉的結晶原理和科學配方燒成了兔毫釉、油滴釉、玳瑁釉、鷓鴣斑釉以及曜變天目釉等多種黑釉窯變茶盞,釉質溫潤如玉。

宋 吉州窯剔釉填繪黑釉梅紋瓶

南宋江西吉州窯黑釉瓷不僅產量大,而且裝飾技法多種多樣,諸如樹葉紋(俗稱木葉紋)、剪紙紋、彩繪紋、剔釉、剔釉填繪和玳瑁釉等等,這些裝飾設計、構思新穎,在宋代瓷窯之中獨樹一幟,有濃郁的地方風格。

宋 吉州窯玳瑁釉罐

吉州窯的胎體較粗,圈足處理比較簡單,底足用模子壓印後,在圈足外壁用刀隨意刮削而成,故底部與足端有不平壓印痕和刮削痕。壓印出的圈足寬窄不一,釉面光澤柔和光亮。樹葉紋、剪紙紋、玳瑁釉等各種窯變花釉均呈現出自然之美,妙越無窮。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建窯則以兔毫盞最負盛名。由於福建是我國著名的茶葉產地,茶品的產量和質量均屬上乘,精美的茶具更是不可或缺的。宋徽宗趙佶鬥茶時使用的茶盞就是建窯兔毫盞。在飲茶之風的影響下,兔毫盞成為當時最流行的茶盞品種,其黑釉的釉面上閃現出不同色調的線條紋,狀如兔毫毛,民間俗稱「金兔毛」、「銀兔毛」、「藍兔毛」等,以紋理流暢清晰者最為名貴。

宋 建窯曜變天目茶盞

建窯另一類著名產品是曜變斑茶盞,日本稱為「曜變天目」。據史料記載,在日本鎌倉時代(12世紀末至14世紀),到我國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曜變天目的燒成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其內壁釉下一次高溫燒成的藍白色或黃白色的耀斑群,在陽光和一定溫度條件下會閃耀出七彩光暈,非常絢麗。與其類似的品種還有類似鷓鴣鳥胸毛、黑地白釉斑的鷓鴣斑盞。

民國 仿宋吉州窯剪紙貼花雙鳳紋碗

建窯盞的胎體較為厚重,胎色以黑灰居多,胎質堅實,胎泥中有白褐色沙粒,粗細不勻,用手觸摸會感覺很粗糙。盞體施釉較厚,盞口由於釉的垂流現象,口邊釉極薄,呈深醬色甚至露胎。口沿以下,釉子逐漸加厚,腹部內底中央與外腹壁釉的沉積最厚,有的器物外部黑釉垂流現象嚴重,甚至聚成釉珠狀。釉光柔和,具有玉質感,盞內注滿茶水後,釉面的兔毫、鷓鴣斑、曜變斑等窯變花紋更加鮮艷明麗,令人賞心悅目。從建窯蘆花坪窯址的考古發掘資料來看,出土有印陽文反書「供御」、「進盞」字銘的墊餅多件,出土物還有盞底印陰文「供御」二字者,這些考古材料證明北宋晚期宮廷已普遍使用建窯茶盞。

新仿宋建窯黑釉兔毫盞

現代新仿器無論是吉州窯還是建窯,受胎土、釉料配方以及窯溫、窯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致使仿品與真品相比差距較大。但現代仿製品中也出現有很難得的珍品,其胎質細膩,黑釉釉面過於光亮,窯變花釉有的紋飾模糊不清,或是過於清晰漂亮,毫無宋器神韻。

原文作者:葉佩蘭 李昊冰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7年4月刊《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區別新老瓷器的釉(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佞臣」們的「偽幣」——奇葩的王莽幣制
瓷器鑒定那些事——色釉瓷器的兩個種類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