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王中最會玩的人,非他莫屬!

帝王中最會玩的人,非他莫屬!

古今中外,最會玩的皇帝就屬乾隆了,收藏愛好者、旅遊達人、做詩狂魔、畫作彈幕狂……

一、琳琅滿目,無所不包的百什件

乾隆皇帝擁有各式各樣的寶物,有些繼承自前朝,有些是外國使節引進的舶來品,也有一些來自地方大臣進貢的特產,滿室收藏堪稱琳琅滿目,無所不包。

清 乾隆

雕紫檀蟠龍方盒百什件

1.附44件珍玩

2.尺寸:長30.5公分、寬30.3公分、高16.5公分

特別因為他天性喜愛文物,日理萬機之餘,常常一邊鑒賞、考證,一邊整理、收納;於是從中產生許多大小不同的「百什件」。

「百什件」又稱「百事件」,是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間:1662-1722)以來對文物組合的一種說法。展出的這盒「百什件」,共收納44件珍玩。透過古代玉器、當朝書畫和東洋漆器、西洋名表,呈現出皇帝藏寶箱中文物的來源,以及跨越古今、橫貫東西的特色。另外,由於嘉慶皇帝(在位時間:1796-1820)的御筆手書也收錄其中,又反映出清朝皇室重視文物的收納、組合,並加以傳承的特殊現象。

紫檀浮雕雲龍紋罩蓋匣,內有兩屜層疊,上層為由於敏中(1714-1780)與楊大章(活動於乾隆朝中後期)以書畫裝飾之玉器屜,可見為乾隆中期所製作之百什件。

下屜存放包括瓷、玉、書、畫、甚至有日本漆器與西洋鼻煙盒等各類型文物。屜內由隔間及屜版堆棧各種空間來放置文物,屜中還有「集古函珍」紫檀木格來陳設文物。

空間設計靈活,裝飾手法與材質運用廣泛,是乾隆時期百什件的代表。有趣的是,匣中有嘉慶御書冊二冊,趙秉沖(?-1814)篆書與董誥(1740-1818)山水各一卷,卷內皆有嘉慶御筆引首,顯示此百什件曾為嘉慶內府整理與添做。反映出清朝皇室重視文物的組合、收納並加以傳承的特殊文化。


二、「趙宋官窯晨星看」,酷愛宋代瓷器

北宋 汝窯 青瓷水仙盆

乾隆皇帝的御制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

南宋 官窯 青瓷花式洗

南宋 官窯 青瓷長方盆

北宋 汝窯 青瓷橢圓洗

南宋 官窯 青瓷龍紋盤

南宋 官窯 青瓷三登方壺

南宋 官窯 青瓷三登方壺 款識

元 青瓷魚耳爐

南宋 官窯 青瓷葵花式套盒

北宋 汝窯 青瓷碟

北宋 汝窯 青瓷碟

三、據說乾隆畫了1400多幅畫,這只是九牛一毛

乾隆皇帝,著名的「文人」皇帝,他擅書法、好題字。一生寫了上萬幅書法,留下如此多的墨跡,是否也有繪畫傳世。事實上,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繪畫,至少有一千四百幅之多,只是鮮為人所提及罷了。

乾隆為祝賀母親八十壽辰而創作的《多祿圖》

乾隆皇帝學習繪畫起點很高。首先,由於生於皇家,他年幼時便可以接觸到當時的文化精英,如叔叔允禧、允祿,西洋畫家郎世寧等。與他們探討畫理、切磋畫藝,繪畫水平自然精進極快。

此外,清宮中盛極一時的書畫收藏,也為乾隆皇帝觀摩臨習歷代名家的繪畫創造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清 弘曆 庚辰歲朝圖並新正重華宮詩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學畫,始自對五代黃筌花鳥畫的學習。黃筌擅繪宮廷園囿中的珍禽異鳥、奇花怪石,畫風華麗精妙,故有「黃家富貴」之說——這正是乾隆皇帝所追求的審美情趣。

但是,由於乾隆皇帝並無很深的繪畫功底,他學院體花鳥畫時,即使作一幅小畫也很吃力。所以,他轉向了注重「古意」,而在寫實功力上可以適當放鬆要求的「文人畫」。

自娛自樂、陶冶性情,是乾隆皇帝作畫的目的。他並不以畫交友,也不用出售,更不作留名畫史之想。這是作畫時最好的一種心態,配以最好的紙、最好的墨、最好的顏料,於無拘無束中筆隨意走,揮寫的是真性情。

乾隆御筆柳塘鳧浴圖

此寫柳塘淺草,游鴨泛水,畫法簡拙,但不失厚朴之趣,韻味不俗。與他的書法相比,格調更高些。觀其樹石的皴染,似與當時董邦達、張宗蒼輩為近,蓋耳濡目染,影響較深的緣故。其上璽印累累,所鈐「會心不遠」諸印,可見其自得之狀。在其傳世畫中,確是較好的一件。

乾隆御筆《水仙冊》

乾隆御筆《杏花圖》

乾隆御筆《濯足圖》

此圖為紙本水墨,前景畫山石江水邊,巨石上幾株高樹聳立,小船隱於江邊的巨石旁,只露出半個船身,一位老者坐於船頭,神態安然,赤足洗滌;越過霧靄瀰漫的江面,遠景是更加高聳的遠山,山巔一人昂首佇立。畫幅左上有乾隆皇帝自題詩一首:「振衣濯足句誠高,足見太沖興緻豪;千仞之岡澗水,一時陟降豈無勞。乙巳仲春中澣偶仿金鉉濯足圖,戲題以句。御筆」。

乾隆御筆《寒山別墅圖》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必到寒山別墅,可見乾隆對寒山別墅獨愛有加。此幅《寒山別墅》,用筆圓柔婉轉,多中鋒藏鋒,所以少尖利出鋒。在構圖、造型上有拙樸之感無巧媚之美,比較接近於宋人的稚拙純真之美。加之畫作上三段題跋,有一種不徐不疾的雍容大度,非一般能工巧匠所能有所能擁有的氣質。

乾隆 金蓮花

乾隆皇帝的這幅作品,是他傳世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寫生繪畫,儘管在一般人看來,他的繪畫技巧確實稍嫌笨拙,但正是這種笨拙、幼稚的筆墨才是他本人的親筆之作。

蘭竹秀石

此作仿趙雍(1289—約1360)寫蘭竹秀石,畫法簡拙,但不失厚朴之趣,韻味不俗。與他的書法相比,格調更高些。觀其坡石的皴染,似與當時董邦達、張宗蒼輩為近,蓋耳濡目染,影響較深的緣故。

乾隆御筆一枝獨秀

此作寫書齋古梅,畫法簡拙,但不失厚朴之趣,韻味不俗。此作有些奇怪的是中央上方的印,通常多見乾隆老爺子蓋在別人的畫上,沒想到在自己的畫上也這麼蓋,還蓋歪了。

乾隆御筆雙清圖

乾隆御筆《仿倪瓚樹石圖》

乾隆御筆《盤龍松》

乾隆 御筆漢柏圖

乾隆《歲寒三益圖》


四、乾隆爺印章大全,盡顯帝王風範

自明代以後,歷朝帝王或附庸風雅,或出於嗜好,似乎都對印章很感興趣。處理政事之餘,把玩品味,不失為一種高雅的享受。而清朝的各代皇帝的印璽均有印譜,《乾隆寶藪》中記錄了乾隆皇帝的印璽竟有1000餘方之多!

乾隆印跡圖

說到乾隆皇帝有多少印章,很多人可能會想起一張廣為流傳的《乾隆印跡》圖。上面這張圖上的印全嗎?其實還差遠啦!乾隆皇帝的印章多到你難以想像,不信?我們就往下瞧瞧,千萬別看花眼啦!

乾隆印章大全欣賞版:

五、玩cosplay,一點也不含糊

弘曆采芝圖

乾隆:「別看朕,看鏡頭。」

把自己青年和少年時p在一起,你這麼會玩家裡人造么!

高宗觀月圖

乾隆:「給我照著《賞月圖》來張45°仰望夜空」

下面是原圖:《賞月圖》

清人畫弘曆是一是二圖軸

乾隆:「幫我再來一張,後面畫像的頭也要記得給我換!」

下面是原圖:《臨宋人畫冊》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一篇文章看盡歷代古珠
最是玉中一抹「色」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