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想換飛機?先掏錢!美國估計6代戰機價格將是F-35的3倍

想換飛機?先掏錢!美國估計6代戰機價格將是F-35的3倍

原標題:想換飛機?先掏錢!美國估計6代戰機價格將是F-35的3倍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道在美國空軍提出的「2030」空軍發展構想中,具有「穿透型制空」能力的第6代隱身戰鬥機系統處於核心地位。美空軍認為,下一代戰機可能由2到3個不同功能的分系統構成(可能包括有人駕駛戰機和無人機),整合航天和網路電磁作戰能力,與第5代戰機聯網作戰,以此建立對作戰對手的5代機的技術性能和體系優勢。然而,美空軍這一「克敵制勝」的美夢尚未成真,美國國會就給該項目迎頭澆了一瓢「冷水」。


據美國《防務新聞》近日發布的文章稱,在美空軍提出下一代戰機的技術構想和研發規劃後,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對該項目成本進行了審慎的研究核算,並得出結論——按照目前不變價格計算,第6代戰鬥機的單價將高達3億美元。也就是說,與進入量產而單架價格下降到9400萬美元的F-35隱身戰鬥機相比,下一代戰機的成本達到前者的3倍。


美媒稱,這是美國官方機構首次對第6代戰機項目進行成本估算。美空軍預計,2030年到2050年為第6代戰機的列裝量產周期,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評估將成為日後美空軍的研發和採購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在評估新戰機項目單機成本的同時,美國國會還對第6代戰機的裝備數量首次作出評估,認為後者不僅承擔著提升美軍空天電網一體化作戰能力的重任,還肩負接續F-22和F-35機隊以維持美航空力量規模的職責,所以美空軍需採購至少414架,才能滿足奪取未來數十年空中作戰優勢的需求。

而此前,單價約2億美元的F-22隱身戰鬥機就因成本過高,迫使美空軍在採購不到200架後就忍痛關閉了生產線。如今這個單價和採購需求量更大的戰機項目,恐怕會讓美空軍背上更大的心理和財政負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該項目的研發資金能夠及時到位,且研發過程中未遭遇顯著困難,美空軍將有望在203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6代戰機。這意味著在享受其性能優勢的同時,沉重的「包袱」很快就要壓上美空軍的肩頭。


那麼,第6代戰機的價格為何如此昂貴呢?美國國會出台的報告稱,新技術的研發成本和研發採購中的不確定性,都對整機成本抬升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建立性能「碾壓」第5代戰機的代際優勢,第6代戰機被要求具備更遠航程、更大有效載荷,更強的信息整合與態勢感知能力,以及更好的隱身性能。


但想同時滿足上述苛刻條件,就需要美空軍投資研發新型航空發動機、全新的機體結構和隱身材料、全套新型航電系統和符合「穿透型制空」理念的下一代機載武器。上述分系統的研發,拿出任何一個恐怕都需要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同時,由於集中採用過多全新技術,第6代戰機的系統整合可能也將遭遇周期延宕和成本外溢的不測風險。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F-22戰鬥機研製過程中,曾因堆砌過多新技術而問題纏身,技術指標更高、整合難度更大的第6代戰機恐怕也「難逃一劫」。


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研發採購政策的變更,同樣可能促使研發成本居高不下。在B-2隱身戰略轟炸機和F-22戰鬥機項目中,都出現過因初期規劃與實際進程不符或國防投資政策變更、延遲,導致研發計劃被迫中斷。雖然這種中斷對年度國防預算的控制縮減有所裨益,但從長期來看卻貽害無窮——此舉不僅推遲了研發項目進度,還因階段性的投資不均衡而提高了總體成本。而在戰機進入預生產階段後,投資減少還會延長從預生產到量產的周期(按照工業規律,只有進入量產階段,戰機平均成本才會顯著下降),從而推升採購價格。這些在F-35研發項目中因國防政策更迭所導致的後果,也難免會在不確定性更大的未來,在第6代戰機身上重演。


不過,為了保持美軍空中力量霸權,即使面臨如此嚴重的資金負擔,美空軍也要「咬牙」推進第6代戰機項目。隨著新戰機研發進程不斷加快,該項目正從美空軍預算中切走越來越大的「蛋糕」。2019財年,美空軍為該項目投資約5.04億美元,而到2020財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4億美元,到2022財年則增加到31億美元。


可見,美軍在第6代戰機的花費正逐年快速增長,直到2030年首批。對於那時還需為龐大的第4代和第5代戰機機隊的運行維持花費高昂軍費的空軍來說,這無疑將成為巨大的負擔。即使美空軍能夠撐到6代戰機量產的2030年,按照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評估,僅按目前估算成本採購最低需求量(414架)的戰機,就要花掉超過1200億美元。如果將這些成本均攤到每年的美空軍採購預算中,美軍在購買戰機上的年均開銷將從目前的約150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約230億美元。面對從始至終的高昂成本,美空軍的確要為第6代戰機的開銷費一番思量。


或許更令美空軍感到「絕望」的是,類似第6代戰機這樣的「吞金巨獸」並非僅此一例。為採購訂單超千架的F-35戰機、B-21隱身戰略轟炸機、KC-46加油機和下一代戰略運輸機,美空軍在每個項目的花銷可能都不少於第6代戰機。美空軍內部還不斷有力主擴充現役機隊規模的呼聲,也將增加其在人事和管理訓練上的開支。如果美軍不在維持龐大軍力規模和技術「無敵」優勢的霸權之路上改弦更張,只怕不斷高企的裝備成本終將成為美軍所不能承受之重。(文/馬騏騑)



美軍6代戰機想像圖。


【延伸閱讀】亮傢伙!首見殲-20雙機開彈艙編隊飛行


11月11日,正逢中國空軍成立69周年,也是第十二屆珠海航展的閉幕日。中國空軍首次派出4架殲-20隱身戰機進行飛行表演,其中2架首次表演了低空雙機編隊,開彈艙展示飛行,驚艷四座,頗有「武俠亮傢伙」的節奏。圖為殲-20開啟內置彈艙瞬間。(感謝網友 彩雲香江 供圖)



殲-20首次以雙機低空編隊,同時開啟內置彈艙飛行表演。



圖中可見殲-20的機腹彈艙配備了4枚PL-12中距空空導彈,兩側的格鬥彈艙則分別掛有一枚PL-10近距格鬥導彈,藍色彈體顯示掛載的為訓練彈。



側面拍攝的殲-20低空飛行圖,可見兩側的格鬥彈艙在放出導彈後,仍可保持關閉狀態,減小本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



殲-20雙機編隊以開啟彈艙的狀態低空通場。


殲-20低空飛行通常特寫圖。


(2018-11-12 09:03:24)


【延伸閱讀】三龍共舞!多架殲-20隱身戰機精彩獻藝



11月11日航展最後一天,殲-20飛行表演編隊打開彈倉為人民空軍成立69周年慶生。(圖片來源:網路)



第十二屆珠海航展於11月6日正式開幕,作為飛行表演的壓軸項目,中國三架殲-20隱身戰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圖為殲-20單機表演高速爬升,機身拉出巨大的脫體渦流,十分壯觀,軍迷 宋彥延獨家供稿。(圖片由前方記者黃晉一、董磊獨家傳回,特此感謝軍迷 宋彥延的獨家供稿)



殲-20三機編隊通場連續鏡頭之一。(圖片來源:黃晉一)


雙機編隊盤旋並爬升。(圖片來源:宋彥延)



殲-20三機編隊通場連續鏡頭之二。(圖片來源:董磊)



其中一架殲-20提前脫離編隊離場,雙機開始編隊飛行表演。(圖片來源:黃晉一)



單機盤旋通場特寫,可見機腹的彈艙細節。(圖片來源:宋彥延)



雙機編隊盤旋連續鏡頭之一。(圖片來源:董磊)


單機表演特寫照,可見尾噴管加力燃燒特寫。(圖片來源:宋彥延)



雙機編隊表演,可見機身下掛的龍伯透鏡,用來增加隱身戰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圖片來源:宋彥延)



第二架殲-20做出脫離編隊機動,僅留最後一架殲-20做單機表演。(圖片來源:黃晉一)



雙機編隊盤旋連續鏡頭之二。(圖片來源:黃晉一)



單機飛行表演特寫照。(圖片來源:宋彥延)



單機最後高速爬升機動,做謝幕表演。(圖片來源:宋彥延)


(2018-11-07 10:51: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中方或參與薩摩亞港口開發 薩方稱正與中方討論提供資金事宜
軍情銳評:烏克蘭擁有核武會更安全?聽聽烏首任總統怎麼說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