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情到深處淚自彈 戰友「空難」周恩來悲哭哀悼

情到深處淚自彈 戰友「空難」周恩來悲哭哀悼

原標題:情到深處淚自彈 戰友「空難」周恩來悲哭哀悼


《中華魂》刊發孟紅署名文章《周恩來:情到深處淚自彈》,其中提到周恩來作為一位享譽中外的世紀偉人,他的自控自制能力極強,喜怒哀樂一般不會輕易形於色,但是,他同時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他的感情也有豐富充沛的一面,所以仍然不乏在某種極其特殊的狀況下,他會失去自控自製而任由情感自然流泄:難過傷心,悲不自勝,淚水涌流……,1946年,戰友「空難」,周恩來悲哭哀悼。現將原文摘編如下:


1946年4月8日,送走王若飛、博古、葉挺、鄧發等後,周恩來一行回到中共代表團的駐地上清寺。搬到上清寺住,也是為了國共和談的方便。

王若飛、博古是回延安向中共中央彙報國共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後的情況。葉挺將軍在政治協商會議後剛被營救出獄,去延安之情迫切,堅持要搭這趟飛機走,並且帶上了他的女兒小揚眉。


周恩來在辦公室門口停下步。送別戰友時的笑容還殘留在唇邊,但他的眼裡卻顯露出某種悵然若失的神情。他對電台的同志說:「注意和延安聯絡,飛機到達後馬上來通知我。」


這一天周恩來沒有外出活動,就守在辦公室里等電報。他一生乘飛機歷險10餘次,卻仍然酷愛乘飛機,原因就是快。他的時間太寶貴。正因為遇險多,所以,自己愛坐飛機卻不大放心戰友們乘坐飛機,一有自己的同志坐飛機他就始終有些提心弔膽。這次也一樣,他無法安心看文件。


秘書陳浩走進來時,周恩來敏感地停住腳問:「延安來電了嗎?」

「沒有。」陳浩搖搖頭,「飛機沒有這麼快,還沒到呢。」


「噢,還沒到。」周恩來看看腕上的表,「還要過半個鐘點多呢。」


周恩來在辦公桌前坐下剛要看文件,又一下子站起身。見王若飛的愛人李佩芝走了進來。李佩芝的不安之色流露得更多幾分。於是,周恩來那種不寧靜的表現便被驅除了,恢復了慣有的從容鎮定,指著腕上的手錶安慰道:「還不到,也快了。你就不要走了,我們一起等電報。」不安的情緒流動時,人們會出於本能地往一起湊,似乎這樣才能互相依靠支持,得到一些鎮定。周恩來的辦公室里漸漸聚了一些人,大家竭力找一些輕鬆話題聊天,藉以鬆弛一下糾纏心頭的那種莫名的緊張情緒。


大家的擔心不是沒根由的。正處於時局動蕩的非常時期,大家生怕蔣介石暗中搞破壞。因為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時,雙十協定尚未簽署,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便準備奉命回國。周恩來聽到消息非常焦急,立刻驅車去找赫爾利,見面便嚴肅提出:「大使先生,你把我們的毛主席接出來了,你就必須把毛主席再送回延安。現在的協議還沒簽字,你就要走,這是不行的。你這個時候定將失信於天下人!」當時,蔣介石確有加害毛澤東的打算,儘管他還顧慮重重,不得不考慮人心及國際輿論和影響而未敢輕舉妄動,但心思有,可能性存在。他在雙十協定簽字前,又派張治中去甘肅省當省主席。在我方看來,只有赫爾利和張治中這兩個「保人」調離重慶,他才好有作為。周恩來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當時他那種緊張、擔心、焦急更甚於現在的等候飛機消息,他聞訊後立刻去拜訪張治中。他明白,飛機上只要有赫爾利和張治中兩個「保人」,蔣介石的陰謀就無法實施。他情緒激烈地對張治中說:「文伯兄,你不能失信於天下人。你把毛主席接出了延安,你就必須再把毛主席送回延安。」周恩來又去拜訪蔣介石,態度堅決強硬地提出質疑,最後蔣介石不得不同意周恩來的要求。毛澤東終於安全地飛回了延安。


現在,周恩來又不能不為葉挺、王若飛、博古、鄧發等同志擔心了。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逝去,延安那邊始終未見到飛機,李佩芝越來越焦急。周恩來起初出於責任和所處位置,還努力調節大家的情緒,講著小揚眉的活潑可愛和鄧發的豪邁熱烈。後來,他看過幾次手錶便漸漸沉默下去,話越來越少,終於再不敢提小揚眉了……

但是,最終還是接到了飛機失事的電報!周恩來的臉色霎時變得煞白。他突然把頭仰起來,眼皮微合。他想抑制住淚水,獨個兒承受那種痛楚。可是,眼角那顆閃爍的淚珠越凝越大,終於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大家看見平時很能剋制感情的周恩來那種悲戚涌淚的樣子,都情不自禁地垂下頭,默默地跟著流淚。李佩芝最先哭出了聲。眼淚在她胸口中已然蓄積了許久,終於急驟地流淌出來,她放聲大哭。接著是更多的同志,都隨著哭出了聲。


最後,周恩來也抑制不住洶湧的感情大潮,跟著哭出了聲。


「若飛同志……」周恩來從胸腔里發出一聲顫抖的呼喚,馬上窒住聲息,憋了很久,蒼白的臉已經重新脹紅起來,那哭聲、訴說聲才再次急泄地湧出:「都怪我啊,哪怕、哪怕是分乘兩架、兩架飛機……我怎麼沒想到呢?我對不住同志啊……」其實,周恩來是勸說過葉挺帶小揚眉另乘飛機,只是沒有堅持到底罷了。他一生總是嚴於責己,出了什麼事一定要首先找自己的責任做自我批評。


「葉挺……將軍,鄧、鄧發同志……昨天他還和喬冠華他們有說有笑……」周恩來泣不成聲地呼喚戰友的名字,「特別是若飛同志,我們,我們在法國,朝夕相處,這個人,品質非常好,是難得的人才和朋友……我們配合得好……」

「周副主席——」李佩芝朝著周恩來哭喊一聲,雙手重新捂臉,哭聲更痛更哀。


許多領導同志一邊流淚一邊互相勸說節哀,派幾位女同志照顧勸慰李佩芝,其他人開始準備善後事宜。


4月19日,重慶各界舉行追悼「四八」烈士的大會。在追悼會上,周恩來再次痛哭失聲,流著淚報告了遇難諸烈士的生平事迹。同一天,他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文章。


周恩來雖然悲慟欲絕,但他無論何時何地都堅持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事後經過調查了解,周恩來打消了大家猜測國民黨做了手腳的看法。他舉出那次過秦嶺遇險的例子,說美國飛行員都是認真負責的,不會那麼做。這次的不幸事件,實事求是講是一次偶然發生的空難,是因為天氣驟變,飛機不幸撞在了山西省興縣的黑茶山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賀龍抓後勤
周恩來:外交隊伍是「文裝解放軍」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