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秦兵馬俑地下指揮中心,眾兵俑被像割韭菜一樣砍了頭,誰幹的?

秦兵馬俑地下指揮中心,眾兵俑被像割韭菜一樣砍了頭,誰幹的?

作者:M·辰

(兵馬俑一號坑)

自1974年春,陝西臨潼縣西楊村農民打井意外發現秦兵馬俑以來,考古人員陸續又在其附近勘探並發掘出二座兵馬俑陪葬坑,依據發現的先後順序,三座俑坑分別被編號為一、二、三號陪葬坑,即兵馬俑坑。

三座俑坑中以一號俑坑(上圖)最為著名,它是三座坑中面積最大、出土兵馬俑最多的陪葬坑。最重要的是它被曝光的次數遠大於其他兩坑,因此最為觀眾所熟悉。而二號俑坑因埋藏內涵(俑、馬、車、陣等)極為豐富成為三座坑中的精華。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三號俑坑,三座坑中面積最小、級別最高的陪葬坑——秦始皇地下禁衛軍團指揮中心。

(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

(兵馬俑三號坑全景)

三號兵馬俑坑,1976年五月被發現於一號俑坑西端北側25米處。

三號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僅520平米,坑內出土有彩繪戰車一乘、陶俑、陶馬68件、青銅兵器31件。研究人員根據陶俑、陶馬以及車乘等的裝束、裝備以及列隊形式,判斷此坑可能是秦始皇兵馬俑地下軍團的指揮中心。

理由有六:

1.俑坑東端車馬房出土的戰車,整體髹彩繪漆,車上有華蓋且裝飾華麗,規格明顯高於一、二號坑中的普通戰車。

(三號俑坑局部)

2.戰車上有四位頭戴長冠的乘員(上圖),較普通戰車三名乘員的編製多了一名軍吏俑。

普通戰車通常配備有三名乘員:御手俑(負責駕車)、車左俑、車右俑(手執弓、弩、戈、矛等兵器)。而三號坑中的御手俑與軍吏俑分前後兩排站立,後排中間為軍吏俑,其左右兩側分別站著車左俑與車右俑。從乘員配備上高於普通戰車。

普通戰車上的車左俑與車右俑。順問:他們頭上的髮髻為什麼偏向不同的方向?(^_^)

(三號坑相向站立的陶俑)

3.三號坑內的陶俑呈兩兩相對、夾道儀衛式隊形列隊(上圖),而非戰鬥式方陣隊形排列。說明此處可能有高階將領,夾道相對而立的兵俑很可能是保護統帥的衛兵。

(三號坑出土的銅殳)

4.三號坑出土了31件銅殳。殳,音同「書」,兵器;一般長10.5厘米左右,直徑為2.3—3.0厘米。

殳,一種有棱無刃、只能用作錘擊的兵器。相對而言它是一種落後的兵器。春秋戰國以後,殳已失去作為武器的功能而主要被用作禮器。由此推測,手持銅殳的武士俑可能是保衛統帥的儀仗隊。

(三號坑內的鹿角遺迹)

5.在三號坑內發現殘鹿角一件以及動物朽骨一堆。因此,也有學者認為此坑可能是戰前占卜、祈禱的場所。

6.三號坑位於一、二號俑坑的後部,處於相對隱蔽的位置。

綜上理由種種,考古學家們認為三號坑很可能是統帥一、二號兵馬俑坑的總指揮中心。

問題是,如果你稍作留意,你會發現三號俑坑中的陶俑大多都失去了俑頭(圖中紅圈)。不僅如此,人們也沒有發現該坑那位核心人物、最高統帥的蹤影。

人們猜測:1.當年項羽火燒秦始皇陵時,三號坑是其劫掠的主要目標,俑頭和統帥之軀可能是被項羽作為戰利品劫走了;

2.盜墓賊所為;

3.坊間曾傳言有當年參與挖掘的人拿走了俑頭……

依小夥伴們之見,指揮中心衛隊帥哥的頭及其統帥之軀最有可能被誰拿走了?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企鵝號、微信公眾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遍世界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秦兵馬俑外形英姿威武,沒想到其內部結構卻是這樣
揭秘!秦兵馬俑鮮為人知的製作方法

TAG:走遍世界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