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著「詩仙」的美譽。李白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以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李白當年出蜀遠遊途徑荊門時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秋下荊門》。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秋下荊門》這首詩主要以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表現了李白於秋日出遊的愉悅心情,以及抒發了青年時期的李白想要一覽祖國壯麗山河的豪情壯志。全詩集寫景、敘事、議論於一體,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效果。尤其是僅有的28個字中,還暗含了2個典故,並達到了妙用典故而不著痕迹,自然渾成的境界。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李白的這首《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荊門」是山名,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自古便有著楚蜀咽喉之稱。李白乘船自「峨眉山月」一路東下過了荊門,便說明他徹底告別了巴山蜀水。因此這首詩中沒有了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對故鄉的思念,有的只是對祖國壯麗山河和理想未來的熱情。

首句「霜落荊門江樹空」,描繪了李白乘船至荊門的所見景色。即秋霜降落,荊門的樹葉也已經凋落,眼前能看到的只有山空與江空。「霜落」點題,說明此時已是深秋。「空」字則是對這個時節,山明水凈、天地清肅景象的形象表達。並且意境顯得開闊明朗,沒有一絲秋天的蕭瑟衰颯之感。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次句「布帆無恙掛秋風」,則承上句的「江」字,並點出題中的「下」字,說明一切都是李白於江上舟中所見。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布帆完好地掛在船桿上,就是為了招引秋風。「布帆無恙」出自東晉畫家顧愷之的一個典故。當時顧愷之身為荊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參軍。有一次顧愷之請假乘舟東下,殷仲堪特地將自己的布帆借給他,後顧愷之寫信給殷仲堪說:「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而李白在這首詩中用了這個典故,不僅有說明旅途平安之意,還有著一帆風順,風助人願的意思在其中。好比李白此次出行,連風都幫助他加快行程。生動地表達了李白此時喜悅的心情。接著一句「此行不為鱸魚鱠」,則再次引用典故。西晉張翰在洛陽做官時,見到秋風起便想到故鄉的蒓羹、鱸魚鱠。說:「人生貴得適志耳,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於是回到了故鄉。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但李白這次是自己遠離故鄉,所以這句是反用典故。並且張翰將「名爵」與「鱸魚鱠」等同,還放棄了「名爵」。而李白這首詩中雖然沒有明說為了「名爵」而放棄「鱸魚鱠」,但從李白後來的事迹來看,則是不露痕迹地表達了這一意思。他自己也曾說說:「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所以結尾一句「自愛名山入剡中」,一方面是表達了李白對祖國壯麗山河的喜愛,另一方面也流露了李白想要一展四方之志的願望。事實上後來李白並沒有入剡中,而是周遊在江漢一帶,尋找機會,以求仕進。

李白的這首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很多人看不出來!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就是全詩僅有28字,卻暗含2個典故,並且將這2個典故的意思,和景色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不細細體會,很難發現出來。可見李白這種不露痕迹,且別有新意的引用典故,讓人叫絕。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張旭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葉紹翁最經典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但你真的讀懂了嗎?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