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今天不僅教你如何製作月季微型盆景,還要教你如何養護管理它

今天不僅教你如何製作月季微型盆景,還要教你如何養護管理它

月季扦插繁殖容易,

月季養護管理卻不容易,

至於月季微型盆景製作更是不易,

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將月季扦插繁殖,製作成微型盆景,然後把它養得是喜氣洋洋,季季開花呢……

額,一定要相信台長,此文月季微型盆景的養殖技巧與造型案例,有深度、沒難度,需要的就是台友潛心讀取,細心琢磨,親自嘗試。

好啦,咱們開始吧!

月季盆景造型案例

步驟一

將微型月季進行修剪,以縮小樹冠、便於造型;

然後,小心翼翼的去掉月季根部的部分泥土和根系,以方便上盆觀賞。

步驟二

上盆時在盆底墊上紗網,以防泥土順著排水孔流失。

台長提示:如果台友選擇製作月季微型盆景的盆淺,可在盆底的排水孔中穿上金屬絲,以便於固定植株。

步驟三

上盆時應稍傾斜一些,以增加作品的動勢。

台長提示:月季植株的落位與定位,需要台友先自行觀察,再做出判斷,尋求整體的美感。相信台友,你可以的!

步驟四

來看看上盆後的效果。

步驟五

此時需要將小盆埋入大的瓦盆中,以方便日後的管理。

步驟六

將大瓦盆放在遮陽棚下,進行緩苗,並澆1次透水。

然後,耐心等待,靜默花開。

製作完成的月季微型盆景非常精彩,但接下來的日子,還需要台友們精心的養護管理。

月季盆景養護管理

壹:光照

月季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忌陰濕,耐寒冷。

4~10月的生長季節,可將月季盆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養護。

貳:澆水

平時澆水做到「見干見濕」,盆土過於乾燥和積水都不利於植株生長。

晚春及初夏,北方地區常有乾熱風出現,除正常澆水外還應經常向植株及周圍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避免新芽、嫩葉焦枯;夏季高溫時水分蒸發量很大,要及時補充水分,以免葉片發蔫,影響生長,最好每天早晚各澆1次水。

澆水要透,不要澆半截水。

雨天則要停止澆水,雨後若有盆土被沖刷掉,應及時培土。遇連陰雨天應注意排水防澇,避免根系長期泡在水中,否則會造成爛根。

叄:施肥

在春季月季萌芽後每7天左右施1次液肥,肥液要充分腐熟,開始時薄肥勤施,以後逐漸加大濃度。

特別是春季展葉、新根大量生長時,更不能施濃肥和未經腐熟的生肥,否則會「燒」壞新根;秋末則要停止施肥,並適當控制水分,以免新梢徒長受霜凍害。

開花前可用牽拉的方法調整枝條的位置,以使花朵分布合理。

開花後應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以避免因水肥過大導致植株新芽長勢過旺,使花朵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而提前凋謝;將盆景移到無直射陽光處或其他溫度較低的地方,以降低溫度、延長花期。

花謝後及時將盆景移到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

肆:修剪

修剪是月季微型盆景管理的重點,花諺有「月季不剪枝,來年開花稀」「月季剪去蒂,花朵開放無停息」和「七分靠管,三分靠剪」等,都說明月季修剪的重要性。

月季應在花謝後及時剪去殘花及上部的枝條,以免消耗過多的養分,影響其生長。修剪時最好將芽口留在外側,並剪除使樹冠蓬鬆的長枝,以留出下次枝條伸長開花的位置,使樹冠形態優美。

月季可通過修剪調整花期,一般修剪後45~50天開花。因此,8月15日前後可對植株進行1次修剪,剪後加強水肥管理,到了國慶節即可繁花滿枝,否則開的花又小又少。

在每年的11月,對植株進行1次定型修剪,剪除枯枝、弱枝、徒長枝和內膛枝,並將所保留的枝條剪短,冬季應移至冷室內或連盆埋入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

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也可將植株從紫砂盆之類的細盆中扣出,深栽於大盆內或室外地上越冬。

伍:翻盆

每年春季萌芽前後將大盆內的植株移入紫砂盆或進行翻盆換土。

盆土可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並在盆底放些腐熟的碎骨頭、動物的蹄甲片或過磷酸鈣等含磷量較高的肥料作基肥。

台長非常期待,期待著看到台友們發來自己親手製作的月季微型盆景噢!

嘿嘿,你真棒,繼續努力會更棒,

台友們加油啰!

種在陽台上

好啦,今天就講到這裡,台友們若還有什麼疑問希望台長回答,下方留言區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台友們的問題反饋,台長會多多努力,一對一給你回復,一對一為你解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種在陽台上 的精彩文章:

陽台種菜已不怵?那試試更高階種菜技巧,自己採收蔬菜的種子吧!
家中糖罐子變玻璃花園,不一樣的風景僅需九步驟!

TAG:種在陽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