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故宮匾額上「門」字的兩種寫法,「勾腳」為何讓皇帝這麼在意?

故宮匾額上「門」字的兩種寫法,「勾腳」為何讓皇帝這麼在意?

故宮自開放以來每天都會有絡繹不絕的人想要去參觀,畢竟紫禁城這麼大,真的很難一次性在一天之內就可以欣賞完畢。在故宮遊覽每個宮門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門匾上一個字的不同呢?

在故宮中有一部分的匾額上的"門"是不帶右下角的小勾的,而有的宮門上又會有攜帶右下角這個小勾。不同模樣的"門"字造型不禁會讓人懷疑是不是故宮在修建的時候有一批工人做錯了呢?

其實這個"門"字不帶勾的書寫,還要從宋朝的皇帝趙構說起。當時宋朝有一個宮殿失火,丞相因為"門"字的帶有腳勾,認為這樣是"勾起火災"的象徵,不是吉利的表現,於是後代在書寫匾額的時候就很少帶有腳勾了。

而還有人說這個"門"是朱元璋當時在修繕皇宮的時候,命當時的詹希原題寫匾額,結果因其正確的書寫了帶有腳勾的"門"字,讓朱元璋非常生氣,認為這是不讓賢士進門的表現,還因此將詹希原給斬了,於此後到了故宮很多匾額上的"門"字就成了我們所看的樣子。

後來清朝的時候,沒有了這個顧忌,而且乾隆還會親自寫幾個門匾,所以這個宮中就什麼字樣都有了。所以這"門"並不是錯別字,只是因為一些典故做了些改變,用現在的說法我們姑且也可以叫其為"藝術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合影上為何會有九個人?多出來的是哪一個國家?
蒙古鐵騎成了傳說後的反彈,俘虜明朝明英宗,最後分解投降於清朝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