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酸鹼體質」創始人的認罪,宣布了一大謠言的告破

「酸鹼體質」創始人的認罪,宣布了一大謠言的告破

上個月,國內只是在討論著娛樂圈的一些八卦小事,國外則發生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判處了一位名叫羅伯特的人,賠償總計1.05億美元的款項給一名癌症患者。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這個人會給一位普通的癌症患者這麼多錢?因為這個人,可是影響了我們朋友圈很久的酸鹼體質「學說」開創者。

「人的體質有酸鹼性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各類病症,包括癌症。想要活得健康,一定要從調節自己酸鹼度開始。」

上述說法就是他開創的。

你肯定看過不少關於酸性體質、鹼性體質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的朋友圈文章,同時也肯定被家人叮囑過類似的東西。就像這樣:

他把酸鹼體質神乎其神的描述成為了:「酸性體質一定更多的生病,調節自己的酸性體質達到一個平衡,就能治癒疾病,恢復健康。」因此,我們國家的自媒體瘋狂的發布關於此方面的文章,以此來達到「科普」增加閱讀量的作用。可是謊言總會被拆穿。

首先,他是一位沒有經歷過任何醫學學習,文憑都是假的,一個完全的冒牌貨:

最後,我們回到這次宣判中來,為什麼他要賠給那位癌症患者1.05億呢?他的無知讓這位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自己獨特的酸鹼療法,最後沒有迎來癌症額痊癒,而是它的惡化。可能你會覺得可笑,他的做法竟然是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添加小蘇打。

酸鹼體質,根本不是一個專業術語。

首先,我們可以從中國知網等著名的文獻檢索網站進行檢索,當你輸入酸性體質或是鹼性體質的時候,你會發現:

什麼都沒有。

所以,倘若它有一點研究價值,那麼國內外的各個領域一定是爭相的進行研究,一篇都沒有,只能質疑它的真實存在性。

可是為什麼在國內有很多人相信呢?

其實,大多人國人是把「酸中毒」當成了酸性體質。酸中毒——一種在疾病或是藥物治療中產生的癥狀或是副作用,代表類型是糖尿病人的酸中毒。

同時,學說中所推崇的鹼性體質更加健康的言論,更是大有問題。因為人體的PH值大多為7.4左右,已經屬於弱鹼性,這樣我們不都是健康體質了嗎?為什麼癌症和疾病還是盯上我們呢?再細化講,人體沒有整體的酸鹼性,既人的腸道為鹼性、胃和皮膚為酸性等,這樣完全沒辦法判斷你到底是酸性還是鹼性。

食物確實有酸有鹼,到了人體全一樣。

確實,食物的酸鹼性是有科學劃分的,在這裡可以悄悄告訴大家,它的劃分非常神奇,用燃燒過後的「灰」的化學性質來確定。相當於,本質了。如果這些灰裡面有鉀、吶、鈣、鎂等物質,那麼一定是鹼性物質,相反硫、氯等物質,是酸性的,中學化學都學過啦。大多數的肉類偏酸性,大多數的蔬菜偏鹼性,但是當它們到了你的肚子里,情況就不同了。

食物在你的消化系統中溜了一圈之後,會形成酸鹼中和的產物,通俗來說,不論什麼食物在你吃下去之後,胃部會讓它顯鹼性,同時當它們到達腸道後,又變成了酸性。

就像開篇圖中所說的情況,一杯碳酸飲料大概300ml,喝下去的酸性物質——co2不到250ml,然而人一天的呼吸作用就是產生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的量有驚人的430L!所以,每天的呼吸作用的酸性影響都比你的可樂要多的多。

多樣性才是王道,酸鹼性都靠邊站!

酸鹼體質創始人的賠償與認罪,讓我們再次科學的提出: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才是重中之重,酸鹼性不是健康飲食的依據。

合理搭配食物,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均衡才是每日攝入的正確方式,什麼酸鹼食物對照譜,都是瞎說的。

下次再有人告訴你要看食物的酸鹼性,請一定要告訴他:食物不論酸鹼,到你的胃部一定是酸性的,等消化到了腸道一定是鹼性,食物是什麼性質,都是這樣。

「好好」吃飯,才能健康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醫斯坦 的精彩文章:

腹部脂肪過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請一定要注意了!
冥想如何影響我們學習的方式

TAG:愛醫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