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駒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陳黎:從同城配送到造車,駒馬要實現產業上下游同頻聯動

駒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陳黎:從同城配送到造車,駒馬要實現產業上下游同頻聯動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12月19報道(文/饒翔宇)

今年以來,乘用車的互聯網造車運動幾乎是席捲了整個中國的創業圈。一大批行內行外的創業者紛至沓來,企圖在原本就競爭激烈的紅海里分得一杯羹。不過,對於同樣是萬億級的物流行業,伴隨著技術發展,傳統的物流體系也同潛在著產業迭代升級中的巨大機會。相比於已是紅海的乘用車市場,物流商用車市場可以說是一片前景廣闊的藍海。

「目前,傳統的貨運卡車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端的水平,整車的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水平都不夠,整個行業的效率也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駒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陳黎對獵雲網表示,伴隨著人工智慧、三電系統、5G等相關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將會迎來全新的變革。

「在這種趨勢下,駒馬作為深耕行業多年的物流公司,對於司機的需求有深刻的認知,駒馬想打造一輛更『懂』司機的城市卡車。」


物流卡車新勢力

符合未來同城配送的新型卡車到底是怎樣的?

2018年8月1日,在以「JU無限·造不凡」為主題的2018造車計劃戰略聯合發布會上,駒馬集團、普洛斯、京東物流、威馬汽車四方宣布共同出資組建智慧卡車公司,打造卡車新物種。

據獵雲網了解,新型卡車將通過智能終端,為司機提供一位「高智商」的「副駕駛」,業務對接OPEN API、物流地圖、多點收派、遠程實時診斷、危險智能提醒等一系列新的體驗。同時每一輛卡車的背後,都會由一整套物流Saas平台和資產管理平台全程保駕護航。預計,2020年智慧卡車開始量產並投放市場。

「為什麼駒馬要造車?這跟駒馬此前的具體業務是一脈相承的。」陳黎說,駒馬從誕生就橫跨了卡車租賃和同城配送兩大板塊。駒馬最開始就是通過同城配送來拉動了卡車租賃業務,形成一個正循環。駒馬此前在整個運作過程中,會根據城配場景的需求去定製化卡車。「在當年駒馬應該是整個行業裡面的第一家。」

後來,隨著業務的發展,陳黎和團隊看到了美國、德國、日本針對於物流行業,已經有了很多很好的技術解決方案,但是中國的卡車製造沒有把這些技術和理念加入進來,導致了中國傳統的卡車數字化、智能化程度很低,讓規模化管理的難度很大,效率變得很低。所以駒馬決定自己去造卡車,用自身的多年的經驗積累來改造物流行業。

據陳黎介紹,在今年8月成立智慧卡車製造公司股東里,京東物流、普洛斯、威馬對於新型智慧卡車的製造都有著各自很重要的職能。

作為「造車計劃」的參與者,京東物流在電商、物流、技術、金融等方面的深耕與行業優勢,特別是在物流大數據方面的積累,將在新車製造和運營上提供有效的幫助;普洛斯本身是做物流倉儲的,也有專門科技板塊的投資基金,在資金和具體的業務場景也能做到優勢互補。而至於威馬,作為造車新勢力的明星企業,可以在卡車設計、製造、新能源動力技術等提供全方位的「車」能力。駒馬集團則依靠自有卡車運力規模,對於物流配送場景、卡車資產運作、數字化運力的研發與應用,打造了國內首套完整的物流卡車生態服務體系,推動此次跨界造車。

「有了各方面的優勢互補,新車製造的推進就能高效推進。」陳黎表示,按照目前的速度,2020年的量產沒有太大問題。


不止造車

「未來,駒馬交到司機手上的不單單只是一輛卡車,而是一套全鏈條的、完整的解決方案。」陳黎表示,新車是和上遊客戶的訂單一起交到司機手上的。於此同時,駒馬還會提供相應的金融、維保、風控等相關服務。

在整車智能上,新型智慧卡車會在包括車頭、貨箱、底盤等環節前裝相應的感測器,比如說疲勞駕駛的感測器,然後涉及到冷鏈的,會有溫度的感測器,以及包括載重的測量,速度的測量,包括電池溫度的測量和風險預測。

在車後服務上,陳黎提到了駒馬自己的「鐵三角」,即圍繞運力的升級打造的重資產、科技、金融三個維度解決方案。駒馬自行運營資產、管控風險,並通過科技使資產高效、可視、可控。

駒馬為運力駕馭了兩大科技板塊:首先,駒馬的「宙斯盾」系統主要服務物流產業從定單、獲客整個服務過程的閉環體驗;另外,駒馬將每輛車看作是金融產品,也就是資產,所以駒馬通過「索爾」系統完成了卡車從採購、租賃、退役等環節。這兩大引擎賦予了運力真正全新的生命,駒馬可以為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科技化運力包,同時也提供OpenAPI系統和上下游合作夥伴形成高效的連通。

「駒馬想改變以往傳統卡車司機低效的『趴活』現狀。」採訪最後,陳黎提到了駒馬作為一家科技物流企業的願景,陳黎希望能通過技術升級為卡車司機提供一個更體面的生計。

「貨主需要的不是機械工具,而是一個服務。駒馬在這樣的視角下打造了城市卡車新生態,將把物權和使用權進行分離。駒馬只想做一件事情:做中國最大的科技運力池。」陳黎說。

(駒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陳黎)


以下是對陳黎的問答整理,略有刪改:

獵雲網:咱們先聊一點比較比較有意思的話題。為什麼公司會叫駒馬?

陳黎:首先從屬性上來講,馬就是最傳統的運力,駒馬的核心也在做運力,只不過今天駒馬想把傳統運力做成更智能化的運力,所以從屬性上是一致的。

第二點是小馬駒代表著很好的成長性,很好的可塑性,我們覺得它的形象跟駒馬的團隊以及我們做的業務是蠻符合的。

獵雲網:我了解到駒馬最開始是做城市配送的,後來為什麼又成立了一家專門做智能卡車的公司?城配與造車是兩個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跨度挺大的。

陳黎:之所以有這個轉變,可能是因為首先駒馬本身原來就不是一家典型的傳統城配公司。

駒馬從誕生就橫跨了卡車租賃和同城配送兩大板塊。駒馬最開始就是通過同城配送這種場景,拉動了卡車租賃這套業務,形成一個正循環。我們在整個運作過程中,又有別於傳統的卡車租賃,有別於傳統的城配,為什麼這麼講?

比如說我們在整個的服務環節過程中,我們會根據城配場景的需求去定製化卡車,在當年駒馬應該是整個行業裡面的第一家。我們會思考,今天的快遞、城配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車型,可以在成本結構上是最划算的,在業務服務上是最接近的。所以駒馬其實在2016年就已經實現了跟車廠之間的定製化生產合作。

後來,我們又看到美國、德國、日本都有很多很好的技術,這些技術與物流場景特別契合,但是中國的卡車製造沒有把這些技術和理念加入進來。中國的卡車大多都只有一個標準,比如一個4米2的車,就純粹是用農用車那種體系改造過來的車型。車型再小一點,就都是電瓶車三輪車了。這都是有問題的,這裡面改造的空間很大。

另外一點就是,現在的卡車數字化、智能化程度很低,這樣就導致了規模化管理的難度很大,效率變得很低。所以我們決定自己去造卡車,用自身的多年的經驗積累來改造物流行業。

獵雲網:新造車公司里,駒馬承擔什麼樣的職能?普洛斯、威馬、京東物流等合作夥伴又承擔著怎樣的角色?

陳黎:首先確定一點,駒馬是這家公司的最大股東,包括戰略在內的諸多規劃都是由駒馬來主導。

那麼,為什麼普洛斯會對這件事情那麼感興趣?因為普洛斯本身是做倉儲的,普洛斯自己也有專門科技板塊的投資基金。他們在物流行業的積澱很深,會認為除了物流行業的迭代出了科研投入外,還需要投資物流車隊的運營者。

至於威馬,它是一個市場定位清晰,而且很大膽的,已經跑出自己一片天地的一個新能源新型的造車公司。他們在新能源造車上的資源整合能力是很強的。雖然它是做乘用車的,但是乘用車在三電技術的研發體系實際跟卡車有很多相通之處。

然後就是京東物流,它能給新造車公司提供造車所需要的大數據以及大訂單。將來,我們交付給司機端的車,從交付那一刻起,就是帶著訂單的。實際上,新車誕生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個上下游的一個聯動,司機接到車的同時也會收到我們提供的訂單,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以及後續的金融、維保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獵雲網:新車的研發會不會涉及到無人駕駛的部分?

陳黎:駒馬生產的第一輛車不會涉及到無人駕駛,但是我們保證它是會擁有向無人駕駛方向迭代的硬體能力。首先,新車的地盤我們會重新來做,然後包括車頭、貨箱等我們會前裝相應的感測器,比如說疲勞駕駛的感測器肯定會有,然後涉及到冷鏈的,會有溫度的感測器,以及包括載重的測量,速度的測量,包括電池溫度的測量和風險預測。

獵雲網:相比於同城配送里的其他玩家,駒馬在具體的業務模式有哪些不同?

陳黎:首先,同城物流是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其他友商其實也做得挺棒的,但與我們有本質上的不同。

其他同城配送的公司大多做的是信息撮合服務,C端或者是小B端的客戶佔主要。而駒馬主要是中大型的客戶,兩種客戶的痛點是不一樣的。中小客戶可能就是需要服務及時、價格便宜,但是大型客戶對於風控標準有著嚴格的要求。

駒馬的客戶群體是需要從A點到B點、C點、D點的運力服務,所以我們需要提供的是規模化的穩定運力服務。第二駒馬是要做風控的,我相信很多平台性公司上面的運力,他可能連貨物險都沒有,駒馬全部的車都是全套的貨物險,這樣我們才可以去拉更高價值的貨品。

獵雲網:今年駒馬在融資節奏加快了很多,融資金額也加大了額度。這背後是因為在真正的寒冬到來之前,需要「盡量多穿衣服」還是業務擴張的需要?

陳黎:首先第一點,駒馬其實從2018年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增長的狀態。基於這樣的業績,我們加快了融資速度。另外一點,也是對於資本環境的惡化做點準備。

今天有個投資人講得很好,好的企業一定不是被寒冬凍死的。更多的資金是為了保證公司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能促使你變成一家好公司。企業的主要驅動力還是來自於企業自己。

獵雲網:駒馬的第一輛量產車是2020年,這個時間表是可行的嗎?

陳黎:我覺得是可行的。首先卡車製造跟乘用車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去調研了中國的卡車生產廠商,其實他們是有這種新型卡車生產能力的,只是可能缺少點決心他們沒有敢去做。但是今天,我覺得駒馬是激活了他們這種造車的能力。

我們目前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技術的研發和產品的設計上,在量產資源方面我們其實沒有那麼擔心,我們也已經找到了非常好的合作夥伴。我相信明年應該會把這些所有的合作夥伴都會公開出來。

在團隊方面,我可以大概說一下方向。我們的核心創始團隊有來自於中國頂級的卡車製造商的高管,也有BAT的互聯網人才。現在公司的CEO也都已經敲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禾多科技發布HoloParking智能代客泊車產品,「三端合一」支持真實運營
你為什麼找不到一份「真愛」工作?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