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明年手機什麼「芯」?年末移動SoC新產品 動態追蹤

明年手機什麼「芯」?年末移動SoC新產品 動態追蹤

曾幾何時,移動SoC市場是一個競爭激烈、欣欣向榮的藍海,多達七八家廠商都在積極推出自己的方案,手機廠商也有諸多的產品可供選擇。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有能力繼續在移動SoC市場發力的廠商越來越少,工藝和研發投入越來越大、技術門檻越來越高使得一大批廠商銷聲匿跡。那麼在2018年底這個時間節點,有哪些廠商推出了新品?明年我們的手機和平板將使用什麼「芯」呢?

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2018年的移動SoC市場,那就是「寡頭化」。隨著研發成本、製造難度逐漸提升,有資格在移動SoC市場特別是高端市場推出產品的廠商已經屈指可數。除了華為、蘋果這類自產自銷的廠商之外,目前市場上對外銷售的高端SoC似乎只有高通一家,今年各大廠商的旗艦機型幾乎都採用驍龍845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這種情況下,2019年的移動SoC市場還會有大的波瀾嗎?目前看來,極有可能依舊維持2018年的「寡頭化」態勢,畢竟高高的技術壁壘要想跨越或者顛覆可不容易。這一點可以從近期高通、三星和聯發科推出的一些新品上看出端倪。

高通:進一步模糊移動設備和PC界限

高通目前在移動SoC市場堪稱一霸,全球幾乎所有無自研SoC的移動設備廠商都將高通旗艦處理器應用於自家高端機型上。在2018年,驍龍845就得到了全球前十大手機廠商中除了華為和蘋果外的一致青睞。

在幾乎獨霸高端移動市場後,高通的下一個增長點來自哪裡呢?從近幾年高通的動作來看,打入大型移動設備也就是筆記本電腦等新市場,和英特爾、AMD等傳統X86廠商競爭就是高通未來的主要任務之一了。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2018年高通還在驍龍845之上推出了製程完全相同、規格近似、頻率更高的驍龍850處理器。

ASUS NovaGo是採用驍龍835的首款筆記本電腦形態產品之一

相比驍龍845,驍龍850在功耗控制上更為寬鬆,可以更長時間地穩定工作在2.96GHz的高頻率上,性能比前代驍龍835的Windows移動設備版本大幅度提升,比本代的驍龍845提升也都高達30%之多。驍龍850的誕生,使得高通能夠進一步模糊移動設備和PC的界限,讓高通在「跨界」方面更進一步。

驍龍850是高通試圖突破市場天花板的第二次嘗試

跨界首選:驍龍8150和驍龍8180

最新的消息顯示,高通將在2018年年底或者2019年年初發布全新一代的驍龍處理器,摒棄了三位數型號命名方式,進化至四位數時代,首個產品名稱可能是「驍龍8150」。

驍龍8150目前已知的消息包括:開發代號為SM8150,採用台積電的7nm FinFET工藝,85億晶體管,四個大核心搭配四個小核心的設計,架構可能是四個半定製的Cortex-A76搭配四個半定製的Cortex-A55。但也有消息稱高通此次不再使用ARM公版小改定製核心,而是又回歸自研大核心。其他方面則是Adreno 680 GPU和全新加入的NPU-130。

性能方面,泄露的早期樣品的最大核心頻率為2.6GHz,測試數據顯示處理器的原型機在Geekbench上的成績為單核心3697分,多核心10469分,作為對比的驍龍845的單核心為2400分左右,多核心不到9000分。從這個成績來看,驍龍8150的主要優勢在於單核心性能大幅度提升50%,多核心則沒有太大變化。當然作為早期樣品,能夠有這樣的性能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最終產品的頻率和性能可能還有更進一步地提升。

目前已經流出不少驍龍8150的消息,包括跑分。

除了傳統性能外,驍龍8150的另一個重大變化在於AI性能大幅度提升,其變化包括架構中採用了全新的NPU或者類似AI加速核心等。在AI-Benchmark的網站上泄露的驍龍8150設備的AI測試成績約為22000分,相比之下驍龍845隻有12300分左右,華為P20 Pro約為7800分左右。目前AI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尤其是圖像和視頻處理器方面,因此高通在新處理器上加強AI方面的內容也是順理成章的。

高通之前依靠DSP、CPU和GPU完成AI計算,但是看起來性能不夠,在驍龍8150中將加入全新NPU核心。

在網路性能上,有消息稱驍龍8150支持5G網路,將成為全球首個支持5G網路的SoC晶元,甚至有廠商已經放出了下一代支持5G網路相關產品的風聲。但是也有消息稱驍龍8150目前只是支持「4.5G」網路,速度進一步提升,但並未支持5G網路規格。

高通5G基帶已經發布,是否出現在驍龍8150上暫時未知。

除了驍龍8150外,為了進一步模糊移動終端和PC的分界線,高通還將發布一款「真正」的移動處理器,稱為驍龍8180,開發代號SCX8180(SCX據猜測指Snapdragon Computing eXtreme),這款產品是驍龍8150的高頻率、高TDP版本,據稱其TDP功耗高達15W,頻率能夠飆升至3GHz以上,採用了更高頻率的Adreno 680 GPU,支持LPDDR4X 2133內存。

驍龍8180將是高通完全為筆記本電腦推出的新處理器,性能應該值得期待。圖為高通宣傳自己處理器在筆記本電腦上的優勢。

據稱這款處理器將專門面向Windows on ARM設備,性能表現要比之前的類似產品提高很多,完全能夠滿足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此外,驍龍8180將採用新的被稱為FCBGA1448B的封裝方案,可能更適合廠商用於移動PC等場合。

高通對驍龍8180的期望就是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真正站穩腳跟,畢竟之前的產品無論是驍龍835還是後來的驍龍850,都屬於曇花一現的玩票性質,性能表現難以令人滿意,兼容性上也存在一定問題。新的驍龍8180在性能進一步提升後,在兼容性、穩定性上如果表現更為出色的話,是極有可能打破Windows設備目前X86一統天下的局面的,再加上高通一貫強勢的通訊技術,未來無線的移動設備將徹底抹平手機、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的界限,誕生一個大一統的移動計算市場,這也應該是高通努力的方向吧。

驍龍新7系列:中端絕殺?

驍龍8150和驍龍8180目前定位高端,價格自然也是不菲,據稱驍龍8150的採購價格大約在60到70美元,還是頗為昂貴的,整機價格更是3000元級別了。對廣大千元級別玩家來說,驍龍7系列處理器才是真愛。不過,高通今年只發布了一款7系列處理器,那就是驍龍710,雖然得以大賣,但依舊讓人們感覺似乎還有更強的可能。

實際上,業內流傳高通還有一款驍龍7系列處理器「待字閨中」,可傳言多時也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從目前流傳的規格來看,相比驍龍8150,驍龍新的7系列處理器不但規格、性能驚人,名字也有可能改一改了。

在新流傳的採購文件中,高通8系列全部以四位數字命名,比如驍龍8150,相應的,7系列處理器也會全面改成4位數字命名方法,目前有SM7150和SM7250兩款型號流出。不確定的是,這兩款新型號究竟對位哪款產品,是否包含老產品改名(比如驍龍710改名為驍龍7150),或者全部都是新的產品(小改版本也有可能)。

驍龍710堪稱今年最受歡迎的SoC,性能強大且價格低廉。

據業內分析推測,新的驍龍7系列產品可能被命名為驍龍7250,其規格和之前流傳的SDM730基本一樣(也就是傳言的驍龍730),工藝採用三星最新的8nm LPP FinFET(後文還有詳細介紹),核心架構方面,CPU部分使用了「2+6」異構八核心設計,2個改進版本的Kryo 400系列大核心搭配6個Kryo 400系列小核心,大核心最高頻率2.3GHz,小核心最高頻率1.8GHz,1MB L3設計。GPU部分則是採用了Adreno 615,頻率750MHz。規格基本上就是縮減版本的驍龍8150,實力頗為出色。

其他的規格方面,新的驍龍7系列產品支持LPDDR4X 1866雙通道內存、支持HDR、支持4K@60Hz HEVC編解碼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處理器加入了全新的NPU AI模塊(可能是驍龍8150的縮減版本),這意味著高通將在高端、中端全面普及AI計算。通訊方面,新的處理器和目前的驍龍710基本相當,這在中端市場已經完全夠用了。

另外,發布時間上,新的7系列處理器可能在2018年底或者2019年初隨著高端新品一起發布,也有可能單獨發布。業內分析師還認為,之所以SDM730拖了這麼久,主要是三星的8nm工藝10月左右才完成,還需要時間驗證等。不過好飯不怕晚,考慮到新的7系列處理器強大的規格,獨立的NPU以及高通一貫在通訊和基帶上的優勢,中端市場恐怕又要掀起一陣血雨腥風了。

三星:繼續衝擊高端SoC市場

三星在高端SoC市場上的表現不溫不火。旗下自研M系列架構已經推出了三代,但是在Exynos處理器上的應用卻不甚成功,相比同代次的驍龍處理器總存在一些令人遺憾的地方。為了進一步加強移動處理器的性能,提升產品表現,三星在2018年11月14日又發布了全新一代M4架構的Exynos處理器,型號為Exynos 9820。

Exynos 9820採用的是三星全新的8nm LPP FinFET工藝製造。雖然三星稱這款工藝為8nm,實際上它是三星之前10nm LPP工藝的優化版本,LPP的意思是「Low Powe Plus」,也就是加強版低功耗工藝,專門為移動產品設計。三星宣稱8nm LPP FinFET相比之前的10nm工藝,相同狀態下功耗能夠降低10%,最多可減少10%的晶元面積,目前已經發展至穩定量產的水平。Exynos 9820是三星新工藝的首秀,也應該是三星進入EUV極紫外光刻技術之前最強的工藝技術展示了。

三星8nm工藝的性能提升比較有限

從架構來看,Exynos 9820採用了特殊的2個自研M4大核心搭配2個Cortex-A75大核心再加4個Cortex-A55小核心的方案,實現了「2+2+4」的八核心、三叢集的設計。三星宣稱Exynos 9820的多核心性能比Exynos 9810提升了15%,新的M4架構的大核心單核心性能最高提升20%,能耗比最高提升40%。GPU方面,Exynos 9820採用了Mali-G76 MP12,性能比之前Exynos 9810採用的G72 MP18提升40%,能效比提升35%。

三星繼續在自研之路上邁進,M4核心作為獨立大核心進入新處理器,實現了2+2+4的架構設計。

無獨有偶,和驍龍8150一樣,Exynos 9820也加強了AI計算方面的性能,內置了一顆NPU核心,三星宣稱其執行AI計算的速度是前代產品的7倍。和高通、華為等廠商一樣,三星的NPU也用於加強攝像攝影性能,提高AR、VR等計算能力。

Exynos 9820的最大特色在於NPU獨立AI核心的引入

在通訊能力方面,Exynos 9820集成了4G基帶,支持CAT.20 8CA,最大支持2.0Gbps的下行速度。上行方面支持CAT.20 3CA,支持最高316Mbps上行速度。存儲方面支持UFS 3.0和UFS 3.1。值得一提的是,Exynos 9820支持8K解析度編解碼,規格為8K@30Hz,或者4K@150Hz,也能夠支持10bit HEVC/H.264/VP9編解碼,是目前編解碼能力最強的處理器之一。

Exynos 9820支持8K解析度解碼

目前Exynos 9820已經開始出樣,將在年底正式量產。首款搭載Exynos 9820的產品應該是三星Galaxy S10系列手機,當然這款手機除了Exynos 9820外,還有驍龍8150的版本,屆時大家可以通過兩個不同處理器、同型號的手機來對比處理器在性能方面的差異。

Exynos 9820關鍵參數表

聯發科:Helio P70加強中端市場

聯發科在之前的產品線重整中,將旗下產品劃分為高端X、中端P和入門級A三大系列。不過由於產品規劃和品牌戰略方面的原因,聯發科定位高端的X系列屢屢受挫,甚至影響了聯發科整體發展,因此從2017年11月開始,聯發科停止了高端X系列,全面轉向中端和入門級產品,希望以傳統的性價比優勢和「交鑰匙」的方便二次開發的特色重新掌控市場。

在產品策略轉向後,聯發科加強了P系列和A系列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其P30、A22和較新的P60等處理器都表現不錯。這一次,聯發科又帶來了新的產品Helio P70,希望進一步加強自己在中端市場的產品攻勢。

Helio P70發佈於2018年11月,和上代Helio P60一樣,都採用台積電12nm FinFET工藝製造。不過雖然工藝代次一樣,但是經過重新研發和流片的新品在功耗和性能上有更為出色的表現,頻率也得以提升。聯發科宣稱新的處理器帶來了15%的功耗節省,在同代工藝下已經非常出色了。

除了工藝外,Helio P70的核心架構和上代P60基本一樣。CPU部分都採用的是四核心Cortex-A73搭配四核心Cortex-A53組成的八核心處理器,不過Helio P70的最高頻率為2.1GHz,比Helio P60的2.0GHz稍高;GPU為Mali-G72MP3,頻率為900MHz,超出Helio P60的800MHz不少。和上代產品P60相比,P70在CPU和GPU架構上沒有大的調整,只是提高了頻率、加強了性能等,聯發科的數據顯示,新的P70在性能上相比P60提升了大約13%。

除了CPU和GPU部分外,Helio P70的特點在於進一步加強了AI性能,也就是聯發科自家的人工智慧模塊「APU」的性能。Helio P70中的APU運行頻率達到了525MHz,雖然實際計算能力和Helio P60一樣,都是250GMAC/s,但是由於核心控制和功耗優化等,Helio P70的綜合AI性能比Helio P60還是提升了10%~30%。

聯發科Helio P70也強調AI功能,但是似乎沒有太多實質意義上的加強。

由於AI計算性能的加強,Helio P70在相關AI應用方面,比如體態檢測、圖像視頻處理等方面將有更為出色的性能表現。其他特色功能方面,Helio P70的圖像引擎支持HDR合成,能夠處理RAW格式HDR圖像,能夠對圖片進行多幀降噪處理等。

和上代產品Helio P60廣受歡迎類似的是,聯發科Helio P70目前已經有不少廠商採用,首個曝光Helio P70處理器的機器就來自於OPPO旗下專註于海外市場的Realme品牌,一些初步測試顯示,Helio P70處理器在Geekbench測試中單核心為1560分,多核心為5926分,符合其中端機型的市場定位。從性能和規格定位來看,Helio P70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高通驍龍660或者驍龍710,考慮到聯發科在中低端和入門級市場的優勢,P70的前景還是頗為看好的。

Helio P70的一些關鍵性參數

除了Helio P70,目前有消息稱聯發科即將發布更新架構的Helio P80和Helio P90,但是沒有更多細節。從產品角度來看,作為主打中端的處理器,目前Helio P70的定位還是比較恰當的,如果有更強大的諸如Helio P90等產品並且有顯著性能提升的話,其處理器架構應該考慮Cortex-A75甚至更高,工藝也會更進一步提升至7nm,考慮到成本和市場因素,這應該不是Helio P系列目前的定位。因此,有關Helio P70之後產品的規劃,還得看聯發科未來發展情況而定了。

寡頭固化時代來臨?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2019年SoC市場的寡頭化態勢可能徹底固化。高端市場驍龍一騎絕塵,甚至高通還有餘力進一步上探到筆記本電腦市場。蘋果、華為沒有外售,對第三方市場不會產生影響,三星Exynos也只有自家使用,傳言魅族也將在2019年加入高通陣營。

這樣一來,整個2019年,無晶元研發能力的廠商繼續回歸單一處理器模式,高端寡頭化徹底完成。除了高端市場,中低端市場還是有一些競爭存在的,高通和聯發科在這個市場還有來有回。不過高通的7系列新品規格過於驚人,如果一切屬實又價格不高的話,那麼聯發科的P系列價格可能需要繼續下探才能保住市場份額了,這對聯發科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怪獸降臨!核彈風波!影馳RTX 2080 Ti HOF名人堂賞析
遊戲主播必備「神器」!體驗圓剛GC573遊戲直播卡

TAG:微型計算機 |