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技術能重塑非洲經濟嗎?

AI技術能重塑非洲經濟嗎?

南非國家衛生部製造了聊天機器人MomConnect,該機器人估計將為180萬孕婦提供服務,與其聊天並提供與懷孕有關的醫療保健建議。

人工智慧可以使機器具有人類的認知,它正在開啟下一次數字化的浪潮。2016年,全球AI投資猛增至約20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其中90%用於研發部署,10%用於收購AI。

截至目前,投資主要由谷歌和百度等數字巨頭主導,但私人投資者也紛紛加入,預計2016年風險投資將達到40至50億美元,私人股本將達到10至30億美元。雖然許多人工智慧的應用仍處於試驗階段,但它已經在多個商業領域應用, 比如用人工智慧系統過濾電子郵件、推薦購買物品、提供法律建議和駕駛汽車等。

移動通信技術在非洲的成功,促使科技投資者們猜測人工智慧是否也會在非洲國家紮根。畢竟,移動技術已經使非洲國家改善了老舊的基礎設施,並大幅提高了其通信能力。那麼AI 技術會和通信技術一樣成功嗎?

不幸的是,除了少數幾個國家——肯亞、南非、奈及利亞、迦納和衣索比亞——應用人工智慧只是個無法成真的幻想。

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沒有掌握這種技術所必需的關鍵因素,許多非洲國家仍然缺失在數據收集和數據隱私方面的技術基礎,包括基礎設施、教育和治理。沒有這些改革,大多數非洲國家幾乎不可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自動化的幽靈正在把這些國家甩在身後。

但是在另一些非洲國家,成功的AI應用所需的因素正在飛速建立。在這些國家AI的創造活動仍然是小規模的、試點的或者臨時的,但是看起來很有希望,並吸引了大量國際公司的支持。

本期文章簡要分析了人工智慧在非洲地區廣泛應用的障礙,並探討了AI技術在少數非洲國家克服了障礙並取得成功的因素。

1、AI技術不穩定的大環境

人工智慧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大致模仿人腦的演算法技術,使機器能夠從它們所接觸到的數據中發現並領悟到規律,然後將這些經驗應用於對未來決策的預測中。

以虛擬助手的形式存在的AI,如蘋果的Siri或亞馬遜的Alexa,使用演算法將單個聲紋與同一短語的後續重複進行匹配,來學習並預測自然語言的請求。

學習型恆溫器,如Google在2014年以32億美元收購的Nest,還會使用行為演算法來學習個體對加熱和冷卻的需求,並會根據用戶的個人喜好來調節溫度。人工智慧現在還被開發了更複雜的功能,包括分析大基因組來預防疾病,以及繪製人類活動模式圖來預測和控制人道主義危機等。

為了執行這些功能,人工智慧需要強大的數字基礎,包括大體量數據的可用性,通常被稱為「大數據」。機器可以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來學習、建立連接並做出決策。

人工智慧還需要使用者了解相關技術:行業領導者必須知道如何成功地將人工智慧實施到他們的操作中,並且使消費者對它的使用感到舒適(這包括對數據隱私的合理保證)。

在肯亞、南非、奈及利亞、迦納和衣索比亞,這些要素正在迅速成型同時也在推動其他要素形成。然而,大多數非洲國家目前還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甚至是其中一項。

2、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在非洲市場,人工智慧供應商面臨的數據挑戰包括:缺乏統一的泛非洲數據保護框架。各國的數據保護工作差別很大,特別是在跨界數據傳輸和數據泄露通知協議方面。在這裡,歐盟的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RP)可能是有指導意義的。

GDPR是在成員國內部自動執行的,與2014年《非盟公約》不同,該條例不必被轉換為成員國的立法。通過統一歐盟的個人數據制度,該條例簡化了歐盟機構的組織在歐盟國家範圍內的遵約活動。

GDPR是一個數據保護立法的良好範例,同時它也為非洲國家提供了一個適時的機會來加強他們的數據保護框架:任何處理歐盟個人數據的非洲企業,例如電子商務公司,都必須遵守GDPR。

3、非洲的數據挑戰

隨著行動電話普及到幾乎人手一部,以及社交媒體和信息程序在非洲的日益流行,數據變得更加容易獲得。各國政府、類似世界銀行「傾聽非洲」倡議的發展計劃以及市場研究公司日益依賴行動電話調查和用戶數據來收集當地居民的見解。

然而,即使在人工智慧發展良好的國家,關鍵指標的數據的質量、及時性和可用性和周圍必要數據的保護仍通常是質量差或丟失的,如關於出生死亡、增長貧窮、稅收貿易、健康安全、學校教育和土地環境的相關數據。

非洲的平均統計能力是全球最低的。在過去十年中,只有半數非洲國家進行了兩次以上的可比的家庭調查。自2005年以來,只有29%的國家公布了帶有教育數據的家庭調查。同時在過去15年中,非洲統計能力的跌幅要大於世界上其他地區。

這些數據的弱點表現在整體統計數據甚至是主要數據的不穩定性,如經濟增長和人口規模等。奈及利亞近期在延誤二十年後更改了基準年,導致國內生產總值的統計要重新調整。

在2013年,奈及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預測高出大約89%,《經濟學人》稱這個數字為「可疑的」。奈及利亞曾被評估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個人口數據的基礎數據也被前國家人口統計局局長認為是「不準確的」。

數據的缺乏和錯誤嚴重限制了人工智慧系統的效能。實際情況與輸入AI系統的數據之間的不匹配會導致系統無法正確學習併產生錯誤的輸出。

不正確的輸入數據甚至助長了人們的偏見和歧視,在衣索比亞和肯亞等國,這個問題尤其敏感,因為種族間長期的緊張局勢持續影響著政治和商業。這些問題極大地危害了數據共享或數據開放,而這兩項是研究、開發和創造的核心。

2011年,肯亞成為撒哈拉以南國家中第一個發起全國公開數據倡議,並使公共部門信息數字化的國家,這非常值得激動。然而,由於政府各部不願公布數據以及數據不完善、過時並且瑣碎,這項倡議無法成功實施。該倡議在2015年進行了重新設計並啟動,提高了數據質量,也增加了可用的數據集。

在非洲各地尋求更多更好的數據也由於缺乏用來防止數據濫用並保護個人隱私的有力規章而受到阻礙。非洲聯盟的《網路安全和數據保護公約》促使非洲各國政府認識到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並為各國領導人將數據安全納入各自的法案提供了一個框架。

非盟在2014年通過了該公約,但該公約尚未生效,因為54個非盟成員國中只有10個贊同該公約。過去6年來在肯亞,數據保護法一直沒有被議會通過;最近一份草案於2018年6月在奈及利亞發表,隱私權在法律上受憲法第37條保護。

然而事實上,隱私權的保護仍然沒有得到綜合立法的支持。2010年提出的數據保護法案仍未被議會通過,這使公民權利極易因數據濫用受到侵犯。數據隱私的相關組織擔心,一些政府可能為了既得利益而獲取公民數據,並阻撓這些條例,又或者,如果引進了這些條例,言論自由可能會受到限制。

4、缺乏引進的基礎知識

伴隨著對於數據隱私的擔憂的還有對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將導致的潛在失業問題的憂慮。據牛津大學牛津馬丁學院統計,衣索比亞85%的工作有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在南非,這個比例是67%,而在奈及利亞,這個比例是65%。

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具有優勢,例如,它可以改進監控和預測、優化操作,開發有針對性的定價和營銷解決方案,並提升用戶體驗等。但因為缺少對這些優點的認知以及缺乏能夠參與並利用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勞動力,大多數非洲國家對人工智慧的需求仍可能很低。

教育和技能培訓仍然是一個關鍵的挑戰。世界經濟論壇(WEF)的人力資本能力指數表明,非洲大陸勞動力的技能基礎低於世界上其他任何區域,該指數反映了一個地區勞動力獲得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百分比以及識字和算術的百分比。

衣索比亞是表現最差的國家之一,排名倒數第4(僅次於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和葉門)。衣索比亞政府在2000年至2013年間對教育的投資幾乎翻番,但是青年識字率和學生入學率的提高比例令人失望。每1000名上學的兒童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可以堅持到八年級及以上,而那些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學到了他們本該掌握的40%。

奈及利亞也是WEF指數墊底的二十個國家之一,在130個國家中排第114。據估計,奈及利亞有1,050萬兒童失學。奈及利亞的失學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其小學和中學教育系統基本上處於失敗狀態,沒有顯著的提高。

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都不被期望培養出掌握AI技術的勞動力。因為這些勞動力必須精通先進的數字技術和數據科學,還要精通經濟學和心理學等互補學科,這些學科隨著工作自動化的普及而變得更加重要。

公司還需要掌握AI技術的員工來吸引供應商和消費者。這需要能夠將AI引起的興奮與它在特定的真實環境中的實際能力區分開來。它包括對人工智慧的能力和局限性的務實看法,這至少需要深入地了解人工智慧如何工作以及它與其他傳統技術的區別。

即使在「發達」市場,也仍然很少有公司大規模部署人工智慧,因為它們仍然不夠明確業務情況和潛在的投資回報。在非洲國家,因為數據生態系統和基礎設施匱乏,而且勞動力尚未具備引進並推動AI解決方案的技能,廣泛採用該技術的前景往往更加不明確。

5、AI技術取得成功的國家

儘管有著重大的障礙,人工智慧還是正在一些非洲國家大規模部署著,特別是在肯亞、奈及利亞、迦納、衣索比亞和南非。目前大部分的人工智慧技術瞄準了金融服務、農業和醫療保健領域。

南非依靠著強大的科技生態在人工智慧應用領域成為了非洲大陸的領頭羊,它擁有許多技術中心、研究小組和類似AI峰會的論壇活動,論壇由包括英特爾、Salesforce、亞馬遜和IBM等科技公司發起。

南非還舉辦過奇點大學內非峰會活動。有估計稱,南非有100多家公司正在將人工智慧應用到現有業務中,或者正在開發AI技術新的應用方式。此外,包括IBM、微軟、谷歌和Facebook在內的科技巨頭們正在進入南非。

谷歌的首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將於2018年底在迦納阿克拉開放。IBM則在肯亞和南非設立了人工智慧主導的研究實驗室。IBM 在肯亞斥資1億美元打造了超級電腦「露西」,該電腦是IBM公司超級電腦「沃森」的拓展項目,「露西」致力於解決國家發展中遇到的挑戰,包括醫療保健、金融、水資源、衛生、人力流動和農業等。

2018年年初,Facebook在拉各斯設立了第一個非洲技術中心。現有的培訓項目之一是與該公司的AI研究小組進行為期一年的AI與居住項目研究。

不太起眼的獨立研究也正在引起人們的關注。ICOG實驗室是衣索比亞的亞的斯亞貝巴省的一個私人設立的的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ICOG在2013年成立,當時有5萬美元的資金和四名程序員,其中包括全球AI市場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全球AI市場和漢森機器人公司的首席科學家、以及因互動式仿人機器人「蘇菲」而出名的香港工程和機器人公司。

該合資企業為衣索比亞和國際客戶提供了多種人工智慧研發服務,並教會了年輕的衣索比亞人計算機編程、硬體技術和創業精神。ICOG實驗室的許多當地工作與政府的發展重點相一致,尤其是在教育和農業領域。

像許多非洲地區的AI技術公司一樣,ICOG實驗室反映出了非洲大陸廣闊的前景,也反映出在科技發展領域公共研究和個人研究的界線先越來越模糊。

在奈及利亞,一個名為Kudi AI的聊天機器人被應用到Facebook的Messsenger中,為那些因無法訪問或不熟悉在線銀行業務、並只熟悉文本業務辦理的用戶提供移動銀行和支付服務。

Kudi從矽谷的Y-Combinator孵化器接受種子資金,自2017年推出以來已經成為提供金融服務的眾多人工智慧應用之一。南非國家衛生部用同樣的方式製造了聊天機器人MomConnect,該機器人估計將為180萬孕婦提供服務,包括她們的產前和產後階段。註冊的女性能夠和應用程序聊天並收到與懷孕有關的醫療保健建議。

在非洲市場,人工智慧在服務業有著巨大的市場,這包括社會服務業和商業服務業。IBM於2018年8月在奈及利亞推出了Watson Workspace,這是一個旨在簡化企業工作流程的消息傳遞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已被奈及利亞領先的雲服務提供商Descasio採用,用來改善其電子郵件服務和員工間的協作。

儘管在大數據、監管和勞動力方面存在巨大挑戰,人工智慧在這些非洲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各種因素共同促成了這一結果,其中一些因素對在非洲國家培育良好的人工智慧環境至關重要。

6、現有的數字基礎

在發達經濟體中,人工智慧的早期採用者往往是那些在數字轉換方面很先進,並且擁有適當資產能夠有效地部署該技術的公司。在AI技術茁壯成長的部分非洲市場,行動電話的普及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到位,足夠的移動通信和網路間的連接是科技基礎設施的底線,客戶對科技的了解和接受也是AI技術的提供者建立信任並發展新的客戶代理渠道的基礎。

例如,肯亞的手機普及率為94%,近四分之一的家庭可以連接互聯網,這個比率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在約4800萬的人口中,至少有700萬的肯亞人有Facebook賬號,1000萬人有WhatsApp賬號。

這個國家的移動貨幣交接平台MPesa是世界上移動貨幣交易最多的平台之一,交易金額幾乎等於肯亞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這樣的環境使得AI提供商更容易將其原有的方案應用到現實環境中去。

例如,UjuziKilimo,是一種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來幫助肯亞農民優化灌溉的農業應用程序,該程序就需要SMS技術來實現應用。在奈及利亞,手機普及率為84%,且科技創業企業平均吸引到了7.3萬美元的投資,人工智慧市場的風險投資也影響到了現有的移動通信技術。

Ubenwa是尼泊爾一家研究出生窒息病症的公司,它使用智能手機的內置麥克風和語音識別演算法根據嬰兒哭泣的幅度和頻率來識別病情。

非洲市場有著堅實數據基礎的AI技術公司可以抓住早期的技術創新浪潮,並利用現有的技術提供者作為早期的使用者,例如金融技術平台的聊天機器人。他們還擁有熟悉並願意接受創新技術的消費群。

EZ農場是一個IBM公司的項目,旨在幫助肯亞農民更好地管理灌溉用水和監測作物健康。遠程監控通過放置在農場的感測器來捕獲水箱水位、土壤濕度和光合速率的數據。數據安全地上傳到數據云中,機器學習系統開始測量植物的運行情況,然後通過行動電話將測量結果傳遞給農民。農業部門是人工智慧在肯亞和其他非洲市場大規模部署的領域之一。

7、政府支持

在政府將科技技術作為國家優先項目並正在採取措施鼓勵創新和完善數據保護、研究和開發的國家中,人工智慧技術具有廣闊前景。肯亞、迦納、南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是是投入最多的國家,它們也理所應當地得到了相應的回報,看到了人工智慧的起步和發展。

例如,肯亞信息通信技術部(ICT)已經成立了一個由11人組成的「連鎖和人工智慧工作隊」,以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技術來幫助國家的發展。該小組將在3個月內提出一份為期15年的未來規劃藍圖,其中2027年和2037年是重要的時間節點。

在奈及利亞,政府同樣批准在東南部地區設立一個機器人人工智慧機構。奈及利亞東南部長期以來一直是該國最具創業精神的地區之一。

過去八年來,在拉各斯以外的地區——伊努古、阿布賈、伊巴丹、哈科特港等地,科技中心和創業社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豐富了奈及利亞的創新創業行業。新的人工智慧機構就是對這一現實的認可。這也會吸引融資,還會引進發展人工智慧所需的其他元素。

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政府開始認識到,只靠自己是無法實現發展目標的:商業技術將比政府官員和援助機構更好地解決問題。各國政府也開始意識到,為了普及商業技術,必須消除基礎設施建設瓶頸並改善關鍵的監管機制。

到目前為止,11個撒哈拉以南國家中只有迦納和南非頒布了全面的數據保護法。迦納的《2012年數據保護法》規定了個人信息的獲取、存儲和披露方式。

2013年在南非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同樣確定了處理個人信息的總體框架,並建立了監督職能來確保立法的執行。與肯亞一樣,迦納是少數幾個開放數據倡議的非洲國家之一。為了使技術創新實現長遠的成功,政府政策也必須要做出進步和創新。

8、研究創新的文化背景

谷歌決定在迦納設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的原因之一是該國「強大的本地大學系統」和正在普及的技術中心。迦納是撒哈拉以南地區擁有最多技術中心的國家,有24個,僅次於南非(59個)、奈及利亞(55個)和肯亞(30個)。

迦納的技術中心包括10所公立大學和數個私立機構,其中許多與世界各地的大學保持著夥伴關係。例如,迦納技術大學學院是由國家電信公司迦納電信(Ghana Telecom)於2005年創建的,它與美國、肯亞、德國、丹麥、韓國和英國的學校有學術聯繫,並提供各種學位課程,包括「創業和技術」科學碩士。

大學和技術中心是非洲國家在經濟中獲取、掌握和傳播新技術的關鍵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們對於衡量能夠生產新產品並提供平台解決地區挑戰的新興技術至關重要。

在亞的斯亞貝巴科技大學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卓越中心」,研究人員正為衣索比亞農業部門開發智能機器人——飛行昆蟲——來幫助監測作物。

儘管這個國家教育總體上很差,但是它正在努力發展科學技術。衣索比亞有30多所官方大學和大約130所理工學院,大多數都很重視技術,其中許多與該國新興的技術中心——藍月、冰島和沙巴谷——合作。

南非大學與技術中心之間的合作為人工智慧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例如,Stellenbosch大學的LaunchLab成功地在區塊鏈技術、金融科技、3D列印和人工智慧方面培養了學生主導的初創企業。

其他著名的南非人工智慧中心包括:誇祖魯-納塔爾大學數學統計和計算機科學學院和工業研究理事會合資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心(CAIR)、比勒陀利亞大學的計算機智能研究小組、開普敦大學的機器人和代理實驗室以及移動智能自主系統開發的自主導航系統。

將大學與技術中心連接起來,就是將教學、研究、產品開發和商業化功能等分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這促進了人工智慧和其他突破性技術的創新。這種結合為特定的人工智慧技術創建了完整的價值鏈,並通過持續的交互連接了關鍵的涉眾。

監管沙箱可以控制政策制定者、監管者和創新者三者之間合作的創新環境。各國政府使用它來觀察金融科技計劃對其國家的影響,並制定適當的法規。

類似的「沙箱」概念可以應用於人工智慧的應用和數據保護法中。例如,自2016年以來,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為技術公司提供了一個監管沙箱,以便衡量應當納入其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保護保障。類似的政策將在促進非洲國家發展數據保護措施方面大有裨益。

9、國際支持

在非洲,大多數成功的人工智慧企業都受到全球夥伴關係的支持,這種關係促進了融資和專業技能。ICOG實驗室由兩家美國的人工智慧公司、奇點網路和Humanity+支持。

Humanity+是一個專註於用新興技術促進人類發展的國際組織;Kudi AI的技術是在矽谷開發並在奈及利亞實施的;UjuziKilimo得到了包括美國風險投資公司Village Capital在內的一系列全球組織的支持。

非洲政府擁有20多個南非和國際合作夥伴,其中包括提供資金的美國跨國公司——強生公司。向非洲各地科技中心提供的5.6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美國和歐洲的投資者,他們認識到了非洲地區人工智慧和其他技術的變革潛力。

10、結論

目前,非洲人工智慧的機會仍然局限於少數幾個國家。在這些國家,成功所需的關鍵因素正為了解決挑戰和突破瓶頸而迅速集結到一起。這些因素在其他非洲國家的發展速度也毫不遜色。

儘管人們對人工智慧能夠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充滿熱情,但某些特定領域,如可用數據和隱私、技能和培訓、數字基礎設施等,必須優先取得進展。

只有這樣人工智慧技術才能夠被真正掌握並實施。如果缺乏條件,只有少數非洲國家可能會朝著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方向前進,而其餘國家則會像所擔心的那樣落在後面。

來源|Atlantic Council

作者|Aleksandra Gadza

編譯|朱哿帆

參考資料:

Aleksandra Gadzala, 「Coming to Lif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frica,」 Atlantic Council, November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利比亞石油產量翻倍,歐佩克可以放心油價了?
黎巴嫩總理:我們與沙特的關係「再好不過了」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