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是一部有關父女之間情感聯結的懸疑劇

這是一部有關父女之間情感聯結的懸疑劇

這是「椎·劇場」第八個國際合作劇目,出自荷蘭編劇Magne van den Berg的劇本,由德國導演Martin Engler、法國舞美設計師Stéphane Laimé與國內團隊共同創作,並邀請王學圻與楊壹童擔任主演。該劇從一對與觀眾有「親切感」的人物關係出發,揭開每個人心裡的情感密碼。「椎·劇場」的創辦人&藝術總監李芊澎說:只要你有爸爸媽媽,只要你有親人,只要你曾經感受過感情的溫度,就該來看這個戲。對不同的人們,它自有不同的點打動你。

*首輪演出將於2019年1月在上海和北京與大家見面~

扎心又美妙,非常真實的一部戲。是一場最深層的情感體驗

——荷蘭《誠報》

戲劇《爸爸的床》荷蘭版

這是一部有關父女之間情感聯結的懸疑劇

在56頁長的劇本里,父親和女兒未曾見面。他們只是打電話,在電話里交談、討論、爭吵、沉默。

女:我不知道

父:你是不知道還是

女:不知道

父:所以現在是怎麼個情況

女: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父:那我也不知道了

女:我也不知道

父:咱們都知道不了了,是吧

對話總是繞著一個似乎能感覺到,卻徘徊在它周圍的主題進行。他們聊天氣其實不是想說天氣,他們真實的感情卻被埋藏在碎片化的語言和停頓中。

在一對很容易被代入的關係中,我們會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的交流有這樣的隔膜?在這個原因出現之前他們是不是也有過美好的共處時光?

戲劇《爸爸的床》荷蘭版

劇本寫得非常巧妙,僅用打電話的方式就吸引讀者一口氣看完。那些看似瑣碎的對話和欲言又止的沉默像以及令人嘆息的錯過都如同懸疑小說若有似無的線索,牽引我們將那些散落的故事拼接起來:

一個失去了妻子的丈夫,一個失去了母親的女兒。電話的那邊,聽不到啜泣與哽咽。同樣失去了親人的兩個人,面對悲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母親離世三個月後,父親已經再婚,他要處理舊傢具、舊照片,在重新開始的生活里,新的伴侶需要新的空間。女兒的思念和記憶還留在曾經的那棟房子里,連桌椅碗筷都是她要保留的,只有那張床,她要扔掉。在母親剛剛去世的那些日子裡,在思念最翻湧的深夜裡,她曾經躺在父親的身邊,陪他度過最難熬的時光,她曾經和父親一起躺在那張床上。別的物件都要留在曾經的家裡,只有那張床,必須扔掉。然而,父親卻不這麼認為......

—劇目推介—

爸爸的床

Papa"s Bed

日前,主演王學圻在北京 大麥·超劇場 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在活動現場他分享了自己對該劇的感受:

如果只是打電話難免讓人覺得形式單一,但這個劇本的妙處在於台詞富有智慧,通過打電話反映出很多東西,語言簡單卻不單調,每句話都有它獨特的意義,而劇中人物的情感也隨之自然地過渡。

很純粹的通過兩個人平淡的對話來揭開一段幸福和疼痛的過往,會讓人想到椎·劇場的另一部劇《毒》。《爸爸的床》(Magne van den Berg)與《毒》(Lot Vekemans)都是荷蘭劇作家的作品,椎·劇場的戲劇構作張維一表示,優質的國外劇本如何在中國落地是他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保證不改變原劇本的同時還要讓它在面對中國觀眾時不會水土不服,通常會選擇在精神和情感上有共通性的劇本。《爸爸的床》也很大程度上忠於劇本,只在一些符合中國人習慣的辭彙上作一些改動,比如原劇本中提到「銅鍋」,這在他們的語境中代表老人使用的物件,而在中國並不是廣泛使用的,於是在劇中改成了「鐵鍋」。

王學圻認為這部劇傳達的東西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這包含兩代人之間的理解,同時它也映照了當下普遍的生活,如今很多三口之家,子女為了學業、事業或家庭不能留在父母身邊,父母一方面不願成為子女的負擔,另一方面又希望他們陪伴,這樣的現實導致老年人的心理矛盾。現實中那麼多無法說出的期待,就像舞台上寫意的留白。

王學圻:非常珍惜戲劇舞台上的時光

作為大家非常熟悉的影視劇「老戲骨」,王學圻闊別戲劇舞台十餘年後重新回歸,他坦言再次登上舞台很熟悉很興奮,也有一點緊張,因為對戲劇舞台有太深的感情。

當被問到是否「玩票」演話劇時,王學圻很認真地說:「對於現在的我來說能站在舞台上很不容易,我從心裏面非常珍惜,舞台包含了我很多回憶,現在站在那裡我就會想起曾經演話劇的時候,想起年輕時演戲出洋相的時候,惹導演不高興的時候……」王學圻還表示這是第一次遇到一個讓自己興奮的劇本,加上優秀的主創、對戲劇秉持嚴謹態度的椎·劇場,他希望自己在這部劇中的表演能讓觀眾滿意。

話劇《爸爸的床》排練現場丨王學圻 楊壹童

在《爸爸的床》中,王學圻與有靈氣的演員楊壹童搭檔飾演劇中的父女,對於父女之間天然就具有的微妙感情,我們會想起王學圻曾在電影《相伴永遠》中飾演的李富春。這部紀傳體故事片講述了李富春和蔡暢兩位革命前輩長達半個世紀的革命經歷和深厚感情。王學圻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非常感動:《相伴永遠》首映後,王學圻與李富春唯一的女兒李特特一起吃飯,其間,已是白髮蒼蒼的李特特一直盯著王學圻看,直到用餐結束要離開時,李特特對他說「小王,我能抱抱你嗎?」王學圻說:「我覺得我的事業能讓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回憶到她的父親,能夠感受到父親的那種形象。我覺得這個職業是值得乾的。」

電影《相伴永遠》

劇場里的聲音美學

《爸爸的床》的導演馬丁·恩格Martin Engler是在戲劇導演中對聲音尤其敏感的一位,音樂在他的觀念里不止是旋律,不同聲音的組合會調動人體感官的不同記憶和體驗。參與過150多部有聲書製作的他,對聲音表達的細節尤為關注。在這部靠「打電話」來推進的戲劇中,聲音也顯得非常重要。在決定由Martin Engler來導《爸爸的床》這部戲時,給他看了一些王學圻演的影視作品,導演在還沒有見到王學圻本人時就已被王學圻的聲音吸引,他表示想要與擁有這個聲音的人合作。

舞美設計 Stéphane Laimé(左)

導演 Martin Engler(右)

導演:Martin Engler

出生於德國,曾就讀於柏林「恩斯特·布希」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以演員、歌手、作曲、戲劇導演、有聲書朗讀者、有聲書導演的身份活躍在德語及法語區舞台上。2000年起,他在劇場工作之外也擔任「恩斯特·布希」表演系教師。

舞美設計:Stéphane Laimé

生於法國,曾獲內斯托爾戲劇獎、2008年獲得歐普斯獎,2011年,他為導演普赫的作品《推銷員之死》設計的歐洲五十年代風格的舞台為他贏得了「年度最佳舞美「稱號。

在北京媒體見面會現場,王學圻稱讚了導演的想像力。對於《爸爸的床》這樣一個甚至需要對一聲嘆息的發音部位進行細節處理的劇本,馬丁·恩格在目前的創作構想中,他會在舞台上建造一座記憶博物館,將會為本劇帶來一場聲音和畫面的蒙太奇。

大麥·超劇場 2019開年劇目

《爸爸的床》作為大麥·超劇場2019年開年大劇,由椎劇場出品,將於2019年1月在北京/上海雙城首演。

2018年以來,超劇場固安、東單雙劇場聯演聯動,先後上演《驢得水》《未完待續》《語文課》《近乎正常》等口碑上佳的國內外優秀戲劇作品演出,並與國際化團隊合作,原創製作功夫舞台喜劇《太極》,深受觀眾歡迎。

《爸爸的床》是超劇場在打造「全世界最好看的兒童劇」品牌後,拓展品牌發展方向的一次大膽嘗試。2019年,隨著超劇場的品牌拓展,將有更多精彩劇目登陸,打造出精品劇目視聽、藝術品展覽、都市時尚休閑相融合的綜合文化中心。

《爸爸的床》演出信息

編劇:Magne van den Berg

導演:Martin Engler

戲劇構作:張維一

舞台設計:Stéphane Laimé

音效設計:嚴嘉慶

燈光設計:譚華

平面設計:戴煒

演員:王學圻 楊壹童

出品人:李芊澎

製作人:Serena

舞監:朱鵬慧/周雅婧

燈光操作:王洋

服化執行:邱怡華

場記:陳一葉

排練翻譯:葉門

北京站

2019年1月11日(周五) 19:30

2019年1月12日(周六) 19:30

2019年1月13日(周日) 14:30

大麥·超劇場(北京市東城區台基廠二條5號)

上海站

2019年1月4日(周五) 19:30

2019年1月5日(周六)19:30

2019年1月6日(周日)14:30

上海大劇院·別克中劇場

***

演出時長 | 約90分鐘

備註 | 14歲以下禁止入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世相與映像:洛文希爾攝影收藏中的19世紀中國
北航藝術館展出「油畫的質感——大都美術館油畫藏品精選展」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