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圖炮從周朝時候就有,無論古今中外,只是人們尋求認同感的方式

地圖炮從周朝時候就有,無論古今中外,只是人們尋求認同感的方式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一些「地圖炮」的存在,而這個隨我的地圖炮就是用一些特定的語言去攻擊一個區域或是一個整體,就像是,大家都說河南人是騙子,山西人都是煤老闆,溫州都在炒房和做皮革生意等等,像是這種一張嘴就就罵了一片區域的「戰鬥模式」就是地圖炮了。

在這些地圖炮中,最大的就是南北炮,尤其是逢年過節,棗粽肉粽之爭,甜咸豆腐腦之爭,還有搓澡巾這個東西的存在(唉),總之各式各樣的地圖炮都會出現,可是這種地圖炮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呢?要說起來,其實周朝時候就有了人們在那個時候習慣於用方位來描述各地的人,於是在那時就有中華夏,東夷、西戎、北狄、南蠻的說法,簡單來說,「除了我中原王朝,在座的各位都low!」在那個年代,哪怕是像孔子這樣的文人,都會有「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的話語留下來。

而在我國的很多古代故事中,也有很多的故事,像是野人獻曝,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鄭人買履等等,這些故事全都是發生在河南,而且都不是啥好故事,這些作者都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像什麼孟子、列子、韓非子的,一個都跑不了,先秦的文人們,就組成了最早的河南地域黑集團。

而到了宋朝,這種地圖炮被光明正大的搬上了社會開國皇帝趙匡胤是一個河北人,在他建國時候雖然說了善待文人,但是他同時也說了:「我不喜歡南方人的溫柔,後世子孫無用南士作相、內臣主兵。」這直接讓南方的學子們悲劇了,簡直是躺著也中槍。不過後來我么也看到,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陸遊等人都是南方人,可見南方的孩兒們這些年來有多努力。但儘管這樣,南非的矛盾算是徹底結下了,每一代人都是南非吵個沒完。

當然,外國人也沒有好到哪去,他們的地圖炮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法國的查理八世和歐洲聯軍在義大利對戰時候,遇到了梅毒的爆發,各國戰鬥力全部降低,法國也在戰鬥中失敗,軍隊們緊急後撤回國躲避病毒,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各國都將病毒帶了回去,於是整個歐洲開始大爆發,人們不知道這個病毒是哪來的,但是都覺得不是自己,於是俄國叫「波蘭病」,波蘭和德國叫「法國病」,法國又叫「那不勒斯病」。總之就這麼輪著埋怨,誰接鍋誰就會被整個歐洲聲討。

其實說白了,造成這種情況原因就在我們自己,我們總是強調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來尋找自己的人,而地圖炮無疑是一種好的方式,所謂社會認同感就是這樣,就算是這個理由非常的無腦,但是我們也會不自禁的加入進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僅會曲解別人,還會讓自己失去獨立個性,最後的結果就是變成「復讀機」,這世界那麼大,終究不能是姓「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扇空城 的精彩文章:

小和尚遇少女佛心動搖,一首詩詞被告上公堂,府台看後甘願做媒
才子殿試寫對:守法朝朝憂悶,強梁夜夜歡歌!皇帝聽聞勃然大怒

TAG:羽扇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