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史上的呂布是一方雄霸,初期懷才不遇,為何《三國》要抹黑他?

正史上的呂布是一方雄霸,初期懷才不遇,為何《三國》要抹黑他?

呂布這個名字,在《三國》小說中硬生生被刻畫成了一個小人的形象,初期為了榮華富貴,認丁原為義父。後來在董卓以珠寶的蠱惑下,又殺丁原跟了董卓。最後又因為貂蟬的原因和董卓翻臉。兩面三刀的形象,讓呂布被冠上「三姓家奴」的罵名,甚至於如今還有不少人用這種說法去痛斥那些背信棄義的人。

然而小說畢竟只是小說,哪怕其中不少貼近歷史,可寫的在好看也不是事實,正史上的呂布,可沒有這麼不堪。

呂布最初是拜在丁原門下,不過並沒有認丁原為義父,只是因為當時的丁原是并州刺史,勢力龐大,呂布才被招入丁原門下做事,兩人只是將、兵關係。而呂布投入丁原門下,其實也並非是自己所願,這點其實在《三國》中就有提到,呂布時常發牢騷道:「委身於丁原實出無奈......恨不逢其主」。

在十常侍霍亂漢室江山的時候,丁原受大將軍何進的邀請,前往洛陽,打算誅殺十常侍。然而在丁原進京的過程中,何進妹妹何皇后卻是阻止了兩人的計劃,打算先讓丁原擔任執金吾,在圖謀後續發展。可就在丁原上任沒多久,何進就被十常侍給殺掉了。而就在這期間,董卓發力掌握大權。

從當時的角度來看,何進和十常侍其實算是一丘之貉,只是十常侍明裡禍亂朝綱,何進背地裡掌握大權,董卓後來掌權的方式還是學何進的。因此在董卓掌權之後,清理何進以及十常侍的餘黨,其實從明面上來看,的確是為漢室江山清除隱患。

而呂布受董卓之託殺丁原,其實是沒有問題的,丁原本身就帶著「何進黨」的標籤,丁原和董卓兩者之間必然不能共存,更何況呂布也不是心甘情願進入丁原門下。

至於後來呂布殺董卓就更不用說了,董卓後續活成了「何進第二」,並且還是那種絲毫不加掩飾的,做為一個保家衛國的臣子,呂布有什麼理由不殺董卓?

《三國》小說之所以要將呂布改成這種形象,更多的像是在豐富角色形象,畢竟要是不用金銀賄賂,怎麼解釋呂布連連「叛變」兩位長官?

.......................................................

豬八戒九齒釘耙功效不輸頂級法寶,為何豬八戒不用,甘心當陪襯?

誤會李世民了,原來他只娶過長孫皇后一人,其她人妻都是被迫收下

淝水之戰後一匈奴人慾奪長官兵權,想出來一個毒計,將兄長坑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子小白 的精彩文章:

命最好的亡國帝王,國家被氏族掌管157年,亡國後才掌握實權
梁山順位第50名,號稱地強星!結果上戰場遇敵,僅一招就被秒

TAG: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