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乾隆時期的琺琅彩特點 乾隆時期琺琅彩的真偽鑒定方法

乾隆時期的琺琅彩特點 乾隆時期琺琅彩的真偽鑒定方法

乾隆時期琺琅彩瓷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康熙、雍正兩朝,器型特點更加豐富,故現市面上很多乾隆時期琺琅彩的真偽存在著很多的疑問,今天,小編就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下乾隆時期琺琅彩的幾種真偽鑒定方法。

乾隆時期的琺琅彩鑒定特點:

一類是人物紋飾,常通過嬰戲等兒童活動,將吉祥之意寓意其中。在色地上彩繪花卉,明顯具有銅胎畫琺琅效果,所繪人物飽滿、寫實,人物神態逼真、生動活潑。線條流暢,琺琅彩顏色秀麗。乾隆時期的一件琺琅彩黃地花卉開光嬰戲瓶,瓶口內施松石綠釉,外壁通體以那不勒斯黃彩為地,上以各色料彩滿繪法國的鳶尾花,三面開光內繪嬰戲圖。分別寓意「竹報平安」、「吉慶有餘」、「官帶流長」。底足內松石綠地藍料雙方欄書「乾隆年制」4字篆書款。此瓶在色地上彩繪洋花,凸顯銅胎畫琺琅效果,開光內所繪嬰戲圖案,又為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這種錦地開光風格在乾隆朝施用較為普遍,而中西合璧的裝飾圖案,是乾隆琺琅彩所獨有的特點。另一件琺琅彩嬰戲雙連瓶,屬於宮廷御用陳設瓷。造型新穎別緻,呈雙連式,又名「合歡瓶」,口上附有雙鈕聯蓋,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6字篆書款。通體用琺琅彩描畫紋飾。腹部的兩組嬰戲紋為主題圖案,一組圖案為四嬰戲三羊圖,其中一嬰肩背梅花,一嬰手持靈芝,一嬰騎羊,一嬰手持畫卷,寓意「三羊開泰」;另一組圖案為九子嬉戲圖,其中一嬰抱瓶,瓶口中飛出五隻蝙蝠,群嬰作歡呼狀,寓意「福在眼前」 ,「多子多福」 。兩組圖案畫工均極精細,突出了畫面的濃淡陰陽,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乾隆時期在琺琅彩瓷上,還出現了一類臨摹西洋人物和景色的紋飾,其用筆光滑平柔,幾乎看不到筆觸,色彩絢麗豐富。並運用焦點透視方式,使畫面上的人物及背景上的建築物,具有光線明暗的立體效果,這些都是制瓷匠師將西洋畫法融入琺琅彩瓷繪技藝中的結果。故宮藏一件黃地小葫蘆瓶,上部橢圓形開光內繪西洋景色,下部海棠花式開光內繪西洋婦女和嬰兒。畫面中人物面部明暗分明,裝束華麗,背景建築物清晰可見。整個圖案從題材至畫法都是西洋風格,是乾隆琺琅彩瓷受西洋畫風影響的典型之作。

另一類是延續了雍正時融詩、書、畫為一體的裝飾風格,題材更為多樣化,不僅有山石、花鳥,還有山水人物和仙山樓閣圖。故宮藏一件豆青地開光山水詩句紋瓶,腹部裝飾4個圓形開光體,開光內繪景州開福寺塔全景,及乾隆御制《登景州開福寺塔》七律詩一首,詩句後鈐「乾隆宸翰」、「惟精惟一」篆印兩方。此瓶在構圖設計上可謂別出心裁,它以多種色調的琺琅彩料與粉彩料合繪紋飾,不僅畫面豐富、層次鮮明、畫工精緻,而且詩與畫共同入畫,極大豐富了瓷繪的表現力。它以多種色調的琺琅彩料與粉彩料合繪紋飾,說明琺琅彩這種昂貴的進口材料逐漸被國產的顏料所代替。而且畫面豐富、層次鮮明,詩與畫共處一個畫面,提高了裝飾的文人氣息。此外,乾隆時期在裝飾工藝上集彩繪、描金、軋道、凸印、開光等多種工藝於一身,充分反映出乾隆時期繁縟、複雜的釉上彩制瓷工藝。

乾隆時期琺琅彩的真偽鑒定方法:

乾隆一朝史稱盛世,文化、藝術達到高峰。前期,乾隆皇帝對琺琅彩瓷也像其父與祖父那樣熱衷。乾隆中期以後,他的興趣已由琺琅彩轉向其他工藝的製作。到了後期,琺琅彩的製作就少見了。乾隆前期的琺琅彩瓷由於比較接近雍正後期琺琅彩瓷的風格,即在純潔的填白釉瓷胎上繪製山水、花鳥等工筆繪畫。雖然乾隆前期較雍正後期增加了人物、樓閣等圖案,但依然是詩、書、畫、篆印、琺琅、制瓷等的完美結合體。乾隆前期製品除造型新穎、圖案豐富多樣外,許多製作風格保留雍正後期的時代特徵,兩者具備很多共同點。

1、色彩:瓷胎畫琺琅的色彩特徵很難用語言描繪,因此筆者在這裡僅一略而過。鑒定瓷器、尤其是彩瓷時,從器物的色彩來著眼鑒別真偽相當普遍。很多專家未曾上手,乍一看瓷器發色便可準確判斷真偽,令不少外行感覺詫異。說穿緣由完全與鑒定者對瓷器色彩的認識、習慣深刻程度有關。對習慣真品發色並認識深刻的鑒定者來說,區別色彩差異顯著的贗品無異於分清皂白,談不上「以此自矜」,「無他,但手熟爾」。正是這個道理,如何成功仿製琺琅彩瓷色彩調料,混淆鑒定者的視線感覺令古今仿者極為重視,同樣,深刻認識該時期彩料發色也是一個鑒定者所必須掌握的。

2、繪畫:現在景德鎮仿古瓷製作者在仿製琺琅瓷上遇到的最大難關可能要數繪畫了。科學技術逐漸發達,瓷器的胎土、釉水、色彩都可能根據材料科學分析獲得的各種元素含量進行科學配方,達到滿意結果。但繪畫與科學技術的關係並不密切,完全是繪畫者水準的體現,當工筆繪畫精細程度要求越高,其差距越能體現出來。雍正後期與乾隆前期的畫琺琅工筆繪畫質量、精妙程度在整個琺琅彩瓷製作史上尤為突出,因此僅繪畫方面就足以使仿者望而卻步。

3、落款:填白釉琺琅彩瓷的落款很有特點,由於圖案主題多由繪畫和書寫題詞(包括篆印)兩部分組成,因此書寫者必將落款方向與二者之間的某一圖案方向吻合,決不偏差,這樣落款的好處是使人感覺落款規整有序,特別是拿在手中把玩時,欣賞款與繪畫最多,兩者方向一致,令人愜意。需要指出,仿者在仿製琺琅彩瓷時基本都注意到這一點,因此仿者幾乎不存在落款方向失誤的低級錯誤。

4、題詞:乾隆前期琺琅彩瓷中,題詞應該是次於繪畫的另一個仿製難點。歷史資料:「雍正九年十月二十日:司庫常保奉上諭:將琺琅葫蘆做九個,畫斑點燒葫蘆色、蓋子鍍金,葫蘆上字照朕御筆、著戴臨寫。」

根據此條資料分析:所涉及的琺琅彩瓷詩詞題字者為雍正親自指定,摹本為雍正御筆,可見雍正朝瓷胎畫琺琅的書寫題詞也是一絲不苟的。乾隆一朝是否如此暫不可考,但嚴謹程度不應變化太大,必是非宮內書法好手難以勝任。後世景德鎮匠人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書寫水準,自然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因此現在仿品題詞書寫模仿造作、筆畫拘謹,市場上很難見到可以在書寫方面達到伯仲難分程度的仿品。

5、色地與「錦上添花」裝飾:康末雍前由於瓷胎畫琺琅製作工藝不成熟,難以實現在玻璃釉面上繪製理想釉料,不得已使用無釉瓷胎,並為彌補其釉面素胎缺陷才在露胎處大量上塗其它釉料。於是形成康熙時期與雍正前期的琺琅彩瓷幾乎皆為色地彩瓷。這類製品的主要特徵是色地下素胎、無釉;雍正中期之後開始使用填白釉瓷胎,偶爾製作色地琺琅彩瓷,色地運用的主要目的是裝飾,並非掩蓋技術不足。

以上這些就是鑒定乾隆時期琺琅彩瓷器真偽的主要鑒定方法,但是要真正懂得鑒定琺琅彩瓷器光靠這些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了解琺琅彩瓷器的相關知識與其特點。

本文地址:乾隆時期的琺琅彩特點 乾隆時期琺琅彩的真偽鑒定方法https://gudongshoucang.com/flc/209.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圈 的精彩文章:

瓷器鑒定依靠什麼原理 瓷器鑒定的幾大要點
如何識別古錢幣真假 古董古錢幣鑒定方法

TAG:古董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